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牛津研究所(CAMS Oxford Institute)合作协议签字和揭牌仪式2017年12月6日下午在英国牛津大学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国务院副秘书长江小涓、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科技部党组书记王志刚、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崔丽、驻英国使馆大使刘晓明以及参加第五次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代表团成员,国家卫生计生委参加第三届中英卫生政策对话有关代表,牛津大学常务副校长罗伯特·伊斯顿(Robert Easton),前英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牛津大学钦定医学主席(Regius Chair of Medicine)约翰·贝尔爵士等英方领导及科研人员和留学生代表,院校曹雪涛院校长、郑忠伟副院校长、张学副院校长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部分所院负责人和科研人员代表等共100余人参加仪式。郑忠伟副院校长主持了签约和揭牌仪式。
下午6时许刘延东副总理一行抵达活动现场,曹雪涛院校长和伊斯顿常务副校长到门口迎接,刘延东副总理与现场参加活动的院校代表亲切握手。曹雪涛院校长陪同刘延东副总理参观了中国医学科学院与牛津大学合作情况的展览,并简要汇报了有关工作情况。
伊斯顿常务副校长首先致辞,他指出在已有合作基础上,我们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联合在牛津大学成立的研究所是在中国在海外成立的第一个医学研究所,旨在推动对疾病的认识和研究新的疗法,同时依托研究所吸收中国最好的医学生加入,培养一流人才。在过去十年中,加深与中国的联系已成为牛津大学国际化战略的核心,在未来也将继续作为其发展的主要内容。
曹雪涛院校长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医学科学院牛津研究所在牛津大学校园成立,这是牛津建校800多年来首次允许由外部机构在其校园建设的研究单元,是我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院60周年贺信指示精神、加快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成立该研究所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发挥“国家队”作用,积极推进院校国际化发展战略,深入世界一流科技创新中心腹地,先行先试,打造中国医学研究融入世界“前沿高地”的一项探索;也是主动顺应国际科技人才竞争的新态势,首次将国家级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引进培养基地拓展至国际顶尖大学,打造人才引进的窗口和中转平台,形成吸引高端生物医学人才和顶尖团队的“试验田”;同时,借助双方的协同优势,也将有利于创新合作机制,打造国际医学科技合作的“新模板”。相信在双方支持下,未来的中国医学科学院牛津研究所将聚焦医学科技创新前沿交叉领域,携手解决中英两国乃至全球面临的重大医学与健康问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书写新的篇章。
在观看了中国医学科学院牛津研究所的视频短片后,举行了签约和揭牌仪式。在刘延东副总理的见证下,国家留学基金委生建学秘书长、曹雪涛院校长和伊斯顿常务副校长共同签署了关于国家留学基金委、北京协和医学院和牛津大学联合开展医学/理学(M.D./Ph.D.)双博士培养项目的合作协议,曹雪涛院校长与贝尔爵士签署了关于联合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牛津研究所的合作协议。最后,在陈宝生部长、崔丽副主任、生建学秘书长、伊斯顿常务副校长、贝尔爵士和曹雪涛院校长等见证下,刘延东副总理亲自为研究所揭牌,中国医学科学院牛津研究所正式成立。
2013年4月,曹雪涛院校长与时任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米尔顿教授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成立了中国医学科学院-牛津大学联合免疫学转化研究中心(CTI),旨在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推动中英免疫转化医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近5年来,双方已经轮值举办了5届学术研讨会,不仅交流了最新学术成果,增进了彼此友谊,也促进了双方全方位的了解,双方一致建议将合作领域进一步由免疫学拓展为更宽广的医学领域,形成更为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2016年12月曹雪涛院校长访问牛津大学期间签署了关于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牛津研究所的谅解备忘录。一年来经双方多次沟通协商,就研究所的研究方向、组织架构、建设模式、运行管理方式和预算安排等达成一致,一致同意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启动研究所的建设工作。中国医学科学院牛津研究所的成立是院校加快构建协同创新网络、推动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和世界一流医学院校建设的重要成果,标志着院校国际化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将对院校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刘延东副总理步入会场,亲切接见院校参会代表
曹雪涛院校长陪同刘延东副总理参观中国医学科学院与牛津大学合作情况展览
活动现场
曹雪涛院校长致辞
国家留学基金委生建学秘书长、曹雪涛院校长和伊斯顿常务副校长(自右至左)共同签署关于联合开展医学/理学(M.D./Ph.D.)双博士培养项目的合作协议
曹雪涛院校长与贝尔爵士签署关于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牛津研究所的合作协议
刘延东副总理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牛津研究所揭牌
刘延东副总理(中)与参加签约和揭牌仪式的有关人员合影留念(左侧依次为生建学秘书长、陈宝生部长、约翰·贝尔爵士,右侧依次为罗伯特·伊斯顿常务副校长、崔丽副主任、曹雪涛院校长)
(国际合作处、科技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