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丨“汉唐陵墓视觉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中央美术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学术丨“汉唐陵墓视觉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2020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主办、贺西林教授承担的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自主课题团队承办的“汉唐陵墓视觉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中央美术学院北区礼堂和线上腾讯会议同时举行,来自高校、研究机构、博物馆的学者在线上线下进行了研讨。研讨会围绕“陵墓空间的视觉建构”“陵墓图像的思想意涵”“陵墓物质文化及交流互动”“陵墓视觉文化的传统与变革”四个议题分为四场报告,共有30位学者发言,8位学者进行评议。

中央美术学院

人文学院院长李军教授致开幕辞

中央美术学院

人文学院原院长尹吉男教授线上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

人文学院贺西林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

会议开幕式由贺西林教授主持,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李军教授和人文学院原院长尹吉男教授分别为大会致辞,对本次研讨会的学术意义予以肯定,并且回顾了百年来汉唐美术史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指出当下汉唐墓葬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研究正在新的时代语境中蓬勃发展,在前辈学者奠定的坚实基础上必将开启新篇章。

中央美术学院

人文学院副院长黄小峰副教授主持第一场报告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韦正教授线上评议

研讨会第一场报告以“陵墓空间的视觉建构”为议题,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黄小峰副教授主持,评议环节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韦正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贺西林教授主持点评。本场报告共有8位代表宣讲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聚焦于陵墓空间的视觉建构,分别从宏观或微观的视角切入,探讨了自汉至唐陵墓空间的营建、表现、渊源、流变等问题。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杨爱国研究馆员关于萧县破阁墓地61号东汉画像石墓的个案研究,对墓葬中所体现的丧葬礼俗以及画像石的题材、配置与意义进行了探讨。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刘婕副编审从宏观视角对汉代画像石墓与壁画墓在空间、视角、墓葬功能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郑岩教授通过对孝堂山石祠不同时期观者题记的解读,重新探讨了有关祠堂意义的认知与转化问题。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庄家会教授对霍去病墓的封土形制、雕刻的空间布局与功能等方面提了出新的思考与推测。鲁迅美术学院研究生院李林教授从壁画墓建构、结构、安葬方式的特殊性和营建渊源入手,对辽阳汉魏石室壁画墓的地域特性和墓葬美术面貌进行解读。关于唐代墓葬美术的研究,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赵伟教授通过对山西太原赫连山唐墓壁画“树下老人”图的深入剖析,探究了其中所体现的道教倾向与宗教信仰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李梅田教授对唐墓屏风画的形式渊源进行了考察,认为其是对北齐屏风壁画及本地影作木构与殿堂式石椁传统的继承与融合,继而对屏风壁画布局及空间意涵提出新的思考。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助理研究员胡译文就唐韩休墓壁画中山水、乐舞图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与西方净土信仰在图式上有紧密联系,并结合墓志探讨了墓室壁画所体现的视觉意象与墓主的对应关系问题。

中央美术学院

学报编辑部主任张鹏研究员主持第二场报告

中央美术学院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隋唐考古研究室刘呆运研究员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院长李星明教授线上评议

第二场报告的议题是“陵墓图像的思想意涵”,由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张鹏研究员主持,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院长李星明教授和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杨爱国研究馆员评议。7位代表围绕陵墓及其相关图像进行了细致解读,其中以石质葬具和画像内涵为论题的有贺西林、邹清泉、王江鹏、赵晶几位学者。贺西林教授以“胡风与汉尚”为题,讨论了四件北周入华中亚人画像石葬具的视觉传统、匠作体系以及不同画像面貌生成的原因。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邹清泉教授从河南新野戏车画像砖上的骑马转身射箭图像切入,探讨了该图像的样式来源及形成发展问题。西北大学艺术学院王江鹏副教授对汉晋列女图像和文本之间的多种对应情况进行了分类,指出了图像与文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央美术学院赵晶博士聚焦北魏平城地区的仿木构石葬具,讨论了石葬具的形制结构、图像与装饰及石葬具的功能意涵。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沈睿文教授就河北磁县湾漳大墓壁画中的三十六格动物图像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其或与“太一出行”相关联。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隋唐考古研究室刘呆运研究员对陕西泾阳石刘村M318唐墓壁画做了介绍,并就其中的“胡人野外宴饮图”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曹可婧的发言关注于晚唐墓葬中的金盆禽鸟图像,探讨了其与佛教图像以及西域和拜占庭相关图像之间的关联性。

中央美术学院

人文学院美术史系主任吴雪杉教授主持第三场报告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李梅田教授线上评议

第三场报告议题为“陵墓物质文化及交流互动”,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主任吴雪杉教授主持,评议人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李梅田教授和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李军教授。本场7位发言人的主题涉及陵墓的物质文化,侧重于某类器物或个案及其文化意义的讨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苏荣誉研究员讨论了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配偶窦绾墓出土青铜器的性质、来源和制作工艺等问题,并判定其中多数为实用器。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潘桑柔和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研究所左骏副研究馆员的研究对象都是金饰品,且都涉及跨文化问题。潘桑柔从卡格利冠饰的细节出发,探讨了纹样主题以及制作者、使用者等问题,认为其反映出当时中原与西域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左骏对战国到汉代高等级墓葬中所见金饰片组合纹样进行解构,讨论了图案母题元素的关联性,以及造型转变带来的道德意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莫阳以邓县学庄墓为例,通过拆解画像砖墓的营建过程,尝试复原此类墓的修砌逻辑,并重新思考墓葬语境中图像、媒介与空间三者的关系问题。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纪东歌副研究馆员通过梳理隋唐时期的重要釦器遗存,讨论了釦器工艺、用途、等级以及与墓葬的关系等多个层面的问题。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安伦对李倕墓骨质装饰梳篦的材料、工艺、彩绘、器物整体组合情况进行考证,并讨论了其与逝者李倕的关系。故宫博物院研究室馆员谭浩源通过对故宫博物院藏宋拓《武梁祠画像册》上题跋信息的梳理,探讨了清初至民国时期金石学者有关武梁祠及图像的认知与转向问题,进而对清代学者认知体系中的武梁祠概念与范畴提出新的思考。

中央美术学院

人文学院文化遗产学系主任陈捷副教授主持第四场报告

中央美术学院

人文学院耿朔老师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徐涛副教授发言

第四场报告的议题为“陵墓视觉文化的传统与变革”,主持人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化遗产学系主任陈捷副教授,评议人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苏荣誉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郑岩教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煜教授从长江中游汉晋墓葬中摇钱树和长江下游墓葬出土魂瓶的形制出发,对其体现的汉晋时期丧葬观念中的神仙思想和宇宙观进行了阐释。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讲师王音讨论了北魏洛阳时代各类石葬具的渊源、流变以及文化内涵等问题。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耿朔分析了南朝宋孝武帝时期建康地区帝陵出现的新变化,并追溯了变化背后隐含的宋孝武帝礼仪改革及所反映的南朝“建康中心”的政治构想。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吴雪杉教授分析了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手”图像在中国的发展史,认为手势表现及其变化与佛教图像传入和传播有关,并影响了后来的视觉意象。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唐宇探讨了昭陵六骏石刻和图像纪功碑传统之间的关系,并追溯了图像纪功碑在欧亚草原的流行、迁播及文化交流问题。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王磊基于山东临沂费县刘家疃汉画像石墓,以墓主画像为中心,探索和反思了画像石墓的礼仪功能和视觉意义。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徐涛副教授认为河北平山县王母村发现的唐代崔氏墓中山水壁画具有中晚唐时期江南地区水墨山水画的特征,认为其可能是两宋“米氏云山”画法的早期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张鹏研究员以新发掘的辽代庆陵陪葬墓的形制和陪葬品为出发点,从陵墓形制、壁画内容与风格、碑刻哀册等方面探讨了辽代庆陵三座帝陵主人身份归属问题。

中央美术学院

“汉唐陵墓视觉文化学术研讨会”线上会议进行时

中央美术学院

会议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赵俊杰副教授创新授课形式,在研究生课《魏晋隋唐考古》上组织学生听会学习

四场报告的全部代表发言均得到各场评议学者的精彩点评和总结,针对具体问题给予建议。其中许多评议即提出了新观点、新材料和新方法,具备极高学术价值。会议期间,线上、线下交流气氛热烈,数百名与会听众积极参与,问答环节形成互动,会议秩序井然。

中央美术学院

人文学院郑岩教授致闭幕辞

闭幕式由郑岩教授代表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致辞,郑岩教授高度肯定了与会代表们的研究成果以及本次会议的学术意义,同时肯定了贺西林教授对此次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起到的重要作用。最后,贺西林教授就大会进行了全面学术总结,并对全体与会代表和所有参与者表示衷心感谢。至此“汉唐陵墓视觉文化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

中央美术学院

会务人员与参会老师合影

纪东歌 谭浩源/文

齐添资 杨嘉怡 梅仁华/图

主编丨吴琼

编辑丨何逸凡

中央美术学院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本科院校-中央美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中央美术学院-学术丨“汉唐陵墓视觉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