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0日14:00-15:00,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研究员应邀做客第三期“香樟青苗计划”,在线上为学员们做了题为“大流行经济学——如何把经济学运用到现实中”的主旨演讲。演讲由我校经济学院院长高文书研究员主持,香樟经济学圈学者、第三期香樟青苗计划入选学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全体老师参加了本次讲座。
蔡昉
香樟青苗专家介绍
蔡昉,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十四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劳动经济学、人口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贫困,以及“三农”问题的理论和政策等。著有《读懂中国经济》《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四十不惑: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经验分享》等,发表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数百篇。
蔡昉研究员认为,经济学应当关注现实,关注民生,并以“我们在经济学课堂上的高分足以使我们胜任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吗”这一问题带领学员们从四个方面开展深入的分析。
一是如何从流行病学曲线认识经济冲击和经济复苏。蔡昉研究员指出,分析每日新增感染人数的流行病学曲线有利于认识经济复苏的轨迹。此次疫情中有的国家依据“大数定律”和“百分比”统计规律,提出了“群体免疫”和“平滑曲线”等思路。然而,统计规律背后的每一个百分点都是活生生的人、生命和健康。经济学、统计学教科书中并没有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民生至上的考量。但流行病学曲线具有民生和生命的含义。如经济学家发现美国疫情冲击面前并非人人平等,穷人获取各类医疗资源的机会要少得多,存在着因经济问题“绝望而死”的事实。
二是流行病学曲线的演变及其对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中国流行病学曲线呈现倒V形转变,但全球流行病学曲线仍呈锯齿状攀升。世界银行预测2020年全球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将大幅度衰退,而中国是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虽然我国二季度经济已是正增长,但不可避免要受到世界经济衰退、全球贸易萎缩的影响,我们将见证几十年以来全球化的倒退。
三是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和民生的冲击。疫情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对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冲击。供给侧方面反映在保持社交距离对生产的极大影响。我国第一季度经历的大幅度负增长,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前所未有的。需求侧方面,作为国民经济“三套马车”的消费、出口由于内需、外需都受到压抑而出现下跌,投资也因缺少目标而下滑。通常经济周期性衰退是指需求不足致使开工不足,生产能力得不能充分利用,从而导致失业现象;也有的是因灾难性事件抑制了生产,需求也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通胀。但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则是“左右开弓”,对经济的负面影响非常之大。
四是要应对疫情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不设GDP增长目标,不实行大规模“放水”(货币政策的刺激),是非常正确的。因为GDP增长、货币政策都只是手段,保障和提高民生福祉才是各项政策的根本目的。
当前,党中央提出了国内循环为主、形成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以应对逆全球化、供应链断裂和恶意脱钩。政府也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治理失业和保障民生。最容易失业的人群是承受不起失业的人群,也是最难回到工作岗位上的人群。政府纾困救助,就要直接帮助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更快就业。
蔡昉研究员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疾病流行曲线到经济复苏曲线、从全球经济到中国经济,最后落在民生问题的逻辑,引导学员们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当前面临的挑战,更坚定地增强战胜疫情、恢复经济的信心,多次重申经济研究应当把经世济民放在首位。
高文书院长随后发表了学习蔡昉研究员讲座的体会。高院长认为,青年学者要将经济学研究与重大的现实问题相结合;要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概念将现象转化为经济学的语言;经济学不是冰冷的数据,要看到背后的民生和社会问题,核心的一点是要用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民生的视角考虑经济问题,站在国家和全球视角考虑重大的经济现实。
学员们普遍反映,这场讲座使大家增进了对当前经济问题的理解,也更深刻地领会了经济学研究的根本目标和宗旨。
来源:社科大经济学院微信公众号
排版: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