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国关终于等到2017级的新主人。日晖路上梧桐蓊郁,有同学们忙碌咨询的身影;学交楼前彩喷醒目,为同学们预示《夜·奔》的惊喜;教学楼里人迹匆匆,是同学们课堂和面试的场景。站在这一个个充满国关情怀的地方都在宣告:我们来了!我们“一七”出发!
新生教育 共享感动
为期一周的新生入学教育,让2017级的同学们有许多感动和收获。开学第一课上,陶坚校长首先表达了对新生们的期许和祝福。“大与小”“广与深”“多与少”三对关系是陶坚校长希望新生们在未来的四年多加思考的问题。陶坚校长希望国关学子们要培养国际视野,做到胸怀天下,同时立足自身,树立明确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奋斗,成才成功。
陶坚校长表达对全体新生的期许与祝福
随后,家长代表李平上台发言。李平先生已经在西藏阿里地区工作了二十余年,身体力行践行着老西藏精神的内涵。他为同学们介绍了阿里地区的经济状况和青年风采。17级国际政治系的程圆圆在听完后感慨道:“李平伯伯在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的阿里地区工作这么久,克服了我们难以适应的气候与各种复杂条件,这一份坚守与付出值得我们每一位新生学习。”
学生家长代表李平发言
而带给新生们的感动,不仅仅开学第一课。9月13日下午,2017年庆祝教师节暨迎新大会在学术交流中心礼堂举行。校党委书记刘慧发表讲话,代表校党委对新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对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的祝福!刘慧书记指出,我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生活在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伟大时代中,全校教职工要提升自己,立德树人;17级新生要坚定信念,苦练内功,为学校的发展共同谱写新的篇章。
刘慧书记出席会议并讲话
外语学院李亚丽老师作为教师代表致辞,她从22年前作为学生参加迎新大会的回忆和感受讲起,李亚丽老师印象最深刻的是如今早已白发苍苍的郑项林教授在课堂上与大家同读莎士比亚作品,这份师恩她终生难忘。从教多年,李亚丽老师希望老师与同学们共同携手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一起续写贵师兴国的传奇。
李亚丽老师作为教师代表致辞
9月22日,作为本届国关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关首部原创话剧《夜·奔》在全体新生的期待中震撼开演。这出全部由国关师生策划、编剧、导演、排练和出演的主旋律话剧,让不少新生觉得“很燃”。开场精妙的投影技术让观众们眼前一亮;武汉、南京、上海三个城市的故事不断变换,让剧情显得扑朔迷离;当武汉地下组织被叛徒出卖、几近覆灭之际,飞宇贺宇两兄弟里应外合、连夜奔走、传递情报,挽救革命者于危难时刻,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17级公管系的冯泽宇激动地说:“党的情报斗争史深深定格在了历史的经纬线上,作为后来者,我们一定不能忘记这段历史!”
《夜·奔》剧照
今年精心编排的新生入学教育生动真切地向同学们展示了国关的使命与辉煌,在这份荣耀的背后更是每个国关人发自心底的自豪。
初入课堂 勤奋求实
拖着行李箱,从齐鲁之邦来到首都北京,17级文传系的王心怡怀着对大学的期待,在国际关系学院开启了一段全新的旅程。
早在初中时,她就显露出对新闻写作的兴趣,王心怡所有录取志愿填的都是新闻传播类专业。在高三堆积如山的题目和模考的“轰炸”中,她从未放下过《南方周末》《新周刊》;《新闻周刊》和《新闻调查》更是一期不落……这次高考,王心怡如愿来到了文传系,给她六年的不懈坚持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体验了几天的大学生活,她很快发现了大学与高中的种种不同。“大学实行的是走班制,每堂课要早点到才能抢到好位置;另外,不像高中定死的课表,大学很多课得自己抢、自己定。”王心怡说。
随着选课通道打开时间的逼近,那个日常嘻嘻哈哈的宿舍一反常态,每个人都盯紧了电脑屏幕。经过紧张激烈的拼手速、比网速后,王心怡顺利抢到了“形势与政策”这门慕课。“我之前听过南京大学的MOOC,觉得与坐在教室里的感受完全不同。老师讲的课十分非常精炼,还能够反复观看视频。”王心怡说道。
王心怡同学在写文稿
看着自己的选课结果,王心怡意识到,高中满满的课表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自己拥有了如此多时间来丰富阅历,充实人生。现在,她成为了系健美操队的队员和校新闻中心微信平台的干事。“舞蹈陪我度过了整整十一个春夏秋冬,而新闻伴我熬过了疲惫枯燥的三年,
很幸运,在国关能够有它们继续陪伴。”
来到国关,再没有老师的时刻监督和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如何过好在坡上村的每一天成了四年来必须一直思考的问题。现在,她每天都会列一张时间表来提醒自己安排好进入大学的每分每秒,向着自己的目标踏实迈进。
走进“职场” 面试忐忑
时光流转,开学的喜悦很快被忙碌的校园生活所填满。各个团学组织的招新正悄然而至。17级的新同学们迎来大一生活的又一个挑战——面试。
招新面试现场
17级公共管理系的杨逸飞迈进了系辩论队的面试间。“进入教室后,学长让我去抽取接下来的辩题。”杨逸飞说道,“当我知道我的对手是学长学姐时,我变得异常紧张。”面试不只考察新生们的知识储备,还考察他们的临场应变能力。杨逸飞说,她在和学长辩论的过程中,每一句话都会被师哥反驳,这让她倍感压力。但是凭借出色的临场发挥,她还是通过了第一轮。“我需要好好准备一下第二轮!”杨逸飞笑道。
17级日语系的杨煦同学认真准备着团委宣传部二轮面试。在第一轮面试中,他被要求用骷髅与桥搭配组合,做出一张设计图。这对没什么专业基础的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当我把设计图交给学长学姐们的时候,他们露出了复杂的神情——他们不能理解我的设计,我感到很尴尬。”杨煦说,这是他大学里第一场面试,不论最终结果如何,接下来的第二轮面试他都要尽其所能,不留遗憾。
和前两位相比,17级国际政治系的王青的面试是一帆风顺的。她在系社会实践部的面试中遇到的问题是:如何拉赞助。“虽然我以前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我去思考的问题。”她补充道,拉赞助应该是一件蛮有趣的事情,所以她思索了没一会便给出了答案。她也顺利地进入了系学生会。
在大学里,学习成绩已经不再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面试场上的临场发挥、应变反应,都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这对于国关学子的全面发展是极为有益的。
国际关系学院新闻中心
文编:王玫玖 刘卓珺 张雯静 王承逸 杨若冰
责编:敬琨卿 张葛思涵
摄影:刘佳欣 杨昆桦 刘伟麒 赵子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