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是学问的中心,是帮助青年人涵养心智、锤炼意志、放飞理想的平台。而大学的专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博雅和理性的活动,是志趣相投的一批人的智慧激荡。在【教授讲专业】栏目,我们邀请了人民大学的名师大家、杰出学者讲述专业的历史积淀、特色亮点、发展前景等,为高中生们找寻专业兴趣、确立专业目标、理性选择专业提供权威参考。
刘太刚,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基础理论和传统中国的公共管理,发表论文百余篇,构建了以孔孟治道为核心逻辑的需求溢出理论。
立业治国平天下
——满足你对人生的所有幻想
行政管理专业:变幻的专业名
我们这个二级学科专业,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中,称作行政管理学;在法学学科门类下的政治学一级学科中,称作行政学。它有时被简称为行管专业,有时又被简称为行政学专业。不管名称如何变幻,它的核心词都是行政——“执掌国家政权,管理国家事务”(《汉语大词典》“行政”词条释义)
这个专业的英文名称叫Public Administration——这是一个神一样的英文词组:可以译作公共行政,可以译作行政管理,还可以译作公共管理。我们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无论是学院的英文名称还是系的英文名称,都使用这个神一样的英文词组——Public Administration。
顺便告诉你个秘密,在我眼中,我们中国人民大学,其实就是一所中国人民公共管理大学。她几乎所有的文科专业,都在琢磨着怎么给我们国家的公共管理建言献策。啥叫专业的核心意识,你懂的。
我们的专业名,恰如变幻的舞台灯光下王菲那变幻的妆容,总有一款能打动你的心弦。
核心竞争力:解决公共事务,治国平天下
我们这个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解决公共事务,这也是国学经典《大学》所说的“大学之道”的最高境界——“治国平天下”。
什么是公共事务?这么说吧:下至弱势群体的温饱问题,上至世界和平、环境危机,都属于公共事务。也可以这么说:当事者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而且如不解决后果又很严重的问题,就属于公共问题,即公共事务;当事者能解决、容易解决或不解决也没关系的问题,就别来烦我们这个专业啦。这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的之所在:私人搞不定又必须要搞定的事,都闪开,我们上。
为了确保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致力于培养学生们的公共精神。可以说,公共精神,就是所有从我们这个专业走出去的人的精神特质。
治国平天下,理政定乾坤,想想就有一种壮志凌云、气冲霄汉的感觉吧?上进青年,走起!
主要培养公务员?No,我们培养各路精英
对我们行政管理专业最深最low的误解,就是觉得我们这个专业只培养公务员。确实,我们专业的毕业生在党政机关尤其是中央机关极受欢迎,这是事实。但高校科研等事业单位、大型国企私企及国际非营利组织对我们的毕业生也同样青睐有加。
实际上,最近五年,我们专业的毕业生去企业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去党政机关的人数。追求利润或利益最大化的企业之所以越来越认可我们的毕业生,其原因主要有这么几个:
第一,企业也有企业内部的公共事务,同时企业的盈利和生存发展与国家层面的公共事务处理密切相关,由此企业更要处理好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中国政商关系的特殊性尽人皆知。这样,企业,尤其是中国的本土企业,越来越意识到我们专业长于处理公共事务、熟悉政府做事逻辑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第二,企业家更欣赏有公共精神的员工。企业家都不傻,一个有公共精神的人和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同时竞聘一个岗位,如果不是能力相差悬殊,企业家的选择不言自明。
第三,我们专业有坚实的经济学专业做支撑。一方面,我们这个专业所在的公共管理学院有深厚的经济学背景,同一学院的其他系所为我们系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学专业的支撑:土地管理系提供了土地经济学和房地产经济学的支撑,城市规划与管理系提供了区域经济学的支撑,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研究所提供了劳动经济学的支撑,公共政策与财政研究所提供了公共经济学的支撑,等等。另一方面,我们专业的学生的必修课和选修课里有多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的课程。这两方面,保障了我们的毕业生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储备与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工商管理学毕业生相距并不远,甚至可以说是各擅胜场。
所以,别再觉得我们专业只培养公务员了,我们其实培养各路精英。从江湖到庙堂,都有我们的人。
专业牛人:值得膜拜的大咖
牛专业还需牛人来保障。作为全国最早建立的行政管理学专业教学科研机构,我们可以说全国该专业的“母机”,为全国其他高校的公共管理类学院培养输送了大量的精英骨干师资。而且,至今我们系依旧大咖云集,在此略举一二:
2016年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中国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在政治学领域排名第一、第二位的都是我系的资深教授。在2016年12月举行的中国公益年会上,康晓光教授荣获“2016年度中国公益人物”称号。据主办方介绍,“2016年度中国公益人物”的评选主要依据个人年度公益行为的影响力、持续性、美誉度和号召力。不用说,康晓光教授也在我们系。如果想膜拜,可以网上自行搜索康教授的玉照和简历。
对于学者的学术成就和学术影响力来说,其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和在知网上的下载次数是两个非常硬的指标。我系张成福教授的两篇论文的被引次数都超过2000次、下载次数都过万(对于这两个数字的分量,可上知网自查或请教专家),我相信放眼全国的行政学专业,甚至放眼全国的公共管理学院,无人能出其右。诺,就是下面这两篇(检索日:2020年7月19日,知网)。
专业特色:国际化与本土化并重
我们今天所说的行政管理学或公共管理学专业,是从西方引入的学科分类。这一学科从知识体系到概念逻辑,基本都来自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由此,我们特别重视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的国际交流——每学年都有多名教师和学生赴国外参加学术会议、做访问学者和交流学习(与外国大学联合培养)。目前,公共管理专业在全国仅有的两位列入“千人计划”的高水平国外引进人才,全部都在我们人大公共管理学院,其中杨开峰教授就在我们行政管理学系,而且还是我们人大公共管理学院的现任院长。此外,公共管理专业在全国的唯一一位被列入“外专千人计划”的高水平外籍引进人才——戴维·H·罗森布鲁姆(David H.Rosenbloom)教授,也在我们人大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人大的行政管理学专业在保持密切的国际交流的同时,还格外重视本土化的原创理论研究和课程设置。拿我本人来说,我所提出的需求溢出理论就是一套带有治理儒学取向的公共管理学基础理论,其核心主旨——依据需求正义解决需求溢出,也就是儒家所倡导的“居仁由义”。同时,我们专业的课程设置非常重视发掘国学经典所蕴含的传统中国社会治理的经验和智慧。我为本科生开设课程《治平之道——传统中国的公共管理之道》——主要讲授道家、儒家、法家、兵家四家治道在传统中国的混治和轮治,为硕士生开设《传统中国的社会治理——以“尚书”为文献证据》——讲授《尚书》中的公共管理理念和经验,在博士生的经典文献课中讲授《孝经》《道德经》中的公共管理理论。可以说,我们是全国唯一一家从本科生到博士生都开设有国学经典课程的行政管理专业。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助于为我们的毕业生奠定中西方均衡的专业知识基础。
结语:一个没有职业天花板的专业
行政管理专业是一个没有职业天花板的专业,是一个可以穿越各种管理职业壁垒的专业。历经这个专业的淬火,退可以修身齐家立业,进可以治国平天下。这个专业的天地之高远,可以满足你对人生的所有幻想。
专业常见问题解答
行政管理专业学习什么
行政管理专业简称“行管”,是培养公共部门综合管理事务专门人才的学科。行政管理专业探索国家、社会的公共事务治理方式,关怀“善治”公共事务,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在大转型、大变革时代,我们面对许多公共问题,例如,食品药品安全吗?雾霾怎么治理?“城市病”怎么解决?社会贫困怎么克服?等等,这亟需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能够解决公共问题,具有综合管理知识、能力和人文情怀的高层次学术研究人才和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人才,通过专门人才积极推进负责和开放政府改革,提高政府的生产力,以改善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
社会上对行政管理专业有哪些误解
社会上对行政管理专业主要有两种误解:第一,认为行政管理是学习“后勤总务”的。这扭曲了行政管理的内涵。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聚焦两方面培养内容:一是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务管理,包括公共利益的界定、国家行政的法治化、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公共财政和人力资源分配、公共服务提供等;二是公共部门内部行政事务管理及其内部运行机制,包括战略规划、决策、组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与激励、执行、沟通、协调、流程再造等。第二,认为行政管理是培养政府“当官”的。这窄化了行政管理的职业通道。行政管理不仅向政府组织输送行政官员,也培养国家企事业组织高级管理人员。随着公益组织迅猛发展,公益事业风生水起,公益项目策划人、公共基金募集和运营人、公益组织领袖和管理者也是行政管理专业主要的人才培养领域。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特色是什么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是国内两个行政管理专业国家级重点学科之一。作为改革开放后大陆建立的首个行政管理学的教育、研究机构,行政管理专业依托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开展学生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事务。本专业特点是:第一,有完整的学生培养体系。行政管理学系是大陆第一个(批)获得硕士、博士点授予权的单位,形成了非常完整的培养系统,学生可以获得比较充分的本、硕、博续接培养的机会,助力学生获得优质的学术研究和实践能力培养机会;第二,依托公共管理学院多学科的知识融合和资源分享平台。公共管理学院拥有土地管理、城市管理、公共政策、公共财政、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学科点,开设选修课程,为学生拓展知识面、定位自身兴趣和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提供了优质资源;第三,回应社会问题,注重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此,注重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政府、事业单位、协会、公益组织订立协议,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邀请校友担任校外导师,分享他们的职业经历。
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哪些行业就业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综合管理工作和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以往就业生主要分布在五个领域:第一,中央和地方的政党、政府、人民团体组织;第二,事业单位组织;第三,国有企业,近年来到国有银行和民营企业的毕业生增加;第四;外企;第五,公益组织,包括基金会、社团和民非组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