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介绍|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及招生专业介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学院介绍|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及招生专业介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SCHOOL OF MARXISM/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介绍

1

联系电话-010-88561913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9年7月。学院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工运与思政6个教研室,现有教职工27人,其中专任教师23人。专任教师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20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为硕士生导师,多人具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党的十八大代表、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北京市思政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市重点优质课程、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北京市精品教材团队等众多荣誉。

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前身可追溯到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时期的苏共党史教研组;1954年9月经全总书记处批准,扩建为马列主义教研室;1988年,学校决定成立理论部,下设哲学、科社、党史革命史三个教研室,后历经理论基础部、基础部等发展历程;2015年,从基础部中分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成为学校独立的二级部门;2019年,整合工会学院有关工会理论研究和工运史研究方向的优势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共同组建成具有工会学科特色和优势的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年3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顺利获得教育部新增专业备案。

学院教学与科研基础扎实。面向全校研究生、本科、劳模班、高职等不同层次开设“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形势与政策”等公共必修课。突出我院工会与劳动特色的“与劳动模范、大国工匠面对面”被评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近五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级、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北京市、地方工会、学校各级各类项目340余项,在《光明日报》《人民论坛》《工人日报》等报刊杂志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30余部。大国工匠与劳动模范研究所、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所、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均设在本学院。

学院在人才培养中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继承学校劳动特色、工会特色、工运特色与红色基因,有效依托中华全国总工会平台,发挥劳模工匠等独特教学资源优势,对焦新时代社会和行业人才需求,围绕“工会+”“劳动+”,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和工会特色。拥有各类数据库4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10余个,与企业联合建立了部分专业实习、实训中心,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建立了协同发展机制。

未来,学院将以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工会特色鲜明、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和国家培育具备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管理人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参观长辛店二七纪念馆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课程思政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专业介绍

2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身心健康,适应基层工作需要,能够在党政机关、工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组织、党建、群团、思想政治工作的复合性、应用型专业人才。

师资情况及名师介绍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3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5人为硕士生导师,20人具有博士学位,多人具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党的十八大代表、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民盟双百人才、中工学者、未来卓越学者等荣誉称号。

曹凤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哲学博士、MPA研究生导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中工学者、特殊贡献奖、民盟双百人才、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所所长、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伦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伦理学会理事、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理事、特邀研究员。在《光明日报》《哲学动态》等权威报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10余篇被转载收录;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课题、北京市课题等项目十余项;独立撰写和参与著作及教材十余部。

刘玉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原副校长,二级教授,中工学者,硕士生导师,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北京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审核评估专家,教育部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长江学者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企业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副会长、全国高校质量监测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杨冬梅: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院、工会干部培训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工会理论与工运史学科带头人,MPA研究生导师,第一届“中工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中共十八大代表、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央和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第四届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十大杰出青年、中央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总工会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成人院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十佳教师、师德师风标兵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领域为工会理论、工运史、工人阶级、工会工作等,出版《劳模学概论》等著作。兼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理事,中华全国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常委,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全国工会学研究会副会长,大国工匠与劳动模范研究所所长、当代工运研究所所长,北京市海淀区总工会兼职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工会工作>》学术编辑委员会执行编委等。

王多吉: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和研究。出版专著两部,在《思想政治理论导刊》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荣获2011第五届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2012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第九届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13-2014年度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2019年第三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名师奖”等荣誉或称号。

课程设置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分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三类。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占比最高,共计15门课程35学分,包括伦理学概论、法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政治学概论、社会学概论、逻辑学概论、中国共产党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等。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帮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与方法,为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学科特色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打造高水平本科专业和培养特色专业人才为目标,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为切入点,以培育熔铸工会理论和劳动实践底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特色为抓手,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总体思路,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扎实、新时代劳动情怀深厚、专业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建设立足工会、服务社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本科专业。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工会理论研究相结合,突出工会理论特色。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与学科实践、企业调研相结合,突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特色。

三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与工会文化、组织文化相结合,彰显工会和劳动关系领域的行业特色。

四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与劳动教育、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相结合,突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多元综合特色。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2021年终述职总结会

转发自公众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本专科招生办

编辑:应露锌

责任编辑:席悦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本科院校-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院介绍|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及招生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