微展厅 / 雕塑系 · 本科生丨2022中央美院毕业季

中央美术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微展厅 / 雕塑系 · 本科生丨2022中央美院毕业季

2022中央美院毕业季

微丨展丨厅

手机端扫描下方二维码

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电脑端点击链接

2022art.cafa.edu.cn

在线观展

雕塑系

视频:作品速览

寄 语

“一寸光阴一寸金。”把这句老话献给不平凡的2022届的雕塑系毕业生。

因为这句话恰好包含了构成雕塑作品所需的基本要素:空间、尺度、材料。

还有最重要的东西——价值观。

雕塑系主任张伟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丨第一工作室

程慧德

个体与家庭的关系是什么?家庭是一种责任与爱还是负担与痛苦?

作品试图探索家庭成员内部之间的张力——爱与束缚的并存。由诞生之初母亲的分娩,到成长过程中孩子变为父亲的重负,再到成熟之际叛离家庭束缚的渴望。

个体永远渴望“自由”,爱与责任却将个体凝聚为“家庭”。这是个人的家,这是家的独白。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家的独白》

作品材质:雕塑泥,玻璃钢

作品尺寸:

140×65×40cm,85×40×20cm,70×50×30cm |3件

指导教师:王伟、孙家钵、段海康、牟柏岩、李展

王祚元

一些无声的碎片。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悄悄》

作品材质:石膏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 10件

指导教师:王伟、孙家钵、段海康、牟柏岩、李展

王一明

“你能看见我嘛?”致敬每一个无名之人的沉默与怒吼。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你能看见我吗?》

作品材质:胶带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 10件

指导教师:王伟、孙家钵、段海康、牟柏岩、李展

杨淞然

“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自由的小孩” ,作品《墩》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我对儿童圆润饱满的造型和其自然懵懂状态的喜爱,他们稚嫩的身体中却充满着肆意生长的生命力、强大的力量感,这深深打动了我,我发现,孩童自由不受约束的状态可以很好地治愈我也同时治愈在各种压力下的成年人,所以《墩》由此而生。希望看到《墩》的观众能够暂时放下压力,做片刻的小孩。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墩》

作品材质:石膏

作品尺寸:

58×60×53cm,74×56×46cm,64×40×32cm | 3件

指导教师:王伟、孙家钵、段海康、牟柏岩、李展

乔慧莹

用布裹住内心的爱,用线勒出脑子的幻想。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我的,爱与幻想》

作品材质:综合材料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 4件

指导教师:王伟、孙家钵、段海康、牟柏岩、李展

宋文皓

欢迎逃入这个美好的世界。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美好的世界》

作品材质:玻璃钢

作品尺寸:130×80×70cm

指导教师:王伟、孙家钵、段海康、牟柏岩、李展

邓芷荞

乒乓对于从小经受专业训练的我是与他人往来沟通的媒介。我将这时代人与人间的微妙关系浓缩到一个球台的大小并呈现出来。绝对的黑色磨灭掉乒乓在球桌上运动的轨迹,弱化了的视觉正如人在社交媒体上零成本的互动。讽刺、陌生但有趣的互动和感官体验由此产生。观众通過参与成为作品本身。我希望与观众探索关系和边界的问题。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乒乓》

作品材质:黑色吸光颜料,乒乓球桌,球拍,球

作品尺寸:240×120×76cm

指导教师:王伟、孙家钵、段海康、牟柏岩、李展

李智妍

创作灵感源于对身体的认知和自我世界的体验。

镜子、灯、蜡烛等装置是一种象征,简洁、单纯的造型里透露着荒诞与幽默;毛皮、布料等软质材料赋予了身体的某种触感,作品是表达对身体的成长记忆和童年的心灵感受,也是一篇为自己写的诗歌。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Your love language(你的爱情蜜语)》

作品材质:综合材料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指导教师:王伟、孙家钵、段海康、牟柏岩、李展

丨第二工作室

李佳璐

量子信息学告诉人们:为了进行远距离的量子密码通信或量子态隐形传输,人们需要事先让距离遥远的两地共同拥有最大的“量子纠缠态”。所谓“量子纠缠”是指不论两个粒子间距离多远,一个粒子的变化都会影响另一个粒子的现象,即两个粒子之间不论相距多远,从根本上讲它们还是相互联系的。而作品中的玫瑰地,“玫瑰”光是这个名字就象征了很多的含义,而站在玫瑰花地里的两个人体,他们的身体都是和环境类似的白色,从而融合在背景中,细看表面却是厚重的纹理且布满伤痕,他们可能是亲密关系里的恋人,也可能是一个人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而《寻找纠缠态》所表达的就是生命体作为一个力不断寻找靠近另一种力的状态。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寻找纠缠态》

作品材质:玻璃钢,石膏,玫瑰

作品尺寸:300×300cm

指导教师:陈科、申红飙、柳青、杜英奇

曹白雪

当一个家族中最像耕牛、最像大地、最像青山的一辈人生命走向尽头,一种名“根”的归属感开始飘离游荡。用春、夏、秋、冬四季呈现并描绘记忆中的模样,这是从生到死的生命旅程,一同远去的还有那个年代,那些岁月,从此家乡的水、家乡的山和记忆中的身影交叠,我将用漫长的时间去追忆、去找寻我的“青山”,安放漂泊的灵魂。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忆青山》

作品材质:玻璃钢,塑型膏、石膏布

作品尺寸:

24×64×37cm,26×29×39cm,26×28×34cm,45×21×35cm | 4件

指导教师:陈科、申红飙、柳青、杜英奇

滕修毅

爷爷曾经是一名海军战士,认真且严厉的形象深深的在我心中。2015年底,奶奶病重,住进了医院,爷爷每天会去陪床,自己准备了张小床,和奶奶一起住在医院,无微不至的照顾奶奶。在那段时期,我看到了爷爷非常温柔的一面,经常拉着奶奶的手,抚摸着奶奶的面庞,直至奶奶离开。作品是爷爷对逝去的奶奶、逝去的时光的怀念,也是爷爷爱的深沉的体现。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念》

作品材质:玻璃钢

作品尺寸:

70×70cm,50×33cm,60×60cm 55×40cm,50×30×40cm | 5件

指导教师:陈科、申红飙、柳青、杜英奇

金玉琪

创作中的人物均处在一种自然又恒定的状态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相互感受着,在感受中我们互相独立又细微的交错着。在这样的状态里体会不受过去与未来、自我与他人的干扰。而“风”在自然之中是无法直观与触摸的事物,作品中的人物双目微闭、屏息倾听感受着风的拂动,以此来表达这种细微妙的感受。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风》

作品材质:竹条,纸浆,石膏

作品尺寸:120×120×90cm | 3件

指导教师:陈科、申红飙、柳青、杜英奇

南炫佑

是存在还是消亡

是抽象还是具象

是贫穷还是富有

是踌躇还是向前

是弱小还是强大

是眼泪还是海洋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存在》

作品材质:泥塑

作品尺寸:250×60×60cm

指导教师:陈科、申红飙、柳青、杜英奇

丨第三工作室

蔡悦姗

作品将生活中的符号、材料和图像进行组合,表达对生活的感受。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观看系列》

作品材质:综合材料

作品尺寸:12×14cm | 3件

指导教师:于凡、展望、姜杰、梁硕、张一

黄新儿

如果您正在寻找绝对的独立空间,那么脱离电网可能是您的生活方式!脱离电网生活意味着没有与下水道、供水和电线等公共设施的连接。它通常也意味着过一种极简、高效、自力更生的生活方式。虽然很难让一切都建立起来,但通过努力工作和合适的设备,您可以建造一个完全自给自足的宅基地。不再需要与外界沟通,仅在一个房间内即可满足您的所有生存需求。为了帮助您入门,我们整理了一系列提示和策略,以便您了解真正脱离电网需要什么。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脱离电网》

作品材质:unity/ construct 3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 5件

指导教师:于凡、展望、姜杰、梁硕、张一

刘烨

在4k、2k高清屏幕盛行的年代,低清、媚俗、快速生产的垃圾图像同样盛行。我尝试用图片转印的手段结合最低限度的造型技巧,以还原出一种真实的“数字感”,试图给垃圾图像赋予一种新的观看方式。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洞恶缘》

作品材质:综合材料,水转印薄膜,油墨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指导教师:于凡、展望、姜杰、梁硕、张一

王嘉怡

这件作品是我做人偶的一个插曲。在串连的过程中,发觉不完整的形体反而更能抓住肢体动作所传达的表情。将在手中把玩的人偶放大至等人尺寸,试图模糊雕塑与玩偶的界限。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乖》

作品材质:光敏树脂,综合材料

作品尺寸:100×100×100cm

指导教师:于凡、展望、姜杰、梁硕、张一

陈默

“视频”需要通过“载体”来播放,我通过“视频”来改变“载体”。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片碎》

作品材质:视频、行为

指导教师:于凡、展望、姜杰、梁硕、张一

赵文菲

这是个小剧场,背景模仿了一个多云的夜晚,可以在大楼间穿梭,累了就躺在地上看窗户和云彩。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星星眨着眼》

作品材质:纸壳

作品尺寸:200×200×100cm

指导教师:于凡、展望、姜杰、梁硕、张一

高健

这个作品探索的是一种“指责”,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指责,从我们出生开始到小学,到初中,到大学,到工作,到结婚,到年老。在这个人生历程中我们会因为一些好的过错或坏的过错受到不同人的指责。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千夫指》

作品材质:石膏,彩铅

作品尺寸:110×165cm| 1000件

指导教师:于凡、展望、姜杰、梁硕、张一

丨第四工作室

叶燊

作品类似于“日记”,试图记录日常生活中,个人的负面情绪,以及由此引发的想象,再将其注入若干组,使用随机材料搭建的,与“兜圈”这一动作有关的动态装置中。在创作过程中,经历了疫情导致的数次“封城”,这似乎也与作品中的“情绪”产生了某种呼应。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徘徊》

作品材质:植物,麻绳,旧家具,衣物,活体金鱼,等综合材料

作品尺寸:300×400×200cm | 11件

指导教师:曹晖、吕品昌、孙璐、肖立、耿雪

陈旭

我选取栅栏、墙等城市中的空间阻隔物进行处理,使之成为影像媒介,并通过对雾气等介质的操控将若干段关于城市边缘的松散叙事藏匿其中。在这件作品中,所有的影像平行共置以塑造一个模糊的非线性叙事,这一种叙事以一种“假寐”的状态寄生于这些“阻隔”之中——半梦半醒而朦胧不清,以尝试去消解它们本身单一冷酷的功用。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假寐》

作品材质:录像、胶片、玻璃、镜子等综合材料

作品尺寸:400×400×300cm

指导教师:曹晖、吕品昌、孙璐、肖立、耿雪

李佳

滑梯“她”如有机物一般承载了与人接触的痕迹,影像中两个手偶笨拙地讲述着“她”的一段与朋友们的经历。随着故事的讲述,“她”的形象鲜活起来:是一个生命体,一个承载了时间、生命从她身上流过的通道。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她》

作品材质:树脂,机械,影像等综合材料

作品尺寸:150×300×300cm

指导教师:曹晖、吕品昌、孙璐、肖立、耿雪

余铭涛

身处倦怠社会的人们,在空间上离得是如此的近,却没有交流,彼此不了解,精神上更是如此的远。这里的人们缺乏自由导向,降格成为了劳作的动物,整个时代陷入了罗曼蒂克消亡的悲剧当中。偶尔的,我想成为城市中的一名“闲逛者”。穿梭于大街上的人流中,但又并不融入其中,仅是骑着一辆小车,与垃圾为伴,输出着一份原始的自由和浪漫。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发达时代的抒情诗人》

作品材质:金属,机械装置,现成品,综合材料

作品尺寸:220×150×250cm

指导教师:曹晖、吕品昌、孙璐、肖立、耿雪

吴潇凌

基于一次对于“星光”的构想,城市的光在其建筑之中,乡村的光在天空之上……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星星点灯》

作品材质:木,3d打印,彩灯,机械编程装置

作品尺寸:60×30×90cm

指导教师:曹晖、吕品昌、孙璐、肖立、耿雪

范文杰

我想表现人的复杂,这不是个关乎人性如何具有深度的问题,而在于记忆与经验的涵容性、间接性与暗示性。一方面我以一种“造假”的方式:用石膏翻制一些形象,并从新闻上搜集一些图片,把它们伪装成私人相片以作为这些记忆物件的索引。另一方面我做了一些字,水流会打乱语序,如此让语言也许能适应某些模糊而隐匿的意思。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心理志》

作品材质:铁板,沙,水,水草,石膏,相片,水泵

作品尺寸:230×230×30cm

指导教师:曹晖、吕品昌、孙璐、肖立、耿雪

丨第五工作室

杨雨萌

将在梦境中得到的灵感转化,在现实空间展示梦境,打破梦境和现实的边界。探讨当代人们常沉醉于另一个架空世界之中(如游戏、影视等),这些对架空世界的好奇、崇拜、恐惧,以及人们希望借此带给自己美好慰藉的渴望,使大家不断摸索、又不断模糊虚拟和现实的边界……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交界·边界》

作品材质:综合材料

作品尺寸:300×300cm

指导教师:胡泉纯、孙伟、张兆宏、卢征远、 徐晓楠

于诗月

以铁丝为媒,

牵引时间漩涡深处的回忆——

藏在“线”自身的交织与凝结中、

隐在光与“线”的丝丝流转中、

溶在三维之场与线性之“物”的碰撞中、

糅在真实之静与幻象之动的交迭中,

拉开缠绕着隐秘与挣扎的第五幕剧。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第五幕》

作品材质:镀锌铁丝,影像

作品尺寸:200×300×200cm | 视频,时间3分15秒

指导教师:胡泉纯、孙伟、张兆宏、卢征远、 徐晓楠

袁宁萱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同一主体的行为,会因其是否正处于被观察的状态而有所不同。在当今社会,这样的现象几乎出现在任何经过媒体传播的事件之中,使我们几乎不可能得知其真实情况。本作品围绕“观察与行动改变”展开,观众的视线将很大程度的改变屏幕中各类小人的当前状态,希望以此作品引发观众对于自身相关经验的回忆。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视界》

作品材质:使用引擎—Unity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指导教师:胡泉纯、孙伟、张兆宏、卢征远、 徐晓楠

赵一凡

我从小就喜欢玩具,这组作品参考借鉴了很多玩具的感觉,又融入了很多我个人喜欢的元素。用了比较朴拙的方式制作,想要找找小时候自己做各种小玩意儿玩时,一顿乱搞又玩的不亦乐乎的感觉。表达对童年的怀念。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无题》

作品材质:木头,泥,石膏,金属

作品尺寸:6—50cm

指导教师:胡泉纯、孙伟、张兆宏、卢征远、 徐晓楠

黑强

煤矿开采过程中需要大量抽取地下水,随着工业化城市的建立,人也在跟着水的迁徙而迁移,那么水去了哪里?人去了哪里?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水的迁徙》

作品材质:XR虚拟合成,3D场景,摄影机,3D打印

作品尺寸:240×180×60cm

指导教师:胡泉纯、孙伟、张兆宏、卢征远、 徐晓楠

金铉洙

关注到现今的社会现状,意识到我们似乎正在经历历史——疫情时代。因此在毕业创造上我希望能创造出带有美好愿景以及温度的事物,让人们在疫情的大环境下找到一丝慰藉,感受到希望。介于对传统文化的喜爱,我想通过投影视频与雕塑实体结合的方式来呈现我的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Prayer wheel》

作品材质:泡沫,投影机

作品尺寸:130×150×65cm

指导教师:胡泉纯、孙伟、张兆宏、卢征远、 徐晓楠

金谞玗

利用3D_modelling的空间设计[包含气味和时间的空间]。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Space branding_3D display》

作品材质:3D,视频

作品尺寸:6分钟

指导教师:胡泉纯、孙伟、张兆宏、卢征远、 徐晓楠

孙汀

通过创造一个IP形象作为支点,来将自己患重度抑郁之后的心理状态、生活中的情绪以及状态进行具像化 。用这种方式来自我表达和自我治愈,题目MOMO就是这个IP的名字。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MOMO》

作品材质:陶瓷,泡沐,毛绒布料,3D打印,蜡,木板

作品尺寸:248×170×60cm | 19件

指导教师:胡泉纯、孙伟、张兆宏、卢征远、 徐晓楠

丨第六工作室

温馨

“妈妈,我看到羊在吃钢筋!”“那是有人要趁机偷钢筋。”

“我今天在工地附近看到好多青蛙。”

“爸爸一会儿带我上桥看看。”

我在工地上的童年。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小时候》

作品材质:石膏,水彩,彩铅,色粉

作品尺寸:25×30cm,23×39cm,25×55cm | 9件

指导教师:张伟、杨靖、王少军、吴永平

张辰虓

我们都是从儿时起就读鲁迅的文章,不同的人读他的感受也不尽相同,但他总体传达给我们大家的东西还是大致相同的。我就像是一个筛子,通过雕塑艺术创作的方式使大家可以看到我读鲁迅的个人感受。表现这种感受我不太想用很具象的法子,所以采用这种构成感强烈的语言来表现。强烈的明暗,清晰的线条,和有疏有密的的空间结构,共同构成了这组情绪复杂,态度严肃的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鲁迅·文集》

作品材质:pvc材料 黑色美纹纸

作品尺寸:400×150×180cm | 4件

指导教师:张伟、杨靖、王少军、吴永平

张振钰

在睡梦中,女孩进入到了一片不可知的领域,在这里代表着智慧的蛇、象征诱惑的狐狸和自由的鸟伴随着她的迷失与成长。在密林间试探的低语和踟蹰、前行与跌倒,她在摸索着前进,直至最后终于豁然开朗,道路清明,向前奔跑着寻找属于她的故事。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91°99N,181°18E》

作品材质:香樟木、色粉

作品尺寸:160×30×10cm

指导教师:张伟、杨靖、王少军、吴永平

李明臻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通过我的想象和参考资料塑造一个鉴真东渡像,歌颂他弘扬佛法的壮举。我们不在同一地点,未享同一片山川,但当我们抬头时,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他无私奉献和传递的精神值得我们一生学习。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名称:《鉴真东渡像》

作品材质:玻璃钢,国画颜料

作品尺寸:120×50×30cm

指导教师:张伟、杨靖、王少军、吴永平

本期编辑/ 宋曼青 视频/李标

主编丨吴琼

编辑丨何逸凡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本科院校-中央美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中央美术学院-微展厅 / 雕塑系 · 本科生丨2022中央美院毕业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