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三月 | 北林花开,雷锋在我们身边

北京林业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暖春三月 | 北林花开,雷锋在我们身边

在3月3日学校召开的“大力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座谈会上,8位身处学校工作一线的教职工和学生代表,分享了自己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和在岗位上发扬雷锋精神的故事。接下来跟随小编来看看我们身边的雷锋,看看他们是怎样践行雷锋精神的吧~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离退休教授 田砚亭

发挥余热,老有所为。离退休教授田砚亭先生介绍说,退休以后,继续发挥余热,老有所为,做一些工作。他除了指导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老教授顾问团,为大学生村官儿服务。还参与了青年教师指导工作与科研成果的推广转化和产业化工作。

从2006年开始,他们一直坚持到现在,服务村官700余人。他介绍说:“村官在里面起的桥梁作用,另外他们作为通讯员和学校联系也方便,引进一些先进技术和品种,比如2007年引进草莓,联系学生给他们引进新品种,在延庆康庄这一个棚平均纯收入就达到一万。第二年搞了三十几个棚,第三年搞了八十几个棚,到现在一直坚持,为新农村建设做一点建设。最近几年还引进紫山药,肉是紫色的,营养价值比较高,而且栽培技术比较高。过去直上直下,起的时候很费事,现在用塑料槽,在水平面十公分以下的地方栽培,这样起的时候就很方便,年产量大概一千斤左右,还不算高,一斤十块钱左右。交给蔬菜合作社,继续扩大生产。当然还办农民学校,给他们上课,果树修剪,山杏不结果的,通过修剪让他们结果,枣树不丰产的让他们丰产,办培训班赠送实用技术光盘,还举办了一些生态文明和低碳经济的报告。县里很重视,很多报告他们都录音,然后再转播,影响比较大。

他说:“只要身体允许,还可以继续发挥余热。现在国家提出要有大的计划,个人要有小的目标。我争取工作到2020年,十三五差不多结束了,大家也都奔小康了。”

北京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戴秀丽

乐业修业 爱岗敬业。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戴秀丽从爱岗敬业的角度谈雷锋精神。她说:“雷锋精神的实质,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总结,个人认为最主要的有爱岗敬业、服务他人、奉献社会。雷锋精神本身是一个有层次、多元化、动态的结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学习雷锋精神具体内容层次不同。

作为一个教师,要把课教好,是需要付出的。她说:“已经教了三十年,但是我那个教案,我每年都要改,课件都是一版一版,这样我才觉得我对得起这个职业。我想做一件事情,得到别人的认可,就是这样努力的付出。七五普法规划是由我来做的,六五中期验收的标准也是我来做的,人家也有政法大学的学生,凭什么要咱们来做呢?只不过可能是我们更认真一点儿,更把这个事当成一回事一点。人家觉得你是踏踏实实的,这个东西做出来是可用的。”她认为人的这一生要做的事就是修身、修德、修业、敬业、乐业,实现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也是学习雷锋精神的真正价值。

北京林业大学

信息学院辅导员 魏洪斌

追寻雷锋脚步,做最美辅导员。信息学院教师魏洪斌代表辅导员分享他的经历。他在2015年教育部要在全国选拔15名高校辅导员志愿服务西部时,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并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服务。

在河北阜平他担任县科技局局长助理,同时开展驻村精准扶贫工作。这一年,他走乡串户,与乡**、村民和困难群众打成一片,圆满完成了县委政府和科技局交办的精准扶贫、拆迁、上访、征地、科技下乡等任务。工作之余,他发现当地的孩子严重缺乏自信,很多孤儿、单亲以及大批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内心封闭、自卑。于是,他经常在业余时间走进当地学校和家庭,与孩子们谈心,带领他们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希望以绵薄之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离开阜平时,他很是不舍,也将这份牵挂带到了北林,带给这里的学生们。志愿服务期间,他住过空荡荡的办公楼,也住过黑黑的煤棚,吃了无数箱泡面,走遍了乡间小路。返回工作岗位后,他愈加珍惜学校给予的工作环境与学习平台,将贫困山区啃硬骨头的工作作风与雷锋精神里“钻”、“钉”的工作态度带到工作中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因为他知道,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家庭。作为辅导员牺牲一点休息时间,多帮助一个学生,就是多为一个家庭点燃梦想。

北京林业大学

林大后勤服务总公司学生公寓中心 朱长星

用雷锋精神照亮学生公寓服务每一天 。她2003年来到林大工作先后做过老楼值班员、高层公寓管理员,现在为学生公寓十号楼主管。她认为,雷锋,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在工作上,以“钉子”精神钻研业务,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做一颗有用的“螺丝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生活中,关爱同学、关心同事,用家庭式的爱心服务住宿同学。学生公寓十号楼的每位员工都是雷锋精神的践行者。他们为同学们准备体温计、红糖、创可贴等生活用品;在上班中帮助同学收拾晒在门口却被遗忘主人被褥;帮助行动不便的同学打水开门;为腿受伤不方便爬上铺提供折叠床;帮助同学搬东西;提醒上课去的同学注意包包拉链、电动车钥匙没拔。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行为几乎天天都有,每年公寓员工拾交钱包、银行卡、校园卡、手机、学生证等数百件。 每一年的学雷锋活动都会使他们对“雷锋精神”有新一层的认识,今年也不例外。雷锋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件事都被他们记住,成为自己的实践准则。

北京林业大学

饮食服务中心 帅丽萍

弘扬雷锋精神,扎根后勤服务。饮食服务中心承担着全校两万多师生一日三餐的生产服务工作,虽然看似简单平凡,但是工作时间长、生产要求标准高等也是餐饮工作的难点。他们部分员工凌晨3、4点就要投入生产,部分员工到晚上10点才能下班,平均每人每天工作11个小时。食堂还经常加班加点提供各单位的团体就餐服务,像学工系统跨年夜活动、春节团拜会、藏历新年联欢会等。起早贪黑的工作常态,虽然辛苦,但是他们每一位员工都能够脚踏实地,像雷锋那样铭记服务使命、秉持敬业精神,“说干就干,干就干好,实事求是的干,千方百计的干”。 作为食堂的一名基层经理,要把雷锋精神贯穿到工作和生活的始终。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哲学,想师生所想、急师生所需。继承和发扬雷锋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钻研精神、艰苦奋斗作风,“人人可学、处处可为”,与饮食服务团队一起做好每一餐的生产服务工作,抓住新食堂的建设契机,争取饮食保障水平更上层楼。

北京林业大学

实验林场 李德生

守护林场30年,践行雷锋精神。在每年的森林防火期开始之前,实验林场的李德生和林场的其他16位护林员都会共同完成打设防火隔离带43万平方米,防火小道20公里的准备工作,为森林防火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森林防火的7个月里,他每一天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特别是在春节、全国“两会”、清明、“五一”假期等节假日期间,他还会延长工作时间,确保林场森林防火的安全。在国庆节以及周末也正常加班不休息,加班费仅有20元每天,但是为了林场的森林资源安全,他毫无怨言。正因如此,他多次被海淀区森林防火指挥部评为优秀个人。 在林场病虫害防治工作当中努力做好巡护范围内的病虫害监测,每年都会在病虫害易发区和敏感区喷撒农药,释放肿腿蜂防治等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林场把他安排在了森林防火的岗位上,30年来,他认认真真的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践行着雷锋同志“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

北京林业大学

经管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栗璐雅

学习雷锋精神,践行绿色使命。

她参与了北京市环保局、市志愿者联合会、北京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V蓝北京 我的环保日志”环保公益活动,作为讲师团的代表在启动仪式上进行诗朗诵。北京市首次启动雾霾红色预警,在北京广播电台,她作为嘉宾录制了“照亮新闻之路”的环保科普节目,传递关于雾霾和空气净化的知识。在随团队参与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志愿服务中,为论坛设计了主题沙画,用沙子的光影展现环境的变化。团队对论坛进行全程志愿服务,今年已经第五个年头。讲师团的成员用自己的行动在发扬雷锋精神,践行绿色使命。博士生讲师团已经成立4年了,他们的宣讲已覆盖全国26个省区市,累计宣讲达370场,年均志愿服务近500小时,直接受众达5万余人,被各级各类媒体报导60余次。

身在这所绿色学府,她梦想有一天,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她梦想有一天,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作为讲师团的一员,作为博士研究生的代表,他们愿传播绿色文化,践行生态文明;他们愿学习雷锋精神,践行绿色使命。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院城市林业专业学生 李嘉译

让学习雷锋精神成为一种习惯。在困难的时候,雷锋给他一种 “向上”的人生姿态。在大一学习和环境不适应情况下,靠着“向上“的人生信念找回学习信心,下半学期的每一次课后作业、模拟考试再也不敢马虎大意。最终,高数期末考试虽然成绩不算名列前茅,但也基本达到了他预期的目标。 他综合自己的课余时间安排,选择参加了绿桥、温暖衣冬两个志愿服务项目,和同学一起前往中关村血站献血。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志愿服务工作,快两年的时间过去了,于他而言,做好事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在担任《北林青年》杂志社社长后,他主要负责团刊的编辑工作。他为革命做的一点一滴,就像是宣传工作中的一字一句,处处马虎不得。从那以后,他带头建立起了杂志社三轮审稿机制,在之后每一期的杂志中都实现了全刊无一个错字的目标,为自己负责、为团队负责、更为读者负责。雷锋教会大家的并不是如何去做经天纬地的大事,而是如何做好一些不起眼的小事。

北京林业大学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编审:晓宁 海涛

北京林业大学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本科院校-北京林业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北京林业大学-暖春三月 | 北林花开,雷锋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