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九十周年特辑】八一精神薪火承 英雄辈出法大人

中国政法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建军九十周年特辑】八一精神薪火承 英雄辈出法大人

编者按:九十岁月峥嵘过,八一精神薪火承。从南昌起义的热血豪壮到抗日战争的慷慨悲怆;从解放全国的波澜壮阔到强军之路的续写辉煌。浩浩长歌,赫赫篇章。这豪迈的歌声里,有法大人的激昂旋律;这雄壮的文字间,有法大人的动人故事。他们纵横沙场、保卫国疆;他们投身军营,建设国防;他们携笔从戎,挥洒青春……他们是英雄辈出的法大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中国政法大学

一、离退休复转军人

江智海

在七月一个寻常的日子,我郑重接过一份手写装订的《中国政法大学复转军人登记表》,这本小册子认真工整地记载了85位法大复转军人的情况,包括建国前参军、抗美援朝参军的等68位退休老人和17位复转在职的青年老师,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法大英雄册”。

中国政法大学

修订这本册子的是原进修部总支书记江智海老师。江老先生年逾花甲依然精神矍铄,回忆自己27载的戎马生涯,他辗转西藏、成都、北京多地,做过参谋,当过教员,也作为一名战士上过前线。他说印象最深的还是8年雪域高原的军旅生活,在那里他经历了62年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参加了东段线的一个战斗和两个战役。

老先生谈到当年第一次随连队征战时说:“那一仗我们连牺牲11人,负伤22人,一个排就没有了。……战局紧张,只能很简单地立了块石头,刻上阵亡战士的名字,后来战争结束后,政府据此拨款修建了烈士陵园。”说话时仍然是军人镇定从容的语气,眼神里却有岁月涤荡不去的凄然。直至讲到在第二个战役中他俘虏了印军1个班长,2个步兵;缴获1挺机枪,2支步枪和4个手榴弹而荣立了三等功时,他的语气才重又有了自豪的英雄气概。

在最艰苦的八年岁月里,他没有在桌上吃过饭,睡的是青稞草铺的“床”,一直到后来部队调到成都军区生活条件才有所好转。而行军的征途是更加刻苦的磨炼,断了补给的三天三夜和不眠不休的三天两夜行军,几十年后回想起来仍是难以忘怀。支撑他走过来的,是他对军纪严明、保家卫国的人民军队的衷心热爱,是他爱党爱国、抵御外敌的信念情怀。

中国政法大学

从雅鲁藏布江畔保卫国疆、舍生忘死的青年战士到而今岁月沧桑已年近耄耋的退休老师,时光斑驳了白发,有些记忆和情感却愈加清晰,无法割舍。江老师的身体并不很好,2011年和2014年先后做过心脏搭桥手术和肾癌变摘除手术。但他仍然奔波走访并整理核订法大复转军人的名册,对里面每一个人的事迹情况都如数家珍。此外他还主动找到武装部,想在九月开学的时候,结合自己中印战争的实战经历和国防大学当教员和参谋的理论经验,给法大学生做一个中印关系的专题讲座。

谈到这些的时候,他的眼神坚定热烈,一如当年模样。

中国政法大学

焦玉学

原校纪委副书记焦玉学老师自1964年入伍到1986年转业至中国政法大学,走过了22年峥嵘岁月。19岁就参军入伍的焦老师把最美好的青春都奉献给了人民军队,奉献给了保卫祖国的伟大事业。二十余载的漫长时光,他与火箭炮为伴,从一名战士成长为炮兵团长,戎马半生,战功卓著。

中国政法大学

谈起自己曾经经历的那场残酷的战争,焦老师记忆犹新。中越前线地势险峻、气候溽热,危险可能就潜伏在下一个山路的转口,敌人的袭击、食物和饮水、反坦克地雷都能轻易夺走一条年轻的生命。面对险恶丛生的战场,焦老师毅然隐瞒父母,以拉练为借口,以国家安危为己任, 奔赴向前线阵地。

战事紧急,很多时候只能啃食生玉米、饮用稻田里的水。此外敌人炸水库、拆过桥,设置重重障碍阻止我们的前行。比起这些困难,坑坑洼洼的阵地里隐藏的反坦克地雷则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每一根神经,每一次开过去,都是一次对细心、智慧还有勇气的考验,也是一次生与死的较量。曾经发生过兄弟营的一名战士为了掩护焦老师所在营撤退而壮烈牺牲的事情,焦老师说,那位他们营的获救战士现今还会回到当年的战地,向那位素不相识的战士献花悼念。

中国政法大学

焦老师又谈到了习主席朱日和阅兵,当年他也曾在朱日和基地拉练,那年北国冬雪,天寒地冻,他们就在雪地里进行炮兵演习,而今在电视上看到阅兵的盛况,既亲切又怀念。部队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服从命令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品质濡染了他的一生。

转业之后,焦老师把部队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带到了法大。86年正是法大昌平校区建校伊始,各方面设施尚未完备,条件十分艰苦,从部队刚来的焦老师立即全身心投入到法大的建设中来。2005年退休之后,他依然心系学校,积极组织活动,为法大献言献策,用焦老师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把后半辈子交给了中国政法大学”。

刘永科

原学员部书记刘永科老师1962年参军入伍,1964年就随雷达部队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1964年至1968年正是战况最为激烈的时候。老书记自豪地告诉我们, 仅仅调至广西一个星期,他们就把美国的无人机击落了。

1967年17万人民解放军赴越作战,而作为连队副指导员的刘老师正是其中一员,直到1969年3月15日撤回,刘老师征战了一年半的时间。1967年9月,刘老师率领32名战士提前进入越南修建雷达阵地,历时3月的修建过程中,他们每天只能休息不到4个小时。正是凭借稳固的雷达工事,以及刘老师和战友们的艰苦奋战,其所在连队直接提供的雷达情报共帮助击落、击伤敌机27架。

中国政法大学

在采访过程中,刘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原因始末和战事发展,他们为维护祖国边疆和平与人民安全不懈奋斗,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也取得了显著的战果。战争是残酷的,雷达阵地更是炮弹和导弹的重要目标,每天都面临着危险。

机缘巧合的是,在前文焦玉学老师所属的炮兵营的帮助下,最终解除了越南的炮击威胁。刘老师所在部队占领南炮台和中炮台,而北炮台是焦玉学老师所率的营。这事儿是后来两位老师都转业到法大之后才互相知悉。“原来是老焦!”刘老师笑道。

中国政法大学

在技术部队的战斗、磨炼和成长对刘老师而言是难以忘怀的,“我衷心感谢党对我的培养。”刘老师继续谈到,在法大七年的岁月,他为法大的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作为一名老兵,他无时无刻不在关心军队现代化的建设,对习主席的强军之路无比高兴。

二、在职复转军人

中国政法大学

韩威

人如其名,韩威老师是威武豪爽的山东好汉。1998年,他在北京卫戍区参军服役,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豪迈的他同时也有着一颗细腻的心,与韩老师交谈过程中,他对自己入伍的每一个重要日子都记忆深刻,他说那是人生庄严神圣的时刻,也是青春的美好回忆。

从新兵到营长再到大学老师,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军人的情怀。他至今记得自己离队的那天,他和战友出去聚餐时一位山西战友的一句话:“原来出了咱们团部大门就是饭店呐!”这是人民军队的真实写照,纪律严明、训练严格,两年的时间,战士们刻苦忘我的训练,连开在外面的饭店都未曾去过。

军队养成的习惯和品质,来到法大之后他依然严格恪守。办公室井然有序的整理,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高标准、高效率的执行力彰显着他令人敬佩的军人风采。现在他把对士兵的爱倾注给了法大的学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对于学生的细节问题,他会严厉地教育管理,也会耐心地与学生谈心交流。在采访的自始至终,我们为韩老师雄壮威武的军人气概所折服,也感受到了在他冷峻严酷的背后是深沉真挚的最真情和心系他人的大情怀。

中国政法大学

郭方芳

或许,有人会认为部队的生活枯燥无聊;或许,有人觉得军人的训练强度太过繁重;或许,有人感到驻守深山或是边陲,是对生命的一种蹉跎!但是,对我来说,十七年的部队生活,让我具备了更加刚毅、更加成熟的性格!

我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前身是国防科工委,专门从事卫星发射任务。从军校到连队再到机关,最难忘的莫过于一次次卫星升空,从1970年长征一号火箭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太空起,我国研制出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将我们的一颗颗卫星乃至飞船发送至指定轨道,服务于我国科学研究领域。

每一次任务来临,我和战友们主要负责飞行控制中心与发射基地的通信保障,这一环节至关重要。要求我们值机人员,全身心的投入,不能出半分差错,时刻保障首长与前方发射场通信畅通。为此,每次任务前我们都要经过多次任务联调,各个机房通力合作,直至联调成功。发射任务中更是瞪大眼睛,竖起耳朵,作好首长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这种经历永生难忘。每一次任务的完成,离不开铁的纪律和忠诚,这两点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军人的品质与我们立德树人,德法兼备的法大精神是相辅相成的。“态度决定一切”,这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行动准则。愿法大的学生正确认识法制,树立对法治的信仰和尊敬。以法律为自己行动的准则,把法治作为处理问题的最高标准,公平公正办案,诚实守信做人。愿法大明天更美好!

中国政法大学

程伟波

联想到朱日和训练基地大阅兵,把我带回到了曾经奋斗过的地方和那个年代,回忆满满,军绿生涯整个过程都很难忘,记得我刚摸到枪的时候感觉新鲜好奇,打第一枪的时候更是激动,但打完就心凉了,因为教官报靶零环,感觉很尴尬无奈,后来经过自己刻苦训练和请教战友,终于打出了优秀好成绩。

所以说付出与回报是成比例的,要想有好的结果必须要付出辛苦,作为一个曾经当过兵的法大人,深深的感到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在一个岗位就要有一份责任,要继续发扬部队能战斗能吃苦能坚持的精神干好本职工作,不辜负各级领导和同志的期望,继续守卫好法大这片蓝天净土。今年五四青年节习大大的到来为法大带来了机遇,期盼法大明天更好!

三、退役大学生士兵与国防生

中国政法大学

李正新

今年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这可以说是让我非常自豪,因为我自己就是在北疆大漠的朱日和服役的,新闻报道里朱日和蓝军旅便是我的老部队,红蓝对抗32胜1负的战绩里,我参加了其中的9场实兵实弹对抗演习。7月30日看着阅兵场上的茫茫大漠,战阵铁流,让我不禁想起了在朱日和演兵场上摸爬滚打,饮风吞沙的日子。伪装网、铁塔、硝烟、黄沙、迷彩、烈日和汗水……

从我父亲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到我加入朱日和蓝军旅,我想,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作为军人,作为人民的子弟兵,永远不能忘的就是听党指挥,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军人就应该苦练本领,为祖国的和平与安宁枕戈待旦,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当兵打仗的职责。

我自己是非常鼓励和支持法大的师弟师妹们有条件的都到军营去锻炼几年,人在年轻的时候能够有一个为国尽忠的机会,会是一辈子的财富。我时常想,一辈子那么长,读书、赚钱、工作这些事情到了四十岁、五十岁都可以去做,但是,参军报国的时间就只能那么短短的几年青春。

人们军队90年辉煌历程,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期待我们的人民军队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政法大学

于志瀚

2014年是我踏入大学校园的一年,也是我踏入部队的一年。我记得在那一年新训期间,我写下这样一句话“有朝一日回想起来,最怀念的必是这些和兄弟们一起吃苦一起流汗,跑到不能再跑却仍坚持迈出步子的日子”。也是从那一年起,我开始意识到:这身军装的重量不仅仅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2016年暑期,我接受命令前往北京某支队实习,这也是我第一次以一名武警军人的身份踏入警营。这一个月里,我和基层战士们同吃同住,和他们一起站岗上哨,切身体会着作为一名普通军人的辛苦和磨炼。同时,我为所在中队带去了一堂法律知识教育课,以自己在法大所学为部队的法律普及尽上一份绵薄之力。课程结束的那一刻,从战士们的掌声中,我不仅体会到作为一名军人的鼓舞,更感受到作为一名法大人的自豪。那一年实习归来,我写下:“我忘不了夜色笼罩下你们在岗哨上孤独的身影,你们才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将要回学校继续锻造,将来愿能够成为你们中的一员,在寒夜里点亮自己”。那时我明白: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2017年,是建军90周年,90年的光辉历史,从南昌城下,到天安门前,荣誉的军队将精神与信念代代相传。随着军改的推进,“国防生”制度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作为国防生时代的亲历者,我的青春既接受着法大先进的法治教育,又铭刻着部队对性格和意志的洗礼,让我在这样的双重身份下,产生自己对军人精神的理解:那是一种令行禁止的纪律作风,那是一种敢为人先的果断担当;那是一种厚积薄发的智慧锻铸,那是一种甘于奉献的坚毅气场。军人精神不是武夫蛮勇,而是深明大义,断不惜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矢志不渝。

我很幸运能够成为携笔从戎中的一员,将一名法大人之底蕴,注入军人之灵魂;以法大之所学,兴部队之熔铸。终有一天,愿秉承光荣军队的信念传承,挥利剑持天平,身着橄榄绿,去拥抱我的人生。

注:2009年至2016年,中国政法大学共有80名同学参军入伍。

中国政法大学

后记:做这一期的专题时,我的心境是庄严神圣的,每一位法大军人所展现的军人品质和法大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江智海老师在接受采访结束后,抚着手书整理成册的《中国政法大学复转军人登记表》,嘱咐我们好好保存一份。我郑重地握住他的手,我不能完全体会他的感情,但我明白这其间承载的,除了他的心血,还有法大代代传承的军人精神。

值此八一建军节之际,谨向所有的法大军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所有的解放军战士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附:中国政法大学复转军人名单

(以《登记表》记载为参考,如有误缺请与我们联系,一并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离退休

中国政法大学

在职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法大微信 【第20170801期】

内容来源:学生处

采访拍摄:张鹏飞 晋江枝 郭金金

统稿:黄俊霖

内容编辑:陈韵如

中国政法大学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本科院校-中国政法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中国政法大学-【建军九十周年特辑】八一精神薪火承 英雄辈出法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