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商学院和蔼可亲的院长,管理着学院中大大小小的事务;她是本科生的教授,在讲台前为学生答疑解惑;她是研究生的导师,为学生的未来指点迷津。她是尹美群,会计硕士的引路人。
学术论文并不难
作为二外财务管理专业最资深的硕士导师,尹美群对研究生的学术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她也总结出研究生论文写作的一整套教学方法。
“学习文献的过程,也是学习如何写论文的过程。”从研究生入学开始,尹美群对论文写作的指导就开始了。在每月一次的学术研讨会之前,尹美群会给她的研究生布置大量的文献阅读任务,文献类型基本是较前沿的英文文献,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研究生能学习到学术知识从而提高专业素养,还能学习到论文的写作方法提高自身的学术能力。
“作为一个审稿人,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什么问题?”这是尹美群在指导研究生论文时最常问的问题。作为《南开管理评论》等权威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尹美群经常收到需要审阅的匿名稿件。有一些文章,她会跟研究生一起审稿,让研究生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被审论文,发现被审论文的优点,查找被审论文的问题,同时反思自己论文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在这个过程中,研究生在学术论文写作方面不断进步。
“帮助学生确定论文选题。”在校大学生对专业领域的研究水平认识并不全面,学生们对不同学术细分领域也没有太多涉猎,这时候就需要尹美群为研究生定下论文选题方向。对于研一的学生,她会告知范围相对狭窄、方向明确的论文选题,以便刚入校的同学不会觉得无从下手。而对于已经有一定知识积淀的研二学生来说,她一般会给出一些关键词,由同学自己根据这些关键词,去决定哪些关键词所在的领域能够写出好文章。为了在导师给定的要素中搭建一个题目,学生会进行大量的阅读,了解到这个研究领域有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还存在哪些问题尚可开展研究。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填充自己的知识体系,最终确定论文的题目。
论文在学术研究生的求学之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论文写作的学习贯穿于他们的整个研究生生涯。通过三年的学习和实践,尹美群老师教会了学生做学术、做科研、做文章。
培养大学生需要的素质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和友善、大度的人打交道。如果一个人的人品不好,他就很难与同事合作、与集体相融,这种人的职业生涯很可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在与研究生新生初次面谈时,尹美群老师对研究生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方式提出较高要求。除此之外,尹美群也希望自己的研究生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与别人的差异,能够接受和认可别人的优势,不管在较之更好还是较之不如的群体中都能不卑不亢。在一些研讨会的空档中,她总是会跟自己的研究生说,“你愿意和什么样的人交往,就成为那样的人。”
尹美群会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科研能力。研究生应该具有能够在阅读文献时提取有效信息、掌握至少一种统计软件等学术能力;还应该在国家有新政策出台时,能够通过对大样本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发现政府政策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结论,从而总结出财务决策规律这样的科研能力。
“比起以前的学生,现代大学生有更宽阔的知识面,这也增加了他们未来职业的选择面,不过,部分大学生也缺少了一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独立的素养能让学生在未来更容易成为独当一面的决策者,如果觉得自己缺乏这方面的素养,也应该在大学时注意培养。
亦师亦友,舒适的相处
“学生”与“老师”具有神秘的联系,老师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学生在老师给予的知识基石上修筑堡垒。受年龄和资历所限,似乎老师与学生之间总是隔着厚重的讲台。但其实,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师生相处之道。
与尹美群最亲密的学生是她刚到北二外时教的第一批学生——财务管理专业2005级本科生。那时候财务管理系刚刚成立,系里总共只有三位老师,繁重的本科教学任务让她在同一个学期给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教授五门不同的专业课。同一个老师反复出现在课堂上,这样的安排让刚到二外工作的尹美群感到不安:“我当时非常担心,学生会不会对同一个老师上的不同课程感到厌烦。”然而,学生们之后的很多举动打消了她的疑虑,还让她在陌生的校园中不断感受到温度。“有时我走在路上,会有学生忽然跟我招手打招呼,当我在课堂上认出跟我招手的学生时,就觉得很温暖!”在中午休息时间,有许多学生会到尹美群的办公室聊天,有时问些跟专业相关的问题,有时像朋友一样跟她聊爱情,聊理想,聊人生。那批学生后来有人考上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硕士,有人考上中央财经大学硕士,甚至有对语言痴迷的学生去中科院读了翻译硕士学位,但无论走到哪里,他们都永远不会忘记在黑板前那个跟他们同时进入二外,跟他们一起提升自己,亦师亦友的身影。
每每想起当年的那些学生,最令尹美群老师动容的是她和学生建立起的互相信任的关系。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安身立命的本领,而在课下,又向她虚心请教人生的哲理,在与尹美群老师的相处中,学生们总是畅所欲言,人生的方向变得清晰,脚下的路途不再迷惘。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翔宇东方新闻社
记者团
文案 | 徐怡
编辑 | 徐怡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