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点47分,当秋日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北方大地上时,整个校园就渐渐醒来了。
9月6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迎来了2020级新生。对今年402位新录取的本科生来说,这个日子是他们大学四年的起点。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当下正是无数梦想起飞的好时节。
从“宇宙之声”开始的期待
8月10日,国科大的录取通知书冲上热搜,得到了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因为这一天,第一封本科生录取通知邮件被开封,传来了“宇宙深处的声音”。
这份硬核又浪漫的礼物,让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王义鑫惊喜又感动。“刚开始我是不知道录取通知邮件里都有什么,打开后真的很惊喜。看了介绍,我能真切感觉到国科大老师们的用心良苦。”
他当初是通过高中的学长介绍,才逐渐了解到国科大。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家人不舍他远行,想为他填报浙江的大学,但喜欢国科大的他得到了家人的尊重和支持。在9月6日这一天,他走进了国科大的校园。他说,“国科大的师资力量十分雄厚,学习氛围浓厚,我相信这是我能提升自己最好的平台。”
王义鑫
来自同一专业的熊欣,初识国科大是因为受到好朋友的强烈安利,“我的好朋友之前参加了国科大的夏令营,对这所学校的印象很好,认真考虑和了解后,我最终第一志愿选择填报了这里。”第一次来到玉泉路校区的熊欣,觉得学校带给她的印象是“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
“当初报考这所学校就是被它的科研氛围所吸引,安静的气氛和葱葱郁郁的校园环境很适合耐心学习,我觉得我是幸运且幸福的。”遗憾的是最后好朋友被另一所高校录取,被安利的自己来到了国科大。有意思的相识算是一种奇特的缘分,就让彼此努力,顶峰相见。
熊欣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陈奕宁,独自从福建坐飞机到北京,他拖着行李箱,有条不紊地踩着时间点完成了报到。他此前对国科大并不了解,直到福建省招生组的老师介绍,他才产生要来国科大的想法:“招生老师很坦诚,我知道我能得到什么,这让我对学校产生了想要来的愿望。”因此,当他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尽管家中没有相关设备,无法第一时间直接听取,但他依旧很惊喜。
陈奕宁
欢迎新同学
一进学校,第一眼就能感受到校园迎新的热情,随处可见的是“欢迎新同学”的条幅和道旗。在门口测完体温、查验各类防疫信息后,新生们从大门开始,在志愿者的引领之下一路走到报到大厅,有条不紊地在各报到台完成报到流程。
门口的迎新横幅
教学楼的迎新灯牌
报到点整齐有序,不同的报到点各司其职。检查录取通知书和身份证件的、查验核酸检测报告的、打印领取报到信息单、办理户籍迁移的、办理公寓入住的,每一个办理小桌台都有3至4名志愿者,保证了工作效率,避免了报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排长队和人员大量聚集情况。之后,只需要登记领取行李,回公寓领取防疫爱心包,今日份的报到行程就结束了。
第一次的远行
受到疫情影响,今年的家长不能进校门,但拳拳爱子之心,让家长们一大早就陆陆续续地守在了校门口。这是他们初成人的孩子的第一次远行,他们或站在离门口最近的地方,时不时与孩子说说临别的叮嘱,或坐在学校早早放好的帐篷休息点下。正午的日光也无法打消家长们的热情,他们的脸上满溢着自豪和喜悦。
早上送孩子入学的家长
顶着烈日,中午时分,来自湖北襄阳的冯女士与丈夫一起,把孩子的行李一一放到学校安排的三轮车里。早在8月下旬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她就开始积极关注国科大的各类信息,成为了“国晓薇”的忠实粉丝,不时还会给公众号留言。
她说:“孩子喜欢这种科教融合的模式,我们(孩子)第一志愿报的就是国科大,别的地方都没报。其他学校也有联系,但他还是想上这个学校。”
看到了期盼了好几天的校园,尽管没能进校,但她依旧心满意足,带着爽朗的笑声说:“我太高兴啦。”
送孩子入学的冯女士一家
家住附近的廖先生对国科大并不陌生,早在孩子考上国科大之前,他就时不时地来过国科大周边。今年,他以家长的身份送孩子进校门,回想孩子从中学一路读到大学,感叹:“现在(国科大)分数越来越高,不容易考啊。”
物理专业的孙同学在志愿者的指引之下,很快办完了入学流程,他来到校门口,与全家人一起拍了张纪念照。为了送他开学,一家五口从河南濮阳出发,一路舟车,完成了这张充满纪念意义的“全家福”。
送孩子入学的孙先生一家
有疫情,也有温情
早在7月,因为疫情影响,在尚不知道能否开学、什么时候开学的情况下,本科部就组织了本科生青年班主任召开线上集体大会,讨论开学事宜,到了8月15日,北京允许各高校迎接返校学生的通知下达,学校各部门便迅速开始了迎新筹备。
“不同于往年的迎新,由于高考推迟了一个月,今年开学时间紧、任务重。”本科部副部长兼党总支副书记孙燕新老师介绍到,为了符合北京市要求,保证返校学生和新生的安全和健康,从两周以前,学校各个部门就在加速运转。同时,本科部通过线上APP、微信群、校园网络系统等方式,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接受到学校信息,并了解学生每日的体温状况。“昨天凌晨的时候,我们还在检查网络和数据问题。”
迎新负责人孙燕新老师(右2)
由于疫情防控要求,这届新生报到时家长们原则上不进校,许多包裹提前邮寄到了学校。从8月24日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行李陆陆续续地来到了国科大。为了安置这些大袋行李,保证学生到校时能够登记完后最快时间找到自己的行李,学校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把每天寄送到的行李根据日期统一放置。在报到台的另一边,温暖的橙色灯光照耀下,她们一又一趟搬运。“(这几天)可累了,不说了,我这就去搬东西去!”一位匆匆路过的阿姨说。
而这个特殊的开学季里,走进校园的“萌新”们虽然没有了家长陪伴在侧,但有学长学姐们热情的志愿服务。早在8月,玉泉路校区陆陆续续就有九十多名学生报名志愿者,到了迎新当天,他们就忙了起来。
志愿者们清晨出发,从7点开始,有的去北京西站、北京站接新同学,有的在学校报道固定线路上担任“引导服务组”,有的就在报到点检查资料……志愿者们都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我们最早一批志愿者是从早上7点到岗。”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大二学生范颖玭是此次迎新活动的学生志愿者。“我是上午班的,从7点站到中午12点,主要做新生的引导服务工作,例如在报到大厅里引导新生报到登记,帮忙抬行李。”
作为“过来人”,志愿者们都在尽量让新生感受到校园氛围,“没有家长的陪伴,我们自己独立来到校园,去开始新生活。我们现在是给他们一种相应的归属感。”一天忙下来,范颖玭遇到过不少“茫然无措”的学弟学妹,除了口头上的指点,在迎新点她也将学校准备的带有UCAS logo的纪念T恤、帆布包和新生报道资料等迎新小礼物,分发给大一新生,希望他们在校园里尽快熟悉起来。
校门口接待组本科生迎新志愿者
四处查漏补缺的本科生迎新志愿者
有班主任、学长学姐、校区内各工作人员的悉心指点,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充满了温暖的人情味的校园生活就此开展。
宿舍和食堂早早准备就绪,等待着新生。“学校比我想象的要大一点,住宿条件我很满意!”王义鑫说。初入象牙塔,一切都是如此新鲜,特殊的一年,不变的是怀着炽热好学之心的莘莘学子。
遇见未来不可思议的自己
学校的道旗上写着:“遇见国科大,遇见未来不可思议的自己”,对新入学的本科生来说,这是他们与国科大的初遇,也是自己未来四年征程的起点。他们年轻而意气风发,对自己的未来虽无法明晰地了解,但也充满了想象和期待。
“四年之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的呢?”
陈奕宁坦诚地说:“来国科大的学生应该很多都想读研,我也是。”被问到,想成为什么样的时候时,他想了想,说:“那就成为一个更好的、更自律的人吧。”
“我喜欢这个专业,其实没什么接触,但就是挺喜欢计算机。”熊欣带着对新专业的兴趣,期待着未来:“四年后的今天,我应该已经读研了吧,我觉得那时候,我还是会坚持这个方向。”
谈到未来,王义鑫希望自己能够经过四年学习,跟着名家大师不断学习后,成为国科大的研究生。“大学是崭新生活的开始,希望自己充实过好每一天,我希望能有机会多跟着老师磨砺自己,能成为比现在更认真沉稳的人,读国科大的研究生!当然也要一直乐观积极,和同学们一起往前走。”王义鑫说着,腼腆地笑了。
相关阅读:
遇见国科大!遇见最美好的风景@2020级本科生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ucas.网址未加载
观微之光,可明远方
文字/ 陈艳欣 豆扬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成员)
图片/ 杨一泓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成员) 纪灿雄
美编/ 纪灿雄
责编/ 陆紫琪
你 好,新 同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