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在北四环东路99号,镌刻着“北京联合大学”几个金色大字的巨型新校铭石正式亮相,成为了北四环校区的新地标。这块巨石来历不凡,产自“赶考精神”的发源地和“两个务必”的诞生地——西柏坡。
8月23日,这块重达千钧的新校铭石从西柏坡启程前往北京。70年前的3月23日,中国共产党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开始了建设新中国的宏伟大业。“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晃已是70载,西柏坡的“柏坡石”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这片红色热土书写的新时代“答卷”,也见证了与改革开放同龄的北京联合大学的“赶考”之路。
深厚的红色基因
联大因改革开放而生,在时代大背景下,北京联合大学自觉承担历史给予的使命——积极回应国家需要,为首都培养人才,这是联大人的初心,也是根植于联大血液中的“红色基因”。
建校伊始,联大把育人育德作为人才培养的首位。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大纲,出台农村社会实践教育大纲和相关实践办法,连续多年荣获全国“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十八大召开后,联大在市属高校中较早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用“溯源红色”艺术创作展开启艺术类课程“课程思政”实践启蒙,凝练“课程思政”建设“七有工作法”……全校人人践行“课程思政”。
一路行来,联大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育人成效不断凸显。
浓厚的北京味道
联大以服务首都为责,被亲切地称为“北京人的大学”。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和北京培育了20余万名毕业生,每100个北京户籍人口中,就有1个来自北京联合大学的毕业生。
新时代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联大持续发力:北京学研究基地致力于北京地方研究,是北京高校中唯一开展北京地方学的研究平台。台湾研究院涉台成果频传,为政府对台政策研究提供智库支持。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挂牌,为创新非遗人才培养、实现非遗文化大众传承传播提供新模式。
学校还努力挖掘北京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城市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院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入选首批“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围绕北京发展需求,通过与社会、企业、行业一起解决实际问题,带动城市科技革新。
41年历程,联大的发展史充满了浓浓的北京味道。
有特色的学科体系
北京联合大学是市属高校中唯一的综合性大学,较早提出应用型大学的建设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后,联大根据北京城市需要,及时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提出了“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北京人民满意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宏伟蓝图。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北京高校首批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示范点。学院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北京实践和北京红色资源融入教学,探索出的“问题导入式”“因专业施教”等专题教学模式,入选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计划”培育项目,涌现了全国优秀教师贾少英等优秀的思政课榜样教师,学生在“90后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中获得北京市和全国一等奖。
学校其他学科建设成效初显,北京学和工商管理学科成为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旅游管理和软件工程两个专业成为北京“双一流”。
产学研合作、“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初见成效。通过参加科技项目和学科竞赛活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升,获得市级及以上各级各类奖项数百项。2018年12 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发布《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北京联合大学2017年、2018年在北京市属高校中连续排名第2位。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评选和GDI智库公开数据,在全国2600多所高校中,北京联合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水平排第144位,高考招生分数排第170位。
“赶考”路上,联大坚守初心,从迎难而上、勇担使命到桃李芬芳、名满京华,用奋斗走出了自己的光荣之路,努力交出了优异答卷。陪同联大一同奋进的校友感念母校,由校友基金会出面将这块校铭石送给母校。
人流如织,岁月如梭,这块柏坡石如今稳稳地矗立在北四环东路99号内,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这块凝结了红色记忆和光荣使命的新校铭石是联大坚如磐石的初心,也是联大在新时代征程继续奋发的决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活动正在开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将至,在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考试”仍在继续,联大将坚守初心,从西柏坡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坚持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继续奔跑在“赶考”的路上。
来源:校新闻中心
排版:刘娇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