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至11月1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国金融学年会理事会联合主办、首经贸金融学院承办的第十七届中国金融学年会在首经贸召开。校党委书记韩宪洲出席活动并致辞。副校长王永贵主持年会开幕式。
王永贵主持年会开幕式
31日上午,第十七届中国金融学年会在首经贸琢玉讲堂隆重开幕。校党委书记韩宪洲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情况。
韩宪洲致辞
金融学院院长尹志超在致辞中介绍了学院发展情况、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情况。第十七届中国金融学年会理事会主席,浙江大学金雪军教授介绍了中国金融学年会的发展历程,并从凝聚力、创造力、影响力三个角度阐述了中国金融学年会的发展定位。中国金融学会年会秘书长、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郑振龙基于疫情引发对资产定价、市场情绪产生的极端冲击,提出了对金融创新、金融安全的思考和看法,为学者们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
尹志超、金雪军、郑振龙致辞
王永贵宣读了本届年会优秀论文名单,首经贸党委书记韩宪洲,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广西大学副校长范祚军,中国金融学会年会秘书长、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郑振龙共同上台为获奖代表颁奖。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颁奖合影
主论坛阶段,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教授拉尔斯·彼得·汉森(Lars Peter Hansen)作了题为“投资者信念的稳健识别”的主旨演讲。汉森教授认为心理情况对投资者信念的扭曲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投资的回报。他使用非线性期望函数来计算信念的扭曲状况,进而在前瞻性资产价格中嵌入扭曲状况,并用实例说明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拉尔斯·彼得·汉森作主旨演讲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作了题为“加强中国特色金融学理论研究、助力构建经济新发展格局”的主旨演讲。尚福林结合工作实践和当前的经济形势,认为金融业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完成了从单一弱小到世界金融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但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任务更加繁重,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挑战也更为突出。而长期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面临的各类开放风险也在增多,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尚福林认为,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金融业应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初衷、坚持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多元化的金融市场建设、严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断扩大金融开放促进创新发展的发展路径。
尚福林作主旨演讲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IMF前副总裁朱民以“走向高收入阶段的中国金融发展”为题,从金融服务经济结构转型、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和经济大规模数字化转型、金融服务老龄化的居民养老需求、金融服务日渐增长的居民财富的长期安全和增值需求以及金融科技等方面指出了未来的金融发展方向。
朱民作主旨演讲
三位学者精彩的主旨演讲之后,一等奖论文获得者张琳作了题为“产业升级、地方政府竞争与最优金融分权”的论文报告。作者梳理了金融分权的总体演变、地区差异,找到了产业升级对金融分权影响的关键证据。
张琳作论文报告
线上分会场共70场,围绕公司金融、金融工程、风险管理、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家庭金融、行为金融、数理金融、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国际金融、资产定价、金融改革与开放等议题进行报告、评阅、交流。
各线上分会场
同时,金融学年会举办“英文期刊编辑论坛”和“中文期刊编辑论坛”,来自《经济研究》、《管理世界》、Emerging Markets Review、Economic Modelling等18家知名期刊代表共议期刊选题、学术研究方法、论文撰写技巧。
英文期刊编辑论坛
中文期刊编辑论坛
在严格遵守防疫规定的前提下,本届金融学年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下主论坛邀请到中国金融学年会理事、各主要财经高校经济金融学院院长、资深教授、知名期刊主编共130余人莅临学校参加主论坛。线上会议会共收到全球各地论文投稿641篇,经过50位专家评阅,最终选定287篇与会交流。线上会议设有平行分会场70场,近400位经济金融学者参与线上论文汇报、点评,在线观看视频直播总人数达到61075人。
在10月30日,中国金融学年会还召开了题为“全球大变局下的中国金融改革与开放”的理事论坛,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50余家单位的60余位理事参会,16位理事围绕互联网金融、疫情金融、金融开放、金融创新、贸易摩擦等进行主旨演讲。同日晚上,年会理事会召开闭门会议,听取申请加入理事单位的7所学校汇报后,进行无记名投票,最终四川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三所高校均以超过半数的有效票数,成功加入理事会。最后,投票选举通过第十八届中国金融学年会由厦门大学承办。
理事论坛
中国金融学年会成立于2003年12月。21世纪初,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不断深入,面临着加入WTO的新考验。如何更好地实现我国金融体系与世界国际金融体系的接轨,是对中国金融研究的新挑战。尽管当时国内已有一些金融方面的协会,也有众多金融方面的期刊,他们均为我国金融研究的发展作岀了巨大贡献,但仍缺少全国统一的、以大学为主的金融研究学术性年会,也缺乏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期刊。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进一步增强国内金融研究的学术气氛,为我国金融教学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个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提高中国金融研究的国际地位,2003年12月21日,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6所高校发起,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大、上海财大、西安交大、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东北财大、天津大学、天津财大、香港科技大学等19所高校和中国证监会的专家学者共聚北京,成立了中国金融学年会理事会,讨论决定联合我国金融研究杰岀大学和组织,组织中国金融学年会,并创办年会学术刊物《金融学季刊》(Quarterly Journal of Finance)。自2004年起,中国金融学年会每年举行一次,时间在每年10月的最后一个周末,由中国主要大学轮流承办,目前已成为中国最重要、学术水平最高的金融学会议之一。
撰稿|金融学院
摄影|新闻中心曹海鹏
责编|新闻中心王志松
审校|新闻中心殷晶晶
点
阅读原文观看中国金融学年会视频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