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松滋23岁北大在读学子,“火线”增援家乡“抗战”

北京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湖北松滋23岁北大在读学子,“火线”增援家乡“抗战”

北京大学

编者按

北京大学

主动请缨

她走入没有硝烟的战场

承担使命

她心系家乡人民的安危

出征的白衣天使

勇敢无畏,坚守初心

她就是

2017级北大药学院

化学生物学专业直博生黄雨佳

疫情阻击战中

她和父母一起“逆行”

走近她的故事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黄雨佳

北京大学

了解疫情,主动请缨

北京大学

寒假回家,疫情蔓延,黄雨佳对此心急如焚。她的家乡位于湖北省松滋市,也是经受疫情考验的重要地区。目前,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平均每天接待200多人,而黄雨佳的父亲正是人民医院感染科的医生,日夜奋战在第一线。

从爸爸的口中,黄雨佳了解到医院医生护士人手紧缺的情况,于是她向爸爸提出主动“请战”的愿望。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勇上战场,直面挑战

北京大学

2020年大年初一。本该是安享佳节之时,但对黄雨佳而言,这一天却是严肃而神圣的。这一天,她主动请缨,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逆行者。

黄雨佳征得父母同意后,便穿上防护服,戴好口罩,走进了人民医院感染科,和父亲黄胜并肩站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队伍中。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黄雨佳的聊天记录

北京大学

听到女儿的请战,做父亲的心里既感动、欣慰,但也心生担忧。身为医者,他心中自然明白风险;但更是身为医者,“若有战,召必上”,他也为同是学医的女儿肩头的担当精神所打动。所以在向父母再三保证做好防护后,黄雨佳同父亲一起,走进了一线的战场上。

在感染科室中,医疗物资紧缺,有的N95口罩得反复杀菌,使用三四次;医疗设备单薄,新的设备采购完得现学现用;病人的呼叫声、电话声、医护人员忙碌声此起彼伏。但从刚刚走进一线的忙乱,到日渐娴熟地应对工作中各种挑战,黄雨佳从来没想过退缩。

身着防护服、戴好口罩的黄雨佳,每天都紧张有序地归档整理住院部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及时向医院及市里上报相关信息,尽心尽力地协助其他医护人员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黄雨佳工作中

北京大学

走进一线,就意味着再出病房后需要被隔离。每一天的工作结束后,黄雨佳就和爸爸一起,住在医院为医护人员设置的隔离区休息,以免影响到其他家人。

初二早上,妈妈带着热腾腾的早餐,送给在医院奋战的丈夫和女儿。穿戴着厚厚的防护服,相聚短暂,但他们坚信,“战胜当前困难,共同迈过这道坎”。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虽然有苦有累,但是能和爸妈站在一起,父母在的地方即是家,这里就是温馨港湾。

父母都是医务工作者,再加上北大医学的知识储备,还有那么多逆行者是榜样,所以我并不怎么害怕。

北京大学

这次请战,黄雨佳没敢告诉自己的爷爷奶奶。其实她心里很想念他们,求学在外,能绕老人膝下的日子更是十分珍贵。但疫情如火,在与爷爷奶奶匆匆相聚过后,黄雨佳便瞒着他们进了一线,去散发力所能及的光和热。因为怕爷爷奶奶担心她,直到现在他们还不知道实情。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抗击病毒,奋战前线

无数像黄雨佳这样的白衣天使

都是最美的逆行者

迎难而上,守望责任

相信榜样的力量

勇担人民的希望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相关链接

北大人,在前线!

北大医疗队首进隔离病房,冲锋在前!

北大校友钟南山,有了他国人更心安!

逆行!向着疫情冲锋的北大医学人!

@疫情最前线的北大医学人,请收下这份祝福!

共同战“疫” !全球北大校友在行动

@PKUer 请收藏!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指南

北京大学关于推迟春季学期开学时间的通知

来源:松滋新闻、PKU新青年、药学院

统筹:胡庆华、廖义华、许凝、王佳明

采写:赵亚平、李曼灵、朱文春、姜佳昕

编辑:张灵凤、黄雪、东野厚娜

图片:松滋新闻、受访者

排版:文婧

责编:昭花花

北京大学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本科院校-北京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北京大学-湖北松滋23岁北大在读学子,“火线”增援家乡“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