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大家谈|发挥民族医药专业特色,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中央民族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双一流大家谈|发挥民族医药专业特色,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中央民族大学

前不久,为推动传统民族医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我校药学院举办了四场民族医药知识系列讲座。药学院裴凌鹏老师带来的主题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传统民族医药的“前世与今生”的讲座,反响强烈,引发了同学们对传统民族医药文化的热议。

中央民族大学

下面就让我们跟着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传统民族医药和秋冬养生的知识吧!

中央民族大学

传统民族医药的“前世今生”

“1949年以前,国民党政府实行大汉族的统治方式,民族医药基本上只能靠民族内部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解放之后,尤其是在1953年,毛主席提出了‘祖国传统医学是保障,应该大力发展’的重要指示之后,继承和挖掘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同时,民族医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关于传统民族医药的前世 ,裴老师这样说。

虽然新中国成立后传统民族医药得到了发展,但是那个时候,一提到中国传统医药,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与生活联系密切的中医药。但实际上中国的传统医药是由传统的中医药、传统的民族医药以及民间医药三部分组成的。那是在什么时候,传统的民族医药才真正受到重视,走入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呢?

中央民族大学

2017年,我校获得“民族医药防治重大疾病诊疗方案及经典方剂安全性有效性评价研究”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随着很多致力于民族医药的专家、学者多年来理论的探索和挖掘,以及社会各界很多专家对重视民族医药的呼吁,中央在十八大的时候第一次将民族医药和中医药提升到同一地位,并且在新版的《中医药法》里第一次将民族医药单独列成一章进行立法。近几十年,国家对民族医药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各民族地区也先后结合本地区的民族医药特点,在教育、人才培养和产业化上实施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加大了地方的资金投入。”如今,传统民族医学治疗手段和方法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民族医药对于公众,也变得不再陌生。

我国传统民族医药有几千年的历史,从解放前只依靠民族的内部发展,直到国家的大力扶持,传统民族医药才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医药特色学科

是学校“双一流”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背景下,传统民族医药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因为地域原因,传统民族医药在很久以前就与外来文化进行了融合,比如说藏医学融合了古印度医学,回医药融合了阿拉伯医药。这种文化优势为后续传统医药的文化输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拓展,中国的传统医药有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在传统民族医药的作用日益重要的今天,加大民族传统医药的研究力度,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注重民族医药特色学科的发展,同时也对我校的“双一流”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央民族大学

2018年5月,中央民族大学药学院揭牌

作为我校“双一流”建设的特色学科,药学院一直在不断摸索专业特色、办学特色建设,希望能够突出民族医药的发展优势,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

事实上,前身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的药学院,作为中央民族大学“双一流”重点建设的理工医类学院,自2007年成立以来,就始终把民族医药作为学校特色专业来建设,在传统民族医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教育部和民委共建的民族医药重点实验室的重要批示’‘科技部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等等这些成就,都是我们学校建校以来历史上的第一次。”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医药的未来发展,任重道远

“中国传统民族医药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传统民族医药已然深得国内外人士的认可,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可同时,机遇与挑战是形影不离的“孪生兄弟”。当下,传统民族医药依然存在着许多发展问题。

中央民族大学

2019年3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医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

“我国传统民族医药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我国少数民族数量多,但是民族语言、文字的完整性相对较低,许多少数民族至今依旧存在着‘有语言无文字’、‘有文字无语言’、‘无语言无文字’的问题;尤其是在现有的一些体系框架构建还不完善的情况下,这种特殊性使得中国传统民族医药的相关体系构建的难度明显增加。一方面,要注重将民族医药与中医理论中的“组方合理”相结合。族医药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与时代性,传统民族医药是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生活方式衍生出来的产物。要想让民族医药不断发展,就要让它紧随时代潮流,在传承传统优良内容的基础上,融入时代内涵,使其真正可以永葆活力地穿梭于世界每一个角落。”

中央民族大学

2019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药学学科评议组第三次全体委员会议在我校举行

传统民族医药的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这要求着像裴凌鹏等一样一代又一代药学界人士的不断努力,因为有了他们,未来的发展之路,才会更长、更远。

中央民族大学

Tips:关于秋冬养生,裴老师这样说

隆冬已至,秋冬季养生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而裴凌鹏老师在膳食文化方面也是深有造诣。在探讨民族传统医药文化的专业知识之余,裴老师更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分享了他的建议。

Q

有哪些传统养生文化是同学们必须要了解的呢?

A:如果讲养生文化,那么就要树立一种养生观和遵循某种原则。在我看来要想“养生”首先你要有三个观念;第一个整体观,正所谓“天人合一”,要知道人自身、自然、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所以,养生应该因人、因地、因时来做;第二要有一种自然观,关于自然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谓之以道。”,要严格遵循这种自然规律;最后还要有一种求己观,关于求己观我想用一首诗来阐释:“丹田自种留年药,玄谷长生续命芝。世上漫忙兼漫走,不知求己更求谁。”首先你自己要知道一些简单的医疗知识和一些养生方法,可以在一些隐患还没有形成病理性疾病的时期就加以预防和治疗。同时还要了解一些养生的原理,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下叫做,“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饮食而慎起居,兼五脏而通经络,避虚邪而安正气。”按照这几句话,自己去不断体会理解,我想这就是我认为的一种养生原则。

Q

对于秋冬季节的饮食,您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

A:

1. “冬季以食补为先,同时也要以每个人的体质为基础。体质不同,原则不同。”

2.“要多吃一些增加热量的食物,遵循‘食物暖胃、非胃暖物’的原则。”

3. “冬季过于寒冷会影响机体维生素代谢,导致皮肤干燥,要多吃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

4. “要多吃‘黑色食物’。中医讲求‘红色入心、青色入肝、白色入肺、黄色入脾、黑色入肾’,那么在冬季不仅要保暖更要益肾,这样才能够有利于第二年阳气的再生。”

中央民族大学

温馨提示:

养生贵在坚持,要时刻谨记循序渐进,才可以达到想要的效果。

传统民族医药

是中华文化的结晶

在传承的基础上挖掘它的时代价值

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

文化传承

我们一直在路上

中央民族大学

出品|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文字|买甜甜 刘长安

摄影|蓝斯靖

编辑|李谨彤

责编|张 彤

主编|李红亮

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本科院校-中央民族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中央民族大学-双一流大家谈|发挥民族医药专业特色,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