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哈佛女孩的故事:十年》;曾敏敏;中国社会出版社;索书号:I253.4/31
2009年出版的该书已经不能算作新书,但是主人公的经历却越来越成为我院学子的重要选择。每一个年轻人都怀揣出国留学、周游世界、移民海外的梦想。她从1998年入读中山大学,然后从大二暑假只身来到北京新东方学习GRE,最终2002年被国外多所大学的设计学院录取并获得奖学金,最终选择了不提供硕士阶段奖学金的哈佛大学。然后联络国内一起赴美留学的人,完成签证关卡,却接到了男友分手的电话。她在哈佛先是克服语言障碍、能够听懂老师的讲课,然后克服文化的差异、参加一些设计类实践。她在两次得到“low pass”之后被哈佛学业预警。痛哭流涕、找人诉说之后,她得到了朋友的帮助,短时间内学会了3D制图,最终顺利地通过项目,并得到了众人的鼓掌。她在繁重学业之余参加丰富的校园社会活动和各种业余打工体验。2004年,她从哈佛毕业并在波士顿当地找到一份工作,几个月后就与他人合伙创立新公司,然后回到大陆,在北京深圳等城市当海归、寻找项目。2006年,她与另一位海归喜结连理。 2007年她再次成功地申请了香港大学的房地产专业博士学位。她在读博之后还去银行实习。生活、工作、学习构成了紧凑的节奏。她在国际金融机构当中历经了多轮考试与培训,终于在香港安家,从此作为高级职业经理人过上了往返国际都市的繁华生活。此外,书中还介绍了她在新东方一起学GRE的同学、哈佛的大学同学。短短六年时间竟能让她演绎华丽的人生。这虽然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成功故事,但对于我们立志成才的大学新人而言依然值得一读。相信耿丹学院的某位学生定能让我们欣赏到更加精彩的励志故事。
2
《安德的游戏》;奥森斯科特卡德;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索书号:I712.45/360
该书为全球顶级科幻大师奥森斯科特卡德的作品。他在两年内连续两次将雨果和星云两大科幻奖收入囊中,在历史上仅此一例。其续集《安德的代言》又再次获得两奖。2008年他因此获得了爱德华兹青少年文化终身贡献奖,此外还得到坎贝尔将和世界幻想文化奖。他的二十多年的写作生涯多次获得大奖提名。《安德的游戏》的整个叙事脉络是一个淳朴善良的12岁男孩尽管受到打压与嫉妒,最终却在决定人类生死存亡的战斗中成为人类的救世主。为此,他被送往太空学校进行严格的训练以掌握未来战争的智慧。但是,他虽然完成了使命,却陷入深深地忏悔,在战胜胜利之时自我放逐,永久地踏入漂泊的旅程。该故事虽然落入成长主题之中,但是却值得我们思考大学生成长的心路。“安德”系列最终奠定了卡德在科幻界的重要地位。卡德的特色在于将宗教元素纳入进来,为科幻文学带来新面貌。他那高超的写作技巧、明快的文字、别致的哲思成功地拓展了读者的思想。
3
《万物的签名》;伊丽莎白吉尔吉特;中信出版社;索书号:I712.45/418
该书作者是伊丽莎白吉尔伯特,他在纽约大学求学期间,白天上课,晚上振笔疾书短篇故事,曾在多家单位担任新闻记者,两度得national magazine award深度报道奖,他的短篇小说入选国际笔会,2002年她的作品the last american man 入选美国国家图书奖决审名单。她的《美食祈祷与恋爱》备受瞩目。2013年出版的《万物的签名》是一步格局浩大的小说。该书讲述了一个植物庄园主的成长史,从约克郡直到美国的经历。故事背景遍布伦敦、秘鲁、费城、荷兰、塔希提等地。这些经历对于长期枯坐书斋里的理论工作者而言极有挑战性。正是这种面向自然的勇气,让西方人一直在探索世界的旅程中走在了前列。
4
《等待黑暗,等待光明》:伊凡克里玛;花城出版社;索书号:I524.45/14
作者伊凡克里玛是当代捷克著名作家。他作为犹太人,在十岁的时候随父母被关进纳粹集中营,五十年代毕业于布拉格查理大学语言文学院,曾先后在多家杂志或出版社任编辑,同时创作剧本和小说。他的作品长期只能以“地下文学”的形式在国内外读者中流传。他与哈维尔、昆德拉被并称为捷克文坛的“三驾马车”。他后来获得卡夫卡奖,成为该奖的首位捷克籍获奖者。该书讲述一位电视台的摄影师试图逃亡国境被投入监狱,后来却因为拍摄主旋律纪录片而受到重用的故事。他对拍摄迎合上级口味却无益于文化的作品而充满忧虑。人们在正常生活中逐渐以优越生活和子女教育加深对那个时代的依附。这种心照不宣的交易造成人们的普遍道德困境,过后却又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在后来的社会剧烈转型与动荡中,他周围的众多人物都饱尝了这份心灵痛苦。
5
《西方文明的基因》;梁鹤年著;三联书店出版社;索书号:K500.3/18
该书作者梁鹤年年轻时远走欧美,对“中西文化比较”有了切实的感受。比如,他在美国念书时交的第一份作业被老师退回,然后发现中文思考与英文思考具有不同的特点。中文的起承转合与“夫天地者、万物者”之类的大道理在英文表达中完全不适用。英文的思路是直线的——假设、论证、分析与结论,按部就班、平铺直叙。结论是逻辑的产品。这充分体现了西方人锁具有的实证的、求真的思维。西方的文化是求真的文化,而中国的文化则是求全的、处理关系的文化。作者长期从事建筑与城市规划行业,对西方文明在经济、社会、文化多个层面有着深刻的观察。这本书分析了西方的历史文化基因,进而对现代社会中的个人与公共、理性与经验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有利于我们理解西方文明所具有的独特性。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http://www.gengdan.cn
yuanban@gengdan.edu.cn
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