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我就成了您!

清华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长大后,我就成了您!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在清华园

有这样一些人

年轻时

他们曾是清华园的学子

现如今

他们已成为清华园的教师

老师

长大后,我就成了您

在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

我们邀请了部分清华教师分享

从求学时代到走上讲台

师生故事发生了怎样的转换

这些故事和人生

或新异,或平淡

但都描摹出清华园里

最真实的陪伴

透过这一场场陪伴

也许我们能更深刻地体悟到

何为“传承”的内涵

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王宏伟老师这样描述本科学习的岁月,“学生和老师的关系都很好,大家交流很多,共同学习进步。”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那个冬天仍然历历在目:

清华园,生物旧馆四楼,同学们正在上郑昌学老师的《生物化学》课程——也是他们的第一门专业课。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郑老师也讲得激情洋溢,神采飞扬。

尽管已是初冬,正对郑老师的窗户依旧开着,而且一旦讲至兴起,郑老师甚至激动地脱掉外套和羊毛坎肩,只穿一件薄衬衫。老师讲得太投入,满头冒汗,完全不觉寒冷;同学们听得也太认真,下课前居然没人注意到老师热成这样。

郑老师自创了一套教学方法,为了帮助大家学习,还编制了顺口溜。他经常穿插讲解科学背后的历史故事,鼓励大家多读领域内的名著。整个课堂富有魅力,他开设的《现代生物学导论》让很多非生物专业的同学也了解到生命科学的奇妙。

清华大学

王宏伟(右三)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清华九年,是王宏伟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九年“,清华“严谨 勤奋 求实 创新”的学风,让他终生难忘。

清华大学

王宏伟(前排右一)指导学生

十年海外深造之后,王宏伟返回母校任教。对于学生的培养,他认为导师隋森芳老师对自己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希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调研、独立做实验的能力。他希望学生能体验研究的全过程,体验克服一个个困难的坚毅与喜悦。“只有完整地体验科研过程,才能理解它,爱上它。”

多年以后,王宏伟的学生会仍然记得,在博士生涯中,自己曾有幸体验过独立而完整的科研旅程,收获良多。

清华大学

珍藏至今的一封信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丽方老师的抽屉里,至今珍藏着一封导师汪国瑜先生写给她父母的信。

汪国瑜,曾被梁思成先生称为清华建筑系的“四大金刚”之一。汪先生曾参与国徽设计,学术造诣和声望都很高,但他对学生却“完全没有架子”。

那年,在清华读书的王丽方外出调研,由于地点偏僻,很长时间没给家里写信。父母一着急,就给汪先生写信询问女儿的去向。汪先生随即用毛笔写了一封长长的回信,详细地说明“他怎么安排,各路都关照了,他以前的学生来接应,路线是怎么样,同路的人如何”,以此安慰王丽方的父母。

王丽方觉得,汪先生“像老父亲一样”关心学生,给予异地求学的她“家庭的温暖”。

“在清华读书你能感受到,老师们的水平很高,教书也很好,对学生非常亲切,这一点给我印象很深刻。”

谈及对自己影响深远的老师,王丽方还提到了建筑学院原党委书记左川老师。王丽方与左老师结识于学生时代,左川当时主管学生工作。

“左老师对学生关怀备至,即使工作事务很多,各种繁杂的事情却是从不推诿,而且处理得很好。”有幸能有这样一位老师,王丽方表示:“非常受教育和感动。”

这些良师,也为王丽方后来任教指引了一张清晰的“坐标图”。对待自己的学生,王丽方不仅要求自己能够进行学术层面的指导,还希望能像当年汪先生和左老师一样,与同学保持亲密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他们全面发展和成长。

清华大学

王丽方(二排右一)和学生们在一起

“我也只能慢慢学,慢慢提高,努力向我的老师们靠近。”王丽方不知道的是,在别人眼中,她已变成了新的榜样。

清华大学

平淡岁月里的深情

说起当年在清华读书求学的经历,清华大学医学院曾文文老师表示:“日子其实挺平淡的。”

可正是她描述的平平淡淡,收获的却是影响至远的学业态度和至深的师生情、同学情。

清华大学

在清华读书时留影(前排右一为曾文文)

那时的生物专业还是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全系100多个学生,常常围坐成圈畅谈学业和生活。尽管规模小,凝聚的却都是兢兢业业、传道授业的老师。

其中很重要的,还有伴随大学四年全班同学成长的班主任饶子和老师。

那时饶子和刚回国任教两年,教学科研任务都很重,却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关注同学们的学业和生活,并且与学校一起克服了种种困难,促成了全班与国内外部分高校的科研交流,至今还有同学保持着与当时实习老师和学姐学长的联系和友谊。

多年以后,生物专业早已不再是那个微型的生物系,而是规模扩充数倍、包含多个学院、教研水平冲击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朝气蓬勃。

清华大学

曾文文(前排右一)和学生们

曾文文也在求学多年后回到母校任教,从学生转变为以培育学生为己任的师者。纷繁的事务常让她应接不暇,但每每遇到困难,她总会忆起当年在三教、四教、生物馆的教室里谆谆教诲的老师们,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前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清华大学

种子正在发出新芽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梁君建老师曾是一个“选课狂人”,如今也鼓励自己的学生这么做。

“清华里有很多名师,你一定要去听不同领域的课,虽然看起来和你的专业关系不大,但是能给你带来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人文社科的素养。”

当年就读于清华的他“广撒网”,选修了全校很多专业的课程,从中了解各行各业,近距离地接触不同学科的名师。前辈们对学术、对知识、对学生的态度,他至今记忆犹新。

清华大学

梁君健(右)和导师尹鸿(中)

说到自己的导师尹鸿老师,梁君健表示对自己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尹老师带给他最长久的一个启示,是教会了他如何寻找真问题、开展真研究。作为一名新闻传播领域的学者,不仅要有理论和方法训练,还要学会和当代社会对话、和产业互动,同时与一线创作者交流,感受和思考真实世界中的在创作和产业前沿,从而摆脱闭门造车,找准研究方向。

从学生转变为老师之后,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如何面对不同个性的年轻人,梁君健表示,雷建军老师给自己树立了自己很好的榜样。“雷老师是一个特别与人为善的人,他时常让我想起孔子提到的有教无类。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各种各样的事情,他都很包容,一直很努力地去帮助大家,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愿望和想法。”

清华大学

梁君健(右二)和学生们在一起

今天,梁君健也成为了导师,他将雷建军老师的豁达包容传递下去,也将尹鸿老师的学术思路和自己的学习思路教给了自己的学生。种子正在发出新芽。

清华大学

我的清华情结

“我很依恋清华,本科的时候参加了国旗仪仗队,对清华的认同感特别强烈,可以说有一种清华情结。”转眼间,从入学至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刘欢老师已经在清华度过了20年。

回忆本科期间,刘欢提到最多的,是老师们的儒雅谦逊。从慈祥幽默的大学物理老师邓新元,到儒雅随和的流体力学老师茅泽育;从温文尔雅的环境生物学老师胡洪营,到博士生导师贺克斌院士,他们可爱的面庞依旧清晰。

清华大学

刘欢(左)和博士生导师贺克斌

至于印象最深的课,刘欢把《钢筋混凝土》课程形容成一门“神课”。她笑称,“尽管很认真地预习,但每节课依然很难全听懂老师讲的内容。”老师从容淡定,却也内心热忱、诲人不倦,课堂挑战与育人紧密结合,收获良多。

春风化雨,不只是老师们传授的知识,更是老师们治学为人的品格。老师们的敦厚气质、和睦的师生关系,也被留校任教后的刘欢带到自己的课堂上。她认真备课,注重表达,感情充沛又不失“儒雅”。

清华大学

刘欢(前排左三)和同学们交流

在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背后,还有“自我中心”意识的消失:“原来当学生的时候,挺想‘发光发热’,但那时是要表现自己”,但在担任导师或班主任时,“发光发热”则是帮助“学生而非只是我自己变得更出色”。相应地,行动上也变成师生的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一份良好的导学关系就此悄然传承。

小时候曾盼望着下课铃声

长大后却总希望重回课堂

今天,我也站上了讲台

成为了当年的你

老师

一个平凡的称谓

一生不平凡的使命

传承二字

一定记在心里、刻在心上

感恩生命里遇到的所有师长!

清华大学

求学数载

你的行囊里

又有怎样的“传承”与星光?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

#你和老师最美好的回忆#

(奖品发布仅限“清华大学”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温润白瓷、设计精巧、质感细腻,截至9月15日14点评论区点赞前6名将获得“行胜于言自在杯”1个【由清华大学唯一官方授权文创品牌——清华印象(公众号:水木有礼)提供】

祝最最亲爱的老师们

节日快乐!

往期回顾

实至名归!

清华大学学生返校和新生报到指南来了!

清华大学自强计划录取人数创新高!

你们不在,我替你们好好逛清华,喵~

点击查看

策划 | 郝嘉成 杨天舒 龚昕冉

采访 | 郝嘉成 杨天舒 龚昕冉

文 | 胡琨 郝嘉成

视觉设计|张雨佳吴宇涛 张欣悦

排版 | 郝嘉成

编辑 | 赵姝婧

清华大学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本科院校-清华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清华大学-长大后,我就成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