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外交学院”可以订阅哦
校史沿革
1952年,周恩来总理提议创办外交学院。
1953年10月,外交部党组讨论通过了有关筹建外交学院的事宜。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中央作出“加强外交工作和国际活动,并大力培养干部,筹建外交学院”的决定。9月1日,外交部党组将“筹备建立外交学院问题讨论后的意见”上报周总理,由周总理亲自上报中央。经党中央、毛泽东主席批准,正式决定在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的基础上创建外交学院。
1955年9月10日,外交学院在北京西苑的中直机关礼堂召开成立大会。1955年9月12日,外交学院学生正式上课。周总理为外交学院亲笔题写校名。
1956年3月,位于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外展览馆路的新校舍建成,外交学院迁入新址。
1957年7月21日,周恩来总理来到外交学院,出席1957届毕业生毕业典礼并发表讲话。周总理阐释了新中国外交的定义,鼓励年轻学员献身于外交事业。
1958年1月,外交部在向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的请示中提出扩大学院培养、训练干部的范围,并“建议将外交学院改名为国际关系学院”。这一请示经中央批准后,1958年8月1日,外交学院正式改名为国际关系学院。
1960年10月22日,国际关系学院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之一。
1961年10月5日,在国务院第113次会议上,批准外交学院恢复原校名;正式任命陈毅副总理兼任外交学院院长,陈辛仁同志为副院长,直到“文革”外交学院被迫停办。陈毅副总理兼任院长期间,纠正和抵制了当时社会上一些“左”的影响,开始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关系知识课程,初步形成了学科核心教材,为外交学院后来发展奠定基础。
1977年10月26日,原外交学院35名职工联名上书刚刚恢复工作的邓小平,请示恢复外交学院。邓小平同志11月4日亲自圈阅了这封信,并作出批示。
1978年国务院第166号文件决定“恢复外交学院。1979年,为恢复外交学院,外交部批准成立外交学院党委会和筹备组,李恩求同志任党委书记和筹备组组长。1980年外交学院复校。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对优秀外交人才的需要与日俱增,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的校园规模和教学条件,远远不能适应需要。2002年5月,外交部党委批准外交学院扩大办学规模、开辟新校区的计划。同年,外交学院与昌平高教园区签订入驻协议。2005年3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外交学院新校区建设立项。
2006年,外交学院举行新校区教学工程奠基仪式。
2007年9月,外交学院新校区扩建工程开工。
2009年,外交学院举行新校区扩建工程(一期)西区封顶仪式。
2012年9月,外交学院新校区(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新校区教室宽敞明亮、设施完备现代、校园环境赏心悦目,体现了外交学院开放、包容、理性、充满人文关爱的特色办学理念
2012年9月,在新校区落成之际,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访问外交学院新校区,为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并肩铜像揭幕,要求外交学院“一定要有一流师资、一流学科、一流理念,将一流人才输送给祖国外交事业”,并为外交学院亲笔题写“中国外交官的摇篮”。
2014年1月3日,外交部、教育部签署“两部共建外交学院”协议。
2016年3月,中国外交培训学院揭牌。外交学院加挂中国外交培训学院牌子。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外交学院跻身首批全国95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
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大学是党和国家赋予外交学院的光荣使命,外交学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外交学院将积极开拓创新,努力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人才队伍的孵化器,新时期中国外交理论研究与创新的排头兵和新时期对外交流合作的生力军”,将一流人才输送给祖国外交事业。
外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