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中国音乐学院官微”可以订阅哦
2017年11月29日,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及教务处共同承办的“中国乐派名家讲坛(第三十期)”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歌剧厅举行。著名作曲家、指挥家何占豪先生为国音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梁祝>的创作背景与乐曲赏析》的讲座,何占豪先生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创作背景,并且在欣赏这部作品的同时,对乐曲进行了生动详尽地解析,将“音乐的本质是美,音乐的核心是情”的创作理念传递给在场的师生。
讲座由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宋飞主持。宋飞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何占豪先生的艺术经历、代表作品及艺术成就,特别提到何先生在创作上一直秉持的座右铭,即“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并且,对何占豪先生为中国音乐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表达了深深的敬意之情。
85岁高龄的何占豪先生思维敏捷,谈吐风趣,当他回忆起58年前创作《梁祝》时,依旧饱含深情,犹如昨日。何先生谈到,如今家喻户晓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能够产生,主要是由三个原因促成的。首先是人民喜欢。在20世纪50年代,为响应国家“音乐要为人民服务”的号召,195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进修班学习小提琴的何先生,在第一个学期就到农村体验生活,为农民演奏小提琴曲。但是广大的农民群众并不懂这些外国的“洋曲子”而是喜欢听越剧、沪剧,何先生动情地说:“正是由于他们的不懂,让我知道了我们需要什么音乐。”其次是领导的重视。找到创作方向的何占豪先生与当时小提琴专业班的其他几位学生组成了“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创作了《梁祝四重奏》。在文化部领导的支持以及学院领导的指导下,在《梁祝四重奏》的基础上创作出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受到前苏联歌舞团和艺术团在国内表演的影响。何先生从中得到启发,通过西洋乐器表达中国民族化的语言,并使两者有机结合,创作出能够感动听众、感动人民的音乐。
讲座中,在何占豪先生详细的解读下,师生们再次重温了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民族化交响乐。何先生谈到,《梁祝》这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而创作的作品,其中很多的主题旋律都是从传统音乐中提炼出来的——越剧的过门、哭腔以及苏州昆曲等都成为了音乐创作的素材。何先生特别指出,名闻遐迩的“爱情主题”就是受到上海著名越剧演员尹桂芳在《红楼梦》中饰演贾宝玉时那句经久不衰的唱腔“啊,妹妹呀”的影响,他将这句极具感染力的唱腔改编并融入小提琴的旋律之中。何占豪先生强调,音乐来自情感,情感影响语调,语调是抛物线,因此音乐的旋律中也要有抛物线。唯独有感情的音乐才是美的音乐,只有美的音乐才能感动人民。
何占豪先生通过讲述《梁祝》的创作背景以及过程,让国音师生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为广大人民群众而创作的初衷,以及他所秉持的“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在讲座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次讲座,不仅看到了何占豪先生为中国音乐发展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同时对今后的学习及艺术实践也大有裨益。
来源: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
文:吴京津
排版设计:格桑卓玛
官方网站:http://www.ccmusic.edu.cn
官方微博:@中国音乐学院
邮箱:ccm_n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