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出发。从寻访校史故事亲历者到记录整理口述史,从撰写脚本到拍摄剪辑,策划多次推翻,文案几易其稿,北二外翔宇新闻社历时三个月余,打造的“二外档案”校史故事系列短片今天重磅推出啦!在这里你能看到最令人激动的二外资讯哦!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了呢?那就请大家随小微走进校史故事第一集—外交发展 孕育二外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在新中国外交事业大发展的背景之下诞生的。新中国走向国际舞台后,经历十几年的发展,到1964年,与49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广泛,外语外事干部极度紧缺。
1963年12月,周恩来、陈毅出访埃及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加强对外文化宣传工作,为新中国培养外语、外交方面的人才,周恩来总理亲自提议,创立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1964年9月18日,对外文委决定成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领导小组
1964年10月24日,学校举行成立典礼
学校成立典礼主席台,从左至右:楚图南、丁西林、蒋南翔、李昌、张奚若、雷伊、贾瑾、陈忠经、杨秀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应运而生,当年除了要筹建、招生,遇到的第一个大难题就是校址的选择,周恩来总理得知这一情况后,责成国务院代秘书长周荣鑫负责解决。
建校初期的北校门
由此,二外在之后的岁月中,安然屹立于风雨飘摇的巨浪狂潮中,开出朵朵似锦繁花,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
建校初期,学生们在上听力课
1966年5月,二外发布了当年的招生简章,准备招收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日语六个专业约500名本科生。但由于种种原因,招生简章成了一纸空文。得知此事后,周恩来总理接连5次亲临二外,向师生员工发表讲话。
1966年7月,周总理先后五次来二外调研
童怀周曾用一首诗表达了二外人对这段历史的真情回顾:“校园何故倍增辉?笑语欢声满园回。子夜刚陪五洲客,黎明又扣二外扉。旧衣布履同台站,淡饭粗茶共桌围。”
“童怀周”全体成员合影
1967年至1968年,学院人员部分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分配工作,在校学生仅剩下69届的522人。那时候,很多学校都停办了,二外仍然没有放弃办学。
开门办学
1969年底,1000多名师生员工南下河南信阳明港办“五七”干校。在明港五七干校时期,发生了一件对二外影响较大的事情。1970年,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被中央撤销。二外又面临一个归属问题。周总理从国内外的开阔前景考虑,最终明确表态:“别的学校我不管,二外这所学校,我要!”所以在全国办学艰难的严峻时期,二外被总理毅然决然地留了下来并开始加大力度储备外语专业人才。
二外档案没看够?没关系!我们可是系列片呢,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看不到。点开“二外校史”,再也不会有人说你layback了哦!更多看点敬请期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翔宇东方新闻社
视频 |李陆 郭宇凡 李千爱 廖崇静
编辑| 白夕凡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