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1952 | 法大朗读者 《永远的教科书》

中国政法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FM1952 | 法大朗读者 《永远的教科书》

作者简介:黄道秀,女,中国共产员,1941年3月15日生,重庆市云阳县人。四川外语学院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毕业,大学期间被评为“全优学生”。1962年9月起在北京政法学院任教,1988-1989在苏联国立喀山大学法律系进修法学。她致力于中俄两国高校之间的交流,并有《俄罗斯联邦仲裁程序法典》等约1000万字的译著,在俄罗斯法律界享有较高的威望,被誉为“中俄法学交流第一人”。2011年11月4日,在莫斯科被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授予“友谊勋章”,以表彰她在增进中俄人民之间友谊、促进中俄国家间合作做出的突出贡献。

中国政法大学永远的教科书

文/黄道秀

莫斯科,新圣女公墓。秋风拂面,婆娑的白桦向人展示俄罗斯特有的金秋风韵。我站在一座紫红色大理石的墓前,轻轻地奉上手中的鲜花和一瓣馨香,对墓碑上的战士说:感谢你用笔,用生命为我写了一部永远的教科书。

那是很多年前,我在十四岁生日时加入了共青团,团委书记送给我一件礼物:封面上印有五角星的一本旧书。从此,这本书的主人公———一位在暴风雨中诞生和在血与火中成长的青年的故事便无数次地感动着我,激励着我。在同外国干涉者作战的岁月里, “大地在怒号,战马在喘息,战士屹立在马镫上”,他献出满腔热血;秋风苦雨中,他和他的同志们睡在地上,没有门窗,破靴子踩着泥泞,伤寒几乎夺去他的生命。24岁双目失明,瘫痪在床。他曾经沮丧,曾经绝望。然而,他写道:“即使在生活变得不堪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要使你的生活变得有用。”在永久的黑暗里,他用四年的时间为几代青少年塑造了一个不朽的英雄———保尔·柯察金,而作者本人,“理想变成了现实。禁锢的铁箍扯断了,而他带着新的武器归队,投入了新的生活”。

中国政法大学

《红火》/许安润 摄

稍长,我又将这本书转赠给了由我介绍加入共青团的同学,而我已经能够阅读俄文原著了。令我惊叹不已的是,它的语言是如此优美,词汇是如此准确,丝毫不逊色于当代其他许多名家的著作。我不由得想起只有三年小学文化程度的保尔写的第一篇小文章,女编辑用红铅笔标出了三十多个修辞错误和不少的拼写错误,说他根本“不懂俄语”。

可以想见,这个残废的乌克兰青年为了精通俄语所花费的气力和心血绝不亚于库班草原上的浴血厮杀!一部俄文原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连同其中密密麻麻的圈圈点点,陪伴我走过近半个世纪的人生风雨历程。无论何时何地,任何困难和苦难都不曾把我摧垮,因为保尔的鲜活形象无时不在我的心中。那种为追求理想而勇于牺牲的英雄主义气概,战胜一切困难的钢铁般意志,就是我最好的楷模。“在那些火热的日子里,他没有睡大觉。在为政权而进行的铁血战斗中,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殷红的革命旗帜上,也有他的几滴鲜血。”年过花甲的我,不敢懈怠,时时用这些语句衡量、审视自己已经逝去的岁月。年轻的朋友们,你们也许会尊称我们是理想的一代,可能还会嘲笑我们的天真和幼稚,甚至讽刺我在讲述一个“老掉牙”的故事。然而,在关系复杂、物欲横流的今天,一分高尚的理想会使人生十分纯粹…… “手风琴在歌唱过去,回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和吟诵今天的友谊、斗争和欢乐。”

中国政法大学

图片来源:2017年“美好生活”毕业摄影展

在结束这篇短文时,我还是想重复书中那一段脍炙人口的关于人生意义的格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给人只有一次而已。人的一生是应当这样来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贡献给了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自由解放而斗争。

愿以此与我的青年朋友们共勉。

(选自《中国政法大学校报》2003年9月20日第44期总第450期)

中国政法大学

法大微信 【第20170617期】

文字来源:《守望法大》(第二辑)

声音及画面:中国政法大学新闻通讯社

内容编辑:陈韵如

中国政法大学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本科院校-中国政法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中国政法大学-FM1952 | 法大朗读者 《永远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