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OF LABOR RELATIONS AND
HUMAN RESOURCES/
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
赴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交流访问
参加集体谈判大赛
#1
学院介绍
联系电话010-88562041
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是学校开展普通本科学历教育的骨干学院,是全国**被教育部批准设立劳动关系普通本科专业的学院。目前,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设有三个普通本科专业:劳动关系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工商专业。劳动关系和人力资源管理两个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是国内劳动关系学术领域最早的开创者,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关系制度转型的推动者,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劳动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院现有教职工39人,以中青年教师为主, 91%具有博士学历。拥有一批在社会和学界有影响力的学者,多人担任中国劳动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产业与劳动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协会常务理事等学术职位。三个专业长期针对涉及劳动关系领域重大课题展开攻关,与中华全国总工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广东省委省政府、北京市总工会等国家部委机关保持着密切关系;以积极姿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国际劳工组织以及美国康奈尔大学、罗格斯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韩国劳动研究院等世界一流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往来;与大众汽车集团、国家电网、北京建工、北京地铁等各大型企业集团有着多方面的合作。
2008年以来,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和专业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以下几个重大进展:
一、2008年10月劳动关系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一类第三批特色专业建设点;
二、2009年7月,由本院牵头建设的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实验教学中心经评审专家现场考察和评审,获评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
三、2011年劳动关系专业获评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
四、2012年7月,获评高校“十二五”时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
五、2013年公共管理(劳动关系方向)专业硕士开始招生;
六、2019年12月,劳动关系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七、2020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模本科班开始招生;
八、2021年3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九、2021年按照学校学科调整,工商管理专业并入我院。
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将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为主导,以高质量教学和高水平科研为中心,以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学科特色和优势专业建设。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将努力发展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的劳动关系特色专业和具有劳动关系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积极推进特色专业研究生教育和劳模本科生教育,将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建设成为国内劳动关系和工商管理领域质量一流的教学和研究基地。
#2
专业介绍
第五届HRU大学生
人力资源职业技能大赛颁奖
以“平台经济·灵活就业·劳动者权益”
为主题的青年学者沙龙
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
1
劳动关系
LABOR RELATIONS
专业名称:劳动关系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人才培养目标
劳动关系本科专业培养契合中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总体要求,以深厚劳动情怀、多元知识体系和综合实践能力为基础,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具备国际视野、人文素养、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沟通技能。我们致力于为企业培养具有解决劳动关系合规和风险防范的员工关系管理专家;为工会培养具有工会意识、熟悉工会工作各模块、全流程的未来工会专家;能够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迅速适应工作的专业型人才;以及各类从事劳动风险防范化解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工作的特殊技能人才。我们希望与学生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共同收获成长,帮助你们拓宽对劳动世界的认知视野,建立多维度、多层次、多样化的思维模式,具备解决劳动领域问题的专业化潜质,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与众不同专精特技能的劳动关系人才。
师资情况及名师介绍
劳动关系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全部教师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博士学位教师10人,占91%;4名教师具有海外访学经历,占37%。劳动关系专业有校内研究生导师9人,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4名。
闻效仪,教授、经济学博士、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硕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工商管理专业教指委委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评议专家。研究领域:中国工会体制、集体协商理论与实践、劳动争议与职工群体性事件。在《社会学研究》、《社会》、《开放时代》、《探索与争鸣》、《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际劳工组织项目、全国总工会、广东省总工会等委托课题项目。担任多家工会组织、政府机构和企业顾问。
专业特色与专业综合改革情况
劳动关系专业是国内第一家劳动关系普通本科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特色专业,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劳动关系专业是适应中国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的学科平台上的交叉应用型学科。
(1)深耕课程体系建设,建立综合全面的知识基础。在知识结构上,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具能力,并具备前沿性的劳动关系专业理论知识和实务能力。
(2)强化以实践教学模式,让劳动关系人才在毕业之后更加具有竞争力。打造“三提升”路径:提升对劳资矛盾和争议原因的精准判断能力,提升对劳动关系管理实务的运用能力,提升对劳动法务工具的驾驭能力;建立多种专业实践基地和实验室,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3)引入新教学技术推动教学理念的实践。推动更加适应“00后”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探索针对“05”后的教学思路与方向,全力实现教学中有趣、有料、有心的融合。多年来,专业通过多种举措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路径与教学方式,提倡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研究式、讲评式、情景模拟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性为主要目标。
(4)以本科生导师制为依托,构建系统的学生培养体系。从实习、论文、科研管理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
课程设置
鉴于劳动关系学科是多学科知识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其专业培养方案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和社会学作为四大学科支柱,主干课程或称专业基础课均围绕这四个学科设置,其中包括劳动关系概论、西方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劳动法、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学概论、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与实务、比较劳动关系与国际劳动标准、统计学原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
各门课程强调实践,强化案例,强培技能,突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在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双语教学等方面凸显特色,使学生达到培养规格,力求使学生具备相应的实务工作能力。
往届优秀毕业生简介
伍美云,2010届毕业生,多次获得院学习优秀奖学金,院级优秀毕业生。首都经贸大学劳动关系专业博士,加拿大皇后大学博士;2016-2018年中加政府劳动争议协调员、仲裁员,2019年入职蒙特利尔大学全球化与工作研究中心。
刘波,2011届毕业生,2015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201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2017年任工商银行北太平庄支行副行长,2018年挂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办公室重案处副处长,2018年荣获国务院集体三等功。
崔天译,2015届毕业生,2013年代表学校参加全国高校模拟谈判大赛,获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毕业生。2015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法律硕士,先后参与了第十六届中国MBA发展论坛、民法分则立法研讨会等组织筹备工作,研究生毕业后通过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进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工作,现任法官助理。2019年代表政法系统参加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方阵。
劳动关系专业获评2019年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
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UORCE MANAGEMENT
专业名称:人力资源管理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人才培养目标
立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新文科建设需要,发挥学校劳动学科特色的优势,培养既熟悉劳动关系管理体系,又熟练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工具,能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作的跨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师资情况及名师介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全部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博士学位教师32人,占94%;多名教师具有海外访学经历,专业教师科研成果丰硕,在学界和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等省部级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教材多部。
孙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领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招聘与测评、组织绩效与组织变革、人才生态战略。在多个核心期刊杂志发表多篇论文,先后在复旦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绩效管理:本源与趋势》等多部专著。2019年获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主持人力资源服务社会项目。曾负责主持和参与多项科研课题及国家电网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深圳市总工会职业化干部能力建设、中国建筑企业文化创新研究等多个横向课题,并为通信、石油、化工、烟草、航空等多个行业、企业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
专业特色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立于2004年,专业教学及科研力量雄厚,是“双万计划”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于2020年开始在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班学员回信精神的指引下,在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成功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成为专业发展的里程碑。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鲜明:
(1)课程体系具有鲜明的劳动关系特色:劳动关系专业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交叉融合,培养学生既具有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技能,同时又熟练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工具和技能。
(2)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鲜明的劳模特色:本专业承担为全国劳模进行学历提升和知识传授的重要使命,不仅培养劳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能力,同时也将劳模精神嵌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弘扬诚实劳动、勤勉工作的价值理念。
(3)实践体系具有鲜明的劳动教育特色:借助学校劳动学科和大量劳模学生的优势,打造“实践课程+学科竞赛+学术研究+社会实践+读书会”五位一体的专业实践体系,将劳动教育理念渗入到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
课程设置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围绕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职业素养,并分为四个部分: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实验实践课和专业任选课。学科专业基础课包括管理学、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劳动法学、劳动经济学、心理学、市场营销、统计学等课程;专业课包括工作分析、组织行为学、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培训与开发、人才测评理论与方法、职业生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学术外语等课程;专业实验实践课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模拟招聘、人事经理角色扮演等课程;专业任选课包括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管理、社会保险管理、危机管理、公司法、领导学等课程。
往届优秀毕业生简介
李婕,2008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曾担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生会主席。毕业后就职于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保障报社、人社部办公厅。2019年联合成立混合所有制企业北京白话劳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现为北京白话劳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理事会秘书长。
赵军章,2013届毕业生,曾任青海省市场监管局驻化隆县巴燕镇上吾具村扶贫驻村第一书记,现任巴燕镇纪委书记;2018年6月28日,获得青海省2017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
张晗,2015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曾任学院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劳权协会干事等。2015年考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直属处担任人力资源管理员,现任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国家物资储备调节中心经济师。2018年至2021年攻读我校公共管理硕士(劳动关系方向),取得硕士研究生学位。
举办中国工会·劳动关系论坛
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
3
工商管理
BUSINESS MANAGEMENT
专业名称:工商管理
(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人才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专业立足数字化转型和新商科发展需要,坚持“立德守正、崇劳创新”,培养具有扎实管理理论和突出数智化技能、适应市场需求,政治合格,劳动情怀深厚的高素质应用型数据分析与决策方向的工商管理专门人才。毕业后可到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数据分析与决策、数字化运营管理及研究等工作。
师资情况及名师介绍
工商管理专业现拥有专业任课教师3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讲师16人。全部教师均拥有博士学位,均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
工商管理专业教师主持、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项目、商务部、工信部、农业部及全总委托课题项目100多项,经费累计超1000万,在国内外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次,出版著作和教材近100部。多人多次获得学校“教学十佳”、“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科研十佳”称号和教学成果奖等。
张才明:教授,经济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国信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CIO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IEEE高级会员;河北南皮县政府顾问。主要讲授《模拟招聘》、《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互联网经济前沿》、《现代物流管理》、《运营管理》、《高级数据分析》等课程,研究领域为大数据、数字化与信息技术经济、智慧决策系统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被SCI、SSCI、CSSCI、CSCD、北大核心、EI、人大复印、新华文摘等收录40多篇;出版专著、合著和教材19本,发表软件著作权7项,技术发明专利2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科技部重大专项、北京市教育创新重点项目、农业部、工信部及其他地方政府和企业委托项目50多项。曾多次获得校科研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建校70周年70部著作、学校教学基本功大赛三等奖、优秀教案奖等、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等奖等。
课程设置
在坚持学校特点的基础上,设置了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等九门核心课程。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开设了企业管理模拟、商务实务、创业管理、市场分析与数据处理、商务智能、平台战略、用户体验与服务管理、网络数据分析、高级数据分析等课程。
学科特色
1.课程体系具有鲜明的数智化应用特色
本专业强化数学与计算机结合的数智化应用课程,其课程数占比超过60%,培养学生既有深厚管理理论,又熟练掌握数据分析与决策方法、工具和技能,理解大数据对组织劳动及用工管理的深刻影响,能应用大数据提升不同场景下劳动关系及管理决策能力,以适应企事业单位的数字化管理与决策转型需求。
2.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特色
本专业在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实践实训、学科竞赛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过程都嵌入劳动者意识、责任担当等元素,强调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引领,以培养既懂管理又有和谐劳动关系意识的专门人才,回归育人初心。
3.实践体系具有鲜明的立体多维集成协同特色
实践教学体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路径。本专业构建了一套集校内外导师(校内教师与校外企业高管)、素材(教材教案和案例大数据)、平台(线上线下融合的实践系统平台和双创中心)、多点(课堂、实验中心和实训基地)、场景(业务场景再现和沙盘模拟)、质量(试题竞赛和企业反馈)多维立体的集成协同的专业特色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数据分析与决策的工商管理专门人才提供坚实基础。
优秀毕业生
王东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07届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连续三年学业成绩第一名,担任了两年校学生会主席,并以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的荣誉毕业,后以合伙人方式创办爱尚传媒,并任副董事长,高级副总裁,2015年11月18日,爱尚传媒正式上市,股票代码:834382,王东明现兼任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秘书长。
刘湘文: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1届工商管理本科毕业,2015年5月合伙创办司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职副总裁、三位创始人之一。“司空新家装”,是行业内**绿色工业化定制家装产业互联网平台,公司发展迅速,已经进入IPO辅导期。刘湘文在公司负责营销战略规划、金融系统的需求设计、人力资源和行政、法律合规、项目管理等。
尹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2届工商管理本科毕业,曾任院学生会文艺部长,“家家德亿源”新派私房鲜椒酱创始人,廊坊德亿源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灵感鸭”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夏夜文化营销策划公司董事长,美国东北大学全球事务与国际研究非营利组织管理硕士,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
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获评2020年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微信编辑:王飒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本专科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