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5日下午,“‘初手作’美五一三班金工课程作品展”开幕仪式在学院金属艺术工作室举行,展览由清华美院工艺美术系金属艺术专业15级9位本科生自己策划、布置,展出了他们进入金属艺术工作室学习一年来,在工艺美术系副教授王晓昕、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准教授前田宏智及云南鹤庆传统银铜器传承人王华藻等教师指导下,设计和制作的金工艺术课程作品精选。
展览涉及浮雕、器皿、色绘等不同艺术形式,包含锻造、锤揲、切嵌象嵌、线象嵌、色金、煮色等工艺技法,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个性鲜明,将持续至10月31日。
开幕合影
工艺美术系主任洪兴宇致辞
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常务副主任杨静致辞
指导教师之一、工艺美术系副教授王晓昕发言
指导教师之一、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准教授前田宏智发言
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敢、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洪兴宇、学院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常务副主任杨静、东京艺术大学工艺科准教授前田宏智、学院工艺美术系党支部书记王晓昕出席开幕仪式并致辞。
张敢副院长与师生合影
展览现场
开放包容的课程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金属艺术专业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理论与实践并重,传统和实践兼备”的教学理念,强调从工艺实践入手,培养学生的心手合一能力、观察生活能力、创作设计能力。
以开放包容的理念进行课程建设,工作室课程除了教授学院原有专业课程内容,还带领学生们深入到边疆民族地区,向当地的手工艺传承人王华藻师傅虚心求教,学习面临失传的金工技法;同时,邀请来自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的前田宏智教授,传授在传统的象嵌(金银错)工艺。
前田宏智教授教授雕金象嵌工艺
前田宏智教授教授煮色工艺
前田宏智教授授课合影
深入民间工艺实践
王华藻讲授作品细节
王华藻示范工艺过程
象嵌工艺制作过程
学生工艺实践
作品欣赏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也展示出对专业的热情和执着,而正是这份热情和执着,将作为他们成长的记忆,成为他们职业生涯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同时为他们的学习与成长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许悦:十天短暂而集中的学习,也让我对金属工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次的象嵌作品也是我对自己的一次探索,作品本身也算是一种自我表达的结果。
许悦作品(锻造浮雕)
许悦作品(金属昆虫)
许悦作品(象嵌)
杨帆:前路漫漫,我们只是蹒跚的走了一个开头,希望我在未来的道路上可以不忘初心,谦虚勤谨、热忱诚挚。
杨帆作品(锻造浮雕)
杨帆作品(锻造器皿)
杨帆作品(象嵌)
王婧颖:是前田老师让我体会到了一种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可能以后很难成为前田老师的学生,但老师教给我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是我一生的财富。
王婧颖作品(锻造浮雕)
王婧颖作品(金属昆虫)
王婧颖作品(象嵌)
蒋卓:能做完并做成这样的一件较完整的作品,还是由衷的的觉得高兴和充满成就感的。同时感谢前田老师上课以来的陪伴和帮助。
蒋卓作品(锻造浮雕)
蒋卓作品(锻造器皿)
蒋卓作品(象嵌)
刘家豪:每天的早起晚归的疲惫被每天新知识新操作带来的兴奋感所冲散,每一天和大家一起开心愉悦的创作着属于自己的作品。
刘家豪锻铜器皿
刘家豪作品(锻造浮雕)
刘家豪作品(象嵌)
杨颂磊:正如新华村寸大师所说,“匠心”是一个工匠最重要的品质,我们作为金属艺术专业的学生,也要有“匠心”,要将所有的心血花在自己的作品中。
杨颂磊作品(锻造器皿)
杨颂磊作品(金属昆虫)
杨颂磊作品(象嵌)
杨学谦:为期两周的课程,感受最明显的大概就是按部就班把每一个步骤做到位的重要性。
杨学谦作品(锻造浮雕)
杨学谦作品(锻造器皿)
杨学谦作品(象嵌)
张文赫:金工的创作似是探寻工具、材料和手之间的关系,并且从工具的制作到作品完成,一丝一毫不能有偏差,是对心性的磨练。
张文赫作品(锻造浮雕)
张文赫作品(锻造器皿)
张文赫作品(象嵌)
朴宣暎:我们在这“短暂的时间”,学会了从锻造到象嵌的工艺,树立了对待每一件作品谨慎的态度,体验了从一大早到深夜投入到创作的生活,感受到民间艺人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之情……
朴宣暎作品(锻造器皿)1
朴宣暎作品(锻造器皿)2
朴宣暎作品(象嵌)
(图、文:工艺美术系)
图文编辑/凤亿
视觉统筹/孙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