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中国音乐学院官微”可以订阅哦
武汉音乐学院院长胡志平:
“象外之象”是中国音乐艺术意境创造的本质
对中国音乐学院在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和做出的不懈努力,以及所呈现的雄心、气魄和责任意识、担当精神,从内心深处喝彩点赞。
中国音乐有八千年灿烂发展的历史,中国音乐艺术意境的学术起源应该追溯到老子的“大音希声”。音乐的载体是有限的,但是音乐表达出的情思及美的内涵可以是无限的。
音乐艺术善于表现人的无限情思。从老子的有无虚实所揭示的有限和无限的关系,到虚实动静的整体艺术形象,再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方法手段,甚而把有无虚实具象化、技法化,形成丰富而复杂的中国声乐技法表现体系,无不体现在中国艺术独特的审美价值追求和体系方法中。近代以后,中国文化人和音乐家不那么自信了。中国管弦乐是民族乐器,管弦乐队却成为了西洋乐队的代名词。
但从整体来看,近百年来的创新发展速度是最快的。我们继承和拓展中国乐器丰富的技法表现体系,继承并发掘整理了一大批中国传统音乐曲目,学习、了解、掌握它的风格技法及其蕴含的内容。我们借鉴了西方音乐创作技法体系和西方器乐演奏形式、技法表现体系,以及西方音乐专业教育体系,包括观念和方法,对西方音乐的借鉴更是实际发挥着标杆、审美价值取向的作用。中国器乐百年来的创新发展表现在技术、手段、音响上的创新,也就是“技”、“器”——形而下层面的继承、借鉴,忽视了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学习与继承,忽视了对中国艺术意境创造审美追求和思想观念、方法、道的层面的延续、探讨和实践,忽视了技术、手段、音响所传达出来的象外之象、弦外之音的中国艺术精神与有无虚实、有限与无限相统一的中国艺术意境创造体系的学习和继承。
实际上中西方音乐技术在“技”“器”层面的方法、手段上各不相同,但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却是相通的,以有限表现无限,所谓“象外之象”是中国音乐艺术意境创造的本质所在,又何尝不是一切音乐的根本追求?中国音乐家应有充分的文化自信,有责任重振中国音乐之辉煌,中国乐派的大旗已经举起来了,实现愿景和目标任务需要凝心聚力,不懈努力,中国乐派的前景必定更加光辉灿烂!
哈尔滨音乐学院教学负责人陶亚兵:
注重音乐表演理论研究
2016年中国音乐教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九大音乐学院的格局终于有所突破,增加了浙江音乐学院和哈尔滨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领衔的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是国家文化建设走到这样一个历史时刻产生的伟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对文艺、文化的要求,希望中华文化在平原之上有一个新高峰和新突破,这也是国家不惜重金成立这个“创新中心”的意义所在。
从为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献计献策、匹夫有责的角度,我建议中心把理论研究提到新的高度,予以要求或者予以实践。新颁布的教育目录将音乐表演由以前的5003调到第一位,这是学科上的变化,实际上更加接近音乐专业的本质。我们一定要关注身边发生的、随时随地可见到的音乐表演,注重表演理论研究,那么中国乐派一定有伟大的音乐创作,有卓越的音乐表演,也有丰厚的理论研究。
浙江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褚子育:
愿与中国音乐学院深度合作
中国音乐学院追求办学特色,始终在音乐院校独树一帜。中国音乐学院成立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是在追求卓越,有一种“人为山峰我为顶”的一览无余之气派。建设中国乐派不仅仅是中国音乐学院的责任,浙江音乐学院也应该共同挑起这个担子。
浙江音乐学院希望从几个方向与中国音乐学院合作。第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传承、保护上与中国音乐学院合作;第二,在教育体系构建上与中国音乐学院合作;第三,在资源整合上与中国音乐学院进行合作。第四,与中国音乐学院实现人才共享。
来源:党委宣传部
整理:马学文
摄影:杨颖莹
编辑:李欣玥 杨颖莹
责编:李怡凡
官方网站:http://www.ccmusic.edu.cn
官方微博:@中国音乐学院
宣传部邮箱:ccm_net@126.com
联系方式:010-64887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