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中国音乐学院官微”可以订阅哦
在我看来,近些年来的电视媒体专栏节目大多是娱乐有余而文化不足。但是,当看到《经典咏流传》节目总导演田梅发来的资料时,让人眼前一亮。究竟一档节目是如何做到既有诗词歌赋的品位,又有央视文化的品质呢。
作为一名音乐艺术教育工作者,我始终认为,高等艺术教育不但承载着传播文化和探究真理的社会使命,还包含着坚守精神高地、修养精神文明的历史责任,更要有走向世界巅峰的同时不忘融入平常百姓家的文化担当。我们绝不能把我们的学子培养成仅仅掌握音乐技巧的工匠,而要将“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始终贯穿在文化之根、民族之魂、自立之基的本色中,给我们的一代又一代留下具有中华民族血脉的天然印记。
大家都说古典诗词不容易读懂、不容易理解,尤其是进入到二十一世纪,我们的话语体系步入到了飞速发展和破除创新的时代。但如观众所见,我们用心赋予了经典以全新生命之后,得到了男女老幼的一致好评!由此看来,话语体系随人类文明进化而进化,但语经始终没有变。我在这里所说的语言途径就是中华民族赋予中华儿女的文化通道。纵然表达的方式千变万化,但我们的根始终没有变化。从《明日歌》《墨梅》《苔》引发的集体刷屏,再一次证明了文化之根的感染力和传播力。只能说,过去我们在教育方法和引领手段上出现了一些偏差。当经典有了语言和音符完美结合,我们能更好地走进传统文化,不知不觉被感染、浸润,心甘情愿被教化、指引。《经典咏流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艺术教育要解决好传统和时代脱节问题,创作者孤陷小众审美、表演者沉沦世俗门派问题。向经典学习的过程需要大彻大悟,这些流传至今的经典诗词,看似阳春白雪高不可攀,但其实它们都是我们的先贤在伟大实践中的所感所悟,它们的生命力,来自于情感和精神,足以深刻影响一代又一代人。这充分说明艺术来自于生活升华于生活的真理。我们常常把真理放在嘴上而不是存在心里,其后果就是“说的比唱的好听”,反映出来的就是有高原而无高峰的艺术创作现实。《经典咏流传》堪称中国乐派!中国乐派是以中国音乐元素为依据,以中国风格为基调,以中国作曲家为载体,以中国作品为体现的音乐学派。能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高端的思想境界,轻盈而亲和地走近大众是这个当今电视节目的最大贡献,也给我们艺术教育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
梁俊改编自清代才子袁枚的一首《苔》,在经过现代音乐的演绎之后,能够如此动人心弦,一夜之间陶醉了亿万中国人的心。“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无论多么微小的生命,都有自己美好绽放的那一刻。这首作品非常清新和本真,梁俊老师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使长在贵州山区的孩子们从小就感受到平凡而卓越,这才是教育的根本,也正是艺术的根本。
《苔》是如此简单而朴实,却又那么震撼和伟大。我曾说过,教育者要具备中华文化底蕴深厚的石拱桥一样的品质:弯下的是腰,铺平的是路。梁俊老师无私奉献地弯下了腰,搭建了一座从“小天地”通往“大世界”的桥梁,孩子们通过这座桥梁,不但获取了新知,还种下了梦想,看到了未来。希望《经典咏流传》让我们对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的认识有所改变,音乐艺术绝不是肤浅的吹拉弹唱,它净化我们心灵,塑造我们平凡而卓越的人格。
习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说过,“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在我看来,《苔》所传达的“白日不到处”“也学牡丹开”,正是一种在艰苦奋斗中磨砺意志、坚定信念的平凡怒放。作为《经典咏流传》的鉴赏嘉宾,鉴赏这两个字实为不敢当,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面前,我们都太渺小了。今天的音乐传承人们,必须拥有一份对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
(作者:王黎光,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
《光明网》(2018年2月20日)
出品:党委宣传部
来源:光明网
排版:李怡凡
官方网站:http://www.ccmusic.edu.cn
官方微博:@中国音乐学院
邮箱:ccm_n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