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外学习了2年罗语
终于去对象国感受语言环境
从陌生到熟悉
到底经历了哪些故事?
我们来一起听作者慢慢讲
她和罗马尼亚的故事
”语言的学习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你不得不和相应的国家民族
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了解她存在的方方面面
关心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年以前
我曾呼吸着她的呼吸
跳动着她的心跳
那一年,我在罗马尼亚。
我周围的朋友对罗马尼亚的认识基本有三类:
1. 和尼日利亚有着情侣名字的非洲国家
2. 欧洲的第三世界国家
3. “啊?什么尼亚?”
而我,也仅是因为高考之后的浪漫幻想才选择了罗马尼亚语。地理课上老师讲,那个国家有很多很多玫瑰花。
在回忆的小闸门打开之前,先简单列一下知识点:罗马尼亚,地处欧洲大陆东南,巴尔干半岛北部。蓝色的多瑙河、雄奇的喀尔巴阡山、绚丽多姿的黑海是大自然赐给罗马尼亚的礼物。
2015年的11月北京已经下起了初雪,
我们逆着太阳飞行17个小时
到达的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
天气还很热,太阳大大的。
冰块脸的海关大叔在听到我用罗语打招呼后,
微笑着盖了戳,一段新生活,就此展开。
初
识
陌生让人感到危险。初到罗马尼亚,简陋的宿舍、宿舍里不分性别的公共卫生间和浴室、裹着浴巾在楼道里大摇大摆的胸毛老哥哥、宿舍门边夜夜笙歌的酒吧、没有安检的地铁和火车、分散在城市不同地方的上课教室,街上随时伸手过来要东西的吉普赛人……这一切让我有点慌,但却没有阻挡我探索这陌生国度的步伐。
冬天的登博维察河
傍晚的登博维察河
课余时间,我们喜欢到处走走逛逛,看着登博维察河穿城而过,白天倒映着蓝天和成群的白鸽(欧洲人不乱吃鸽子,一个个又白又肥),夜晚映着华灯和星空。可惜每次为了追赶“铛铛车”都奔跑着匆匆过桥,很少驻足欣赏那近在眼前的美景。“铛铛车”是说有轨电车,因每次到站都会发出“铛铛铛铛”的声音而得名。罗马尼亚各大城市基本都通行有轨电车,坐着晃晃悠悠的,便利又有情调。
雨天迎面而来的有轨电车
布加勒斯特的老城区处处透露着古典的优雅,优雅的慵懒。有时间和朋友去新哥特风建筑的啤酒车餐馆Carucu Bere吃饭,感受百年老店文化沙龙的魅力,最重要的是好吃不贵。
啤酒车餐馆
老城的建筑
华丽古老、风格复杂的建筑,自然淳朴的风光,还有超萌的小孩子,身材高挑、五官轮廓生动的漂亮小姐姐……初识罗马尼亚,浓浓的异国风情深深地吸引着我。
相
熟
我们可以说是非常努力的留学生了,非常努力的近乎游遍这个陌生的国家。东南西北,春夏秋冬,城市乡村,只要有时间,哪怕只是短暂的周末,也要坐着火车出去看看。
每一座小城市都像童话里的城堡,有可爱的房子,精致繁复的教堂,整点响起的悠扬钟声。不知道是拥有怎样的童心,才能设计出这样眼睛一样的窗户。锡比乌满城的“眼睛”就这样静静注视着,不知是否会记得曾专门去和它对视的我们,几个中国女孩儿。
我们也曾冒着大风爬上布拉索夫的高山,看着层林尽染的一片秋色里,罗马尼亚男人,坐在悬崖边支起的木台上弹吉他。他的下面是整座山城,宁静悠闲,一如平静的他。在那里拍照的时候,我的手机从山上掉了下去,落在半山腰的树林里,多亏了一个当地留学的学长不顾危险从高台上爬下去帮我捡回来,也多亏了厚厚软软的落叶,手机才没有摔坏。当时所有罗马尼亚游客都紧张地看着这一切,一起想办法,最后庆祝学长“凯旋归来”。我愧疚的不敢说话。
真的很喜欢罗马尼亚的鸽子,每天都会有人拿着一袋子干面包去喂他们,从来没有人伤害他们,这大概就是和平的感觉。
罗马尼亚的吉普赛人很多,这些人没有自己的国家,居无定所,四处漂泊,乞讨卖艺,但都很开心的样子。
罗马尼亚冬季有很多节日,圣诞节是最重要的。我们辗转各个城市,体会当地的风俗民情。罗国人,尤其是在乡村,都能歌善舞。美丽的姑娘,帅气的小伙穿上传统的民族服饰,在街边广场唱跳表演,让我们这些异乡人都不自觉地融入到欢快喜悦的氛围中。
多瑙河
火车转大巴,大巴直接开上轮渡,一路颠簸,来到多瑙河三角洲的一个渔村。我们住在当地人的房子里,院子里都是花花草草还有不时出没的小蛇。门口就是多瑙河,我们和店主大叔一起划船、和他家的腼腆能干的小姑娘一起看电视剧,吃着最简单最新鲜的食物。有趣的是老板娘第一次给我们准备了超大饭量,吓得我们目瞪口呆。原来是因为曾经接待过几个中国人,很能吃,他们就以为中国人都很能吃。在村子遇到放牛的爷爷,店主还让我们和他打招呼,骄傲地介绍说,这是住在我家的中国女孩儿。多瑙河三角洲的湿地环境非常好,一切都清澈如明镜,那里我看到过最美的星空,听过最丰富的鸟儿的歌声。
不只有令人惬意舒适的大自然和乡村,罗马尼亚也有这样高科技的地方。萨利纳图尔达盐矿,这座位于地下100多米的古老盐矿,来自中世纪,现在成为是世界闻名的主题乐园。漆黑的地下空间,灯光璀璨,壮丽非凡,空气中都有淡淡的咸味儿,好像置身于外太空,好像是在划“太空飞船”。
各种各样的城堡教堂,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故事。
教堂、城堡
偶遇唱诗班在教堂的音乐会
北部和乌克兰交界处的村庄
暂
别
交换的生活总要结束,从一开始天天盼着回国,到临别时依依不舍。
我不再害怕,不再有作为一个外国人的恐惧,感觉一切都很自然而亲切——公交车上轻抚着我的脸说“多漂亮的小姑娘啊”的老奶奶,被妈妈抱在怀里还忍不住回头朝我们挥手的小宝宝,看到我们被吉普赛坏小子欺负挺身而出的姐姐,每次放学都帮忙检查我们是否落东西的老师,提醒出门多穿衣服的宿管阿姨,过马路时从不和自己抢着走的汽车,脱了衣服就在门口草地上晒太阳的小哥……
还会和罗马尼亚朋友一起去吃中餐,深夜一起在酒吧里看欧洲杯,听着听不懂的解说还跟着乱叫,在海勒斯特勒乌公园骑自行车,去看4D的奇幻森林,听Maroon5在议会宫广场的演唱会,在孔子学院和上课乱画的小孩子讲条件“你乖一点,我就告诉你几点下课”……
真心的希望中罗两国人民友谊万古长存。
我在罗马尼亚生活过,那里也曾是我的家。
“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只有真正地走进
才能切身的感受和体察
我们期待在国外的你
也来分享你的留学故事
来稿信箱:bfsuweixin@bfsu.edu.cn
我们有为你**定制的惊喜等着你~
”供稿 图片 丨 刘瑛璐
(14级罗马尼亚语本科生)
编辑 丨 新闻中心 田烨楠 李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