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进入倒计时,官微特推出“喜迎党代会·基层党建工作巡礼”专栏,进一步展示近年来我校基层党建工作成果,号召广大师生和各单位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代会的到来!
语言科学院于2013年10月8日正式成立,是学校为进行教学科研运行体制改革,力争建设世界一流语言大学而设立的以科学研究和高端人才培养为核心任务的科研教学一体化机构,现下设3个研究所,3个研究中心,1个编辑部。自成立以来,语言科学院始终以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为基本职能,坚持师生为本、学术自由、开放透明、权力与责任匹配、权利与义务对等的管理理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力争把语言科学院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语言调查与研究咨询机构。
01
寻根铸魂守初心
语言科学院党总支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注重用理论武装头脑,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党建活动:组织师生党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的系列讲话,开展了党员民主生活会、党小组交流,组织党员赴西柏坡、国家博物馆参观学习,开展“寻根铸魂守初心”活动,特别是党总支近期组织的赴井冈山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培训,使党员再一次得到了红色洗礼。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用实际行动在各自岗位上践行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和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师生党员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02
凝心聚力绘蓝图
语言科学院成立后,因机构调整等原因,先后有三个研究所、研究团队脱离语科院,独立设院系,发展方向出现了短暂的迷离。2019年3月,新的领导班子成立后,党总支与院行政班子密切合作,按照刘利校长提出的“勘探、画图、施工”的六字要求,深入到各研究所、中心和编辑部,倾听教职员工的意见,汇民心、聚合力,凝共识,共谋语言科学院的发展大计。通过与学校职能部门的沟通交流,以及院党政联席会的反复论证,最终勾勒出了语言科学院的发展蓝图,确定了语言科学院未来发展的目标和规划。
03
筑巢引智添动力
为使语言科学院的发展有更大的潜力和后劲,2019年5月,学校先后在语言科学院成立了历史语言学研究中心、计量语言学研究中心,引进了吴福祥、刘海涛等国内外知名学者。近期又在筑巢引智,筹划成立新的研究机构,吸引更多的知名学者和研究团队加入。章黄学术思想与现代语言学研究中心、逻辑与语义研究中心、语音与形态/韵律研究中心等机构的成立已列入议事日程,冯胜利、潘海华等业内翘楚也将加入语言科学院的研究队伍,一体两翼式的学科架构即将形成,这就为语言科学院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增添了动力。
04
攻坚克难结硕果
语言科学院成立以来,紧紧围绕语言科学研究的中心任务和学校的要求,服务于国家发展需求,积极探索,攻坚克难,产出了一大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理论和应用成果,科研绩效连续三年排名学校前三。语保工程的第一期已进入收官阶段,产生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2018年9月发布了《岳麓宣言》,传递了中国声音、贡献了中国智慧,方案工程取得的成功经验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重视;语标所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研究”和“《通用规范汉字表》8105字形音义源流研究”,以及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和研究”,编辑出版了《语言规划学研究》;测量所的MHK考试广泛用于高考、中考以及社会化考试之中,累计考试人数超过了200多万,考试安全中心处理了上千万条数据,撰写分析报告100多个,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公平公正做出了重要贡献;周边中心2016年以来先后撰写了23篇研究咨询报告,其中4份得到习近平、汪洋等中央领导批示;《语言教学与研究》连续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和“中文期刊最受海外欢迎Top50”,特色栏目“对外汉语教学”入选“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王莉宁研究员《汉语方言声调分化研究》入选201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我校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工作的一个重大收获;赵日新教授2017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施春宏教授201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施春宏教授、王莉宁研究员、黄晓东副研究员先后获得学校“年度科研人物”称号。
05
立德树人育栋才
语言科学院党政班子在研究生培养中,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于出现学习困难、心理问题的学生,党总支和导师、辅导员一起配合做工作,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干预;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创造条件,给他们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对于就业困难的学生,提供信息,写推荐信,托朋友介绍,使他们顺利地找到了工作。近三年来,先后有186名研究生毕业(包括留学生、港澳学生),其中硕士142名,博士44名。发展学生预备党员17名,转正12名;15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2名获得华夏励志奖学金,8名学生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研究生,5名博士的论文被推选为北京语言大学优秀博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