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我联大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成立啦!非遗学院的成立是联大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建设中迈出的坚实一步,为创新非遗人才培养、实现非遗文化大众传承传播提供了新模式。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挂牌仪式现场
原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雅芳,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陈冬,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执行会长周郑生,北京工美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李节,非遗学院首席专家吕品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殷秀云,北京联合大学校党委书记韩宪洲、校纪委书记杜保德、副校长张辉以及来自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专家大师,相关部委、企业、高校代表,以及校内各院系单位师生、校友代表等200余人出席成立大会。大会由北京联合大学党委副书记周志成主持。
揭牌仪式
非遗学院立足学校城市型、应用型办学定位,依托艺术学院在非遗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与优势,整合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保护单位、行业企业等社会各方资源,还采用政产学研合作共建的新模式。
非遗学院长啥样?让我们先睹为快↓↓↓
非遗学院整体架构图
三个中心
01
非遗教育中心
建设适应非遗传承规律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包括非遗本硕学历教育、非全日制学历教育、面向行业和社会的非遗培训、面向社区和中小学校的非遗课程教育。学院组织教师和传承人共同开发非遗课程、非遗教材、非遗教案、非遗课件、非遗教学资源等,构建多层次多类别的教育服务体系。
02
非遗研究中心
学院致力于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形成北京乃至京津冀区域非遗研究学术交流中心。依托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手工艺研究院、民间音乐舞蹈研究所、传统戏剧与曲艺研究所开展研究工作,为高水平非遗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03
非遗传播中心
学院将致力于北京优秀非遗文化的国内外交流传播,致力于非遗文化进社区、进校园,打造国际化的非遗文化技艺的传播推广平台,促进北京乃至京津冀区域优秀的非遗文化传播与走出去。学院将充分利用现有的北京联合大学手工艺博物馆、传统工艺虚拟现实体验中心,打造非遗展厅、非遗剧场等品牌开展传播交流活动。
三个基地
01
非遗传习所
非遗传习所是非遗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学院将和各区非遗中心合作设立非遗传习所开展传习工作,如学院和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设立非遗传习所。
02
非遗社区工作站
学院和各区非遗保护中心、社区、非遗传人四方合作,在典型社区设立工作站开展非遗传承与文化传播工作。
03
中小学非遗课堂
学院和各区非遗保护中心、中小学、非遗传人四方合作,在典型学校设立中小学非遗课堂开展非遗传承与文化传播工作。
一个平台
学院将建设面向未来的“智慧”非遗传承平台。平台具备5G时代的数字化、智能化特点,融合数字技术、互联网、三维可视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贯通教育、科研和传播三大功能,通过非遗项目线上传播、非遗数字化交互体验、非遗文化众创,实现非遗文化大众传承传播的目的,继而探索服务北京、辐射京津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模式。
师资力量
保护和传承非遗,联大一直在行动
雕漆大师马宁实践辅导
牟湘波大师木工工坊授课
精美的非遗作品
小伙伴们
欢迎到我联大非遗学院来参观参观哟!
来源:艺术学院
排版:黄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