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校牵头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舞蹈史》”,历经近9年的打磨,已圆满结项。
马工程评审专家们对书稿给予了高度肯定:该教材认真贯彻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原则,坚持了中国立场,文献史料丰富,主线清晰,内容丰实,分析有度,详略得当,表述通畅,行文生动,结构和知识体系完整,具有学术规范,较好地反映出马工程系列重点教材“准、新、厚、活”的特点,是一部较为成熟的教材。
研究过程中,该课题经历了项目评审委员会数十人的反反复复审议及持续8年多的修改,于2018年12月提交45万字的终稿,2019年3月出版。
《中国舞蹈史》马工程重点教材由全国9所高等院校的9位成员组成教材编写组。经评审,我校袁禾教授被教育部任命为课题第一首席专家和教材负责人。
撰写过程
2010年8月30日教育部召开了第二批“马工程”教材启动大会,《中国舞蹈史》课题组于次日即2010年8月31日正式启动教材编写工作。
2011至2012年上半年前,全书提纲经工程办多次审议修改后,课题组于2012年中期,提交了52万字的全书初稿,此后又提交了43万字的修改稿。由于评审委员的更换,截止2014年7月近3年内,课题又经历了重新走程序、重审提纲、修改提纲、修改书稿的过程。
2014年11月中旬提交了38万字的全书修改稿。
2015年11月4日,工程办召开了学科评审会议,要求教材增加“马哲”内容,课题组于2016年中期提交了增加“马哲”的修改稿。
2016年12月1日,再提交审议后的又一次修改稿。
2017年3月23日召开的“马工程”第23次审议大会后,课题组于2017年中期又一次提交了修改稿呈工程办。此后,又分别于2017年11月和12月两次提交修改稿送审。
2018年1月30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亲临首席专家会议,强调马工程教材的重要性,指示该教材须反映习总书记的文艺思想,及此直到2018年12月一整年间,课题组先后被告知要融入十八大精神和十九大精神,故又经历了多次修改的过程。
撰写难点
其难中之难是怎样才能在实践性很强的中国数千年的舞蹈艺术中非标签似地体现马克思主义的舞蹈史观和文艺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文艺思想贯穿全书,这也是本教材的重中之重。为此,首席专家袁禾教授用了近3个月的时间悉心学习工程办赠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写下读书笔记。经过这样一个攻坚克难的过程,最终通过了教材的严格评审。
绪论部分
教材中多为彩图且有丰富的扩展资料供学习
课题特点与创新点
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文艺观,作为一种方法论,渗透在对中国舞蹈发展过程的认知阐述中。
政治方向正确、理论视野开阔、实践内涵丰富、创新意识鲜明。
对中国舞蹈从远古到当代的发展,进行了历史分期。研究总结了舞蹈发展的推动力及其规律。
研究了各重要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的舞蹈思想。
具有理论深度和学术的严谨性,同时兼顾了可读性。
注重学科前沿知识的介绍,体现了本学科的最新成果。
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同时,关注舞蹈作品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强调把握其审美价值与现实意义。
本教材不仅立足于传授相关知识,而且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方法与要求。
袁禾教授在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
第十期任课教师示范培训专家课上授课
习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为国内舞蹈教育和舞蹈科研的领头羊,北京舞蹈学院肩负着构建中国舞蹈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时代使命,我们将以马工程教材的成功结项为契机,继续发扬其求实拼搏、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学校迄今已取得的教学成果、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握时代脉搏,用舞蹈的方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舞院人的勤奋、智慧、毅力、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主编简介
袁禾
国内第一个舞蹈学博士。中国舞蹈意象理论创立者。系统研究中国传统舞蹈美学第一人。北京舞蹈学院资深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舞蹈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委员。曾任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及北大艺术学院学术委员、学位委员;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学术委员;北京舞蹈家协会理事。独立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各5项,主持国家级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出版《中国舞蹈意象论》《中国舞蹈美学》《舞蹈基本原理》等学术专著10部,合著5部,主编主撰教材2部,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国舞蹈》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立项。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舞蹈学科副主编、古代舞蹈史分支主编。治学严谨,为人师表,荣获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北京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
购买教材请扫二维码
来源:教务处
图文:袁禾
排版:李依依
总第 520 期
2019第 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