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中国音乐学院官微”可以订阅哦
2017年3月29日,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承办的“中国乐派名家讲坛(第九期)”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歌剧厅举行。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为杰先生为国音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音乐创作——情与理的博弈”的讲座,畅谈了其音乐创作上的种种理念和心得体会,分享了他的音乐作品以及在音乐创作中的理论研究成果。讲座由作曲系主任金平教授主持。
金平教授在主持中介绍到,高为杰老师是中国名副其实的作曲名家,不仅在音乐创作中硕果累累,他在音乐理论研究、音乐学术研究以及音乐教学方面的成就非凡,影响深远。此次讲座正值高为杰教授从事音乐创作60周年,也将是作曲家对自己长达60年音乐创作心路历程的一次梳理。
今年已经79岁的高为杰教授以一种淡然、幽默的口吻开场,从两个方面围绕“音乐创作——情与理的博弈”的主题展开讲座。高先生讲述了自身从最初接触音乐,到学习音乐,到最后从事音乐创作的整个过程。他强调自己走上音乐这条道路的初衷是源于内心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接着,高先生根据多年的创作经验阐述了对音乐的理解、对音乐创作中理性与感性的把控;详尽地介绍了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及其间的技法与理念,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在创作中的种种思路、研究手段和探索成果。
“音乐是‘云’—自由无常,变幻莫则;音乐也是‘钟’—严谨精密,井然有序。”此为高为杰教授对音乐的高度领悟。“云”为感性的化身,令人捉摸不透,“钟”则为理性的代表,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如此矛盾对立的两个事物却是对音乐的最佳诠释。“就音乐的创作过程而言,有感而发总是最根本的创作动机。情感的自由表达、想象的无羁驰骋是‘云’,往往变动不居,难以控制;而周密的构思、严格的技巧是‘钟’,也就是理性的掌控。”感性寓于理性,两者交织在一起,达到“云”与“钟”的对立统一便是音乐的最终表达。
高为杰教授对音乐的创作追求情感的有效表达。“力求创作出既具有‘意料之外的独特性,又在‘情理之中’的所谓‘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所无’的既富于感染力又合情合理具有严谨逻辑的作品。”
在谈到作曲时,高为杰教授本着一颗赤诚之心,直抒心意:“既快乐,又畏惧。”之所以畏惧,是作曲家自谦自身能力不够,眼高手低。然而,他本人却觉得眼高手低是一种符合规律的好状态。“所谓取法务本,得乎其中。只有有了高的标准,手上的功夫才有可能逐步提高。所谓畏惧,就是对艺术创作的敬畏之心。”
高为杰教授介绍了他在各个时期创作的作品。首先是六十年代创作的两部早期作品——管弦乐《歌与舞》和长笛与钢琴奏鸣曲《春花之舞》,都是传统调性的音乐作品,在注重民族风格上又带有苏联乐派的技法特征。到了改革开放的80年代,作曲家接触和学习到了大量西方的现代创作技法与理念,在创作上也紧跟时代的步伐。重点介绍了两部“转型”之作——管弦乐《日之思》和钢琴曲《秋野》。两部作品都是基于十二音技法进行创作,高先生在技法上进行了大胆探究,其中《秋野》以作曲家自创的“十二音场集合技法”作成。而后,高先生又介绍了他在音乐理论上的新发现——“非八度周期”人工音阶的音高结构系统,以及民族室内乐《韶Ⅱ》、为小提琴与钢琴而作《路》和《思雨》三部作品。每部作品都注入了作曲家在不同时期的创作理念和技法,表达了作曲家不同的音乐情感。讲座的尾声,高先生介绍了他在2013年创作的声乐与室内乐小套曲《元曲小唱(三首)》。通过对自己作品的深入解析,袒露了真实而感人的60年人生创作历程,即一直力求创作出既具有“意料之外”的独特性,又在“情理之中”的所谓“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所无”的既富于感染力又合情合理具有严谨逻辑的作品。
在现场问答环节,在场的老师、同学们通过互动交流向高为杰教授音乐道路上初心不改、孜孜以求的探索和创新精神表达了敬意。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讲座学习了高为杰教授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路及技巧,将为今后的创作带来新的感悟与启发。
来源: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
作者:郭建光
摄影:程少凯
排版设计:冯春萍
官方网站:http://www.ccmusic.edu.cn
官方微博:@中国音乐学院
邮箱:ccm_n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