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 共谈改革开放四十年系列专题【二】

国际关系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新时代 | 共谈改革开放四十年系列专题【二】

国际关系学院

「 编者按 」

四十年,以远见创改革,以担当迎开放;四十年,筚路蓝缕求真理,薪火相传创佳绩。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国关师生共话时代心声。

风云际会卌周年

再造东方盛世篇

国际关系学院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四十年来,各行各业面貌日新月异,到处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国关乘着改革的东风,走过了由小到大,由简到强的发展之路。

九月的国关,一个个朝气蓬勃的身影出现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此情此景,与我刚来到国关时相去无几。

同样的九月,一九八六年,我转业来到国关,在党委办公室负责宣传工作。时至今日,30余年过去了,国关已面目全新,而曾经的小伙子也已两鬓斑白。但我并不遗憾,因为我有幸能够成为国关成长历程的见证者,成为国关繁荣发展的助力者。

每每提起国关,我都会感到无比自豪——它坎坷而又光辉的校史早已深深烙在我的记忆中。四年前,我为外院新生开办国关情讲座,就是希望把学校的故事一代代地传承下去。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百废待兴,外交人才极度缺乏。于是国关的前身外语干部培训班应运而生,承载起厚重的责任和使命,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外事人才,被称为“外交官的摇篮”。忠诚为国,是我对国关的深刻印象,也是我来到国关的重要原因。

初到国关的时候,迎接我的是一栋低矮的筒子楼——三号楼,这是学生与老师共用的筒子楼:一、二层用作校部办公室,三层作为学生宿舍。当年的国关设施简单,条件艰苦:中层干部开会的大会议室,就是一个两间打通的房间;两张长条桌子拼在一起,白布一蒙,就是“会议桌”。简陋的工作条件持续了很久,直到改革开放逐渐深入,改革的春风吹进学校,国关的硬件设施才逐步得到改善。

国际关系学院

印象最深的是一九九四年,那是国关建校四十五周年校庆。当时主管教育工作的李岚清副总理莅临我校,讶异于国关根椽片瓦的环境,感动于国关默默无闻的贡献。副总理深情地说,国关几十年来在如此简朴的条件下,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现在国家强大了,也应该支持国关改善条件。

这是国关硬件设施发生大变化的起点——宽敞的体育馆、标准的400米跑道、设备精良的教学楼、高大整洁的礼堂,在后来的几年中一一“落座”。令人欣慰的是,就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的今年九月,国关又以全新的面貌迎来了18级新生。

勤政兴国谋远景

忠诚无畏我争先

国际关系学院

改革开放给国关带来的不仅是设施上的完善,更多的是国关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国关不仅增加了招生人数,强化了师资力量,学校的办学设施,办学水平也在稳步提升。在专业设置上也从单一开设外语专业,到增设国际经济、国际政治、国际新闻等多种专业,再到现在多院系多学科,有了一定规模的发展。在办学理念上,国关也更推崇学生发展的多样化,使得学生毕业后的出路更宽更广。

国关的模式转变,曾经也引起过种种争论,他们生怕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吹来新思潮和新机遇的同时,会带走原有的国关韵味。实则不然,在高校改革时期,国关仍然坚持了“小而精”的办学特色,秉承着“忠诚、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传承国关传统精神。我想,国关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国关精神。忠诚,为的是学成而不忘报效祖国;求实,为的是脚踏实地为国为民做贡献。我希望国关学子都能铭记校训的深刻含义,也相信未来国关会为祖国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自改革开放深入校园以来,国关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这是我们几代国关人有目共睹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还可以说,国家强,国关才强。

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新时代的国关人将践行不变的校训精神,不忘初心,牢记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走向明天,走向社会,走向世界。跟着习近平总书记,跟着党中央,勤政兴国谋远景,忠诚无畏我争先!

国际关系学院新闻中心

作者:郭朝阳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国际关系学院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本科院校-国际关系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国际关系学院-新时代 | 共谈改革开放四十年系列专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