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草长莺飞
科研再添活力
3月,UCASer又双叒叕
突破多项科研关卡
全国首篇经济学长文登Science!
首次在实验上发现
含奇异夸克的隐粲四夸克态信号!
……
超多精彩
20+项科研进进进进进展来了
向上滑动查看目录
1.全国首篇经济学长文登Science
2.首次在实验上发现含奇异夸克的隐粲四夸克态信号
3.发现低蛋白食物对小鼠摄食和体重的调控
4.Nature在线发表鸟类迁徙研究论文
5.首次利用GeV重离子曝光制备亚5nm纳米线
6.在POM发表经管类论文
7.在QCD演化方程和胶子凝聚新物质形态研究中获进展
8.揭示多巴胺受体与多巴胺结合特性及潜在变构调节机制
9.开发智能自组装小分子探针用于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
10.分子筛限域传质机制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11.首次联合发现潮汐变化对美国海岸洪灾发生频率的影响
12.城市三维紧凑形态对城市热环境的驱动机制方面获进展
13.揭示吸热电荷分离态介导的三线态能量转移新机制
14.在Stem Cells撰写"定向神经元分化用于脊髓损伤修复"综述文章
15.发现叶片基-顶轴生长的激素调控机制
16.揭示“甲状腺—肠道菌群”轴对恒温动物产热和体温的调节作用
17.研制高面载量低弯曲度指状孔钠离子电池电极
18.在构筑钙钛矿光增益结构提升器件性能研究方面获进展
19.在新型热声发电技术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20.在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1.揭示二维层状钙钛矿中俄歇辅助的层间电子转移新机制
22.研制出高电压钾离子微型超级电容器及其压力传感微系统
23.建立植物高效引导编辑设计策略
24.抗日本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研究获新进展
(点击下方相应标题可阅读原文)
全国首篇经济学长文登Science
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段宏波副教授(第一作者)、汪寿阳教授(通讯作者)等合作的研究论文Assessing China’s efforts to pursue the 1.5°C warming limit近日被Science的经济学版以长文形式(Research Article)接收发表。Science是国际公认的顶级期刊,其经济学版只刊发极少的研究长文。
该论文通过集成国内外著名的综合评估模型,建立起多模型比较框架,并首次研究了巴黎协定温控目标下中国的长期低碳转型路径问题。文章在国家总体和关键部门两个尺度上,给出了未来碳和非碳可能的近零排放路径,分析了不同排放因素的潜在减排贡献,描绘了零碳或低碳情境下能源系统的结构演化,进行了经济完全脱碳的成本预估,并讨论了1.5°C温控目标与碳中和目标的潜在一致性。通过多模型比较,文章得到了诸多跨模型一致的重要发现,也识别出了产生结果不确定性主要来源。这对提高我国减排战略及政策制定的可靠性,同时推动综合评估建模理论的发展都有显著意义。
首次在实验上发现含奇异夸克的隐粲四夸克态信号
3月11日,Physical Review Letters正式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粒子物理实验团队联合兰州大学团队主导的在北京谱仪III实验上发现的首个含奇异夸克的隐粲四夸克态物理结果。该论文被选为当期“Editors’ Suggestion”和“Feature in Physics”,在美国物理学会网站以New Tetraquark Spotted in Electron-Positron Collisions为标题进行了报道。
在该研究中,团队通过分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北京谱仪III实验2020年疫情期间采集的对撞数据,在含有奇异夸克的粲介子衰变末态中发现了四夸克粒子Zcs±(3985)的信号,质量为39.8亿电子伏特,相当于质子质量的4倍还多,带有1个单位电荷,且衰变到1个中性粲介子(夸克成份为1个粲夸克和1个反上夸克份)和1个带电的含奇异夸克(s)的粲介子(夸克成份为1个反粲夸克和1个奇异夸克),所以它必然包含至少四个夸克的成份(1对正反粲夸克、1个奇异夸克和1个反上夸克)。这是国际上首次发现含有奇异夸克的隐粲四夸克粒子Zcs信号。该成果在arXiv预印本网站发表后不久,已经有近30篇相关研究工作的发表。
发现低蛋白食物对小鼠摄食和体重的调控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John Speakman研究团队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更低蛋白含量(1%,2.5%)食物对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低蛋白食物,即使脂肪含量较高,其处理的小鼠体重和体脂均显著低于对照正常蛋白处理组,且葡萄糖耐受水平和学习记忆能力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该研究提出一种可能性,即可以通过药物手段抑制mTOR信号从而减弱限食减肥引发的饥饿感和食欲过盛现象。
该研究结果以Very low protein diets lead to reduced food intake and weight loss, linked to inhibition of hypothalamic mTOR signaling, in mice为题于3月4日在线发表在Cell Metabolism。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博士后乌英嘎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John Speakman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
Nature在线发表鸟类迁徙研究论文
3月3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詹祥江实验室Nature在线发表关于鸟类迁徙的研究论文Climate-driven flyway changes and memory-based long-distance migration(DOI: 10.1038/s41586-021-03265-0)。
在该研究中,团队发现不同路线之间的环境异质性很强,环境巨变区域与迁徙路线边界高度吻合,并且路线之间的差异与选择性遗传分化的相关程度明显大于中性遗传分化,从而说明了环境的差异以及相关的本地适应在维持当前迁徙路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为有趣的是,通过对长短迁徙种群基因组的对比分析,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了一个和记忆能力相关的基因ADCY8在长距离迁徙种群中受到了正选择,实验证明长、短迁徙种群主要基因型存在功能差异,揭示了长时记忆可能是鸟类长距离迁徙的重要基础。最后,研究人员通过模拟预测,在未来全球变暖日益严重的情境下,亚欧大陆西部的北极游隼种群可能会面对两方面的威胁:迁徙策略的改变和主要繁殖地的退缩。
该项研究首次全面结合遥感卫星追踪、基因组学、神经生物学等多种新型研究手段,通过多学科的整合分析,从行为、进化、遗传、生态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多个维度,阐明了北极鸟类迁徙路线过去形成历史、当前维持机制以及未来变化趋势,并发现了鸟类长距离迁徙的关键基因,展现了学科交叉型的创新性研究在迁徙鸟类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谷中如(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潘胜凯和工程师林蓁蓁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詹祥江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首次利用GeV重离子曝光制备亚5nm纳米线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杜广华研究员课题组与湖南大学段辉高教授课题组合作,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高能微束装置提供的2.15GeV氪离子作为曝光源,在光刻负胶HSQ(氢硅倍半环氧乙烷)中获得了特征尺寸小于5nm的超长径比纳米线结构。该项工作不仅首次展示了利用单个重离子进行单纳米光刻的潜力,也证明了无机负胶HSQ具有可靠的亚5nm光刻分辨能力。利用先进的重离子微束直写技术和单离子辐照技术,单个重离子曝光技术有望在极小尺度加工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同时可用于先进光刻胶分辨率极限的评价。
相关成果以Sub-5 nm Lithography with Single GeV Heavy Ions Using Inorganic Resist为题,于3月8日发表在纳米科技顶级期刊Nano Letters。
在POM发表经管类论文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王曙明副教授与新加坡国立大学Jie Xiong博士和Tsan Sheng Ng副教授合作的论文Robust Bilevel Resource Recovery Planning发表于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王曙明为通讯作者。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POM)作为UT-DALLAS 24FT 50商业周刊20系列期刊,是国际公认的运营管理领域顶级期刊之一。
该研究成果首次从协同的角度,在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框架下考虑了带有地方政府 (Local authority)与能源系统运营商(Private operator) 参与的再生能源系统联合运营优化问题。该研究通过构造一个决策-依赖型分布不确定集(Decision-dependent ambiguity set)来建模政府干预对不确定参数分布的影响,并在随机鲁棒优化(Distributionally robust optimization)框架下将上述问题抽象为带有不确定分布的Stackelberg Game模型,从而实现了在不确定环境下对地方政府决策-能源系统运营商决策的协同决策分析。通过一系列基于真实数据的半仿真实验,所建立的模型有效地还原了某著名再生能源企业倒闭的过程,并精准识别出政府干预对保证再生能源企业可持续性运营的重要作用。
在QCD演化方程和胶子凝聚新物质形态研究中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夸克物质研究中心陈旭荣研究员团队在QCD演化方程和胶子凝聚新物质形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于3月12日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D上。
研究人员首次将偏微分方程中的“齐次平衡法”,成功地应用到QCD演化方程领域,得到了Balitsky-Kovchegov演化方程的一个解析解。研究人员得到了胶子饱和能标曲线,进而给出了几何标度规律曲线,揭示了色玻璃凝聚物质随能量的变化规律、色玻璃凝聚物质在高能区域中的演化规律。该研究为高能核物理等实验现象提供了理论解释和支持。这项进展不仅促进了研究人员对QCD理论和色玻璃凝聚新物质形态性质方面的理解,而且有望在高能核物理研究中被广泛引用,为国内外电子离子对撞机项目提供理论支持。
揭示多巴胺受体与多巴胺结合特性及潜在变构调节机制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徐华强课题组联合国内外多家合作单位研究发现,DA和SKF81297与D1R的相互作用整体相似,不同的是,DA缺乏与D1R互作的延伸结合口袋(Extended binding pocket, EBP),这使得其对D1R的亲和力比SKF81297更弱。此外,研究人员发现,在SKF81297结合下,D1R的胞外区loop 2(ECL2)中的D187朝向TM2和TM7的极性氨基酸K81和D314,形成一个潜在的极性相互作用网络,而这种结构特征在DA结合下D1R的结构中不存在。
与此对应的是,D1R-DA的整个近胞外端口袋在拓扑结构上比D1R-SKF81297的结合口袋更为开放,这预示着DA和SKF81297与D1R在结合动力学特性上存在差异。LY3154207结合下SKF81297与D1R能形成更大的极性相互作用网络,这表明,LY3154207可通过D1R的构象改变促进正性激动剂的结合,从而使得D1R维持在激活态,进而增强正性激动剂的激活效应。
本研究冷冻电镜数据在上海药物所冷冻电镜平台以及浙江大学冷冻电镜中心收集。中国科学院大学2020届博士毕业生(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庄友文、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Brian. Krumm以及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博士生张会冰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徐华强研究员、张岩教授以及Bryan L. Roth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开发智能自组装小分子探针用于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
传统纳米材料受制于化学结构不确定、配方复杂、代谢相对困难、生产质控成本高和毒理、药代难以定量测定等缺点,极少能够实现临床转化。针对上述挑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分子影像中心团队及合作团队提出了有机小分子智能自组装纳米微粒的解决思路。
利用小分子结构确定、代谢研究相对容易和生产质控简单的优点,研究人员经过探索,制备出同时具备小分子及纳米材料特性的智能自组装材料,探索了一种跨过纳米药物临床传化困难鸿沟的新方法。该研究成果显示,小分子智能自组装纳米材料在药物开发特别是抗癌药物开发上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该研究成果于3月12日在线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并被遴选为Insider Cover介绍。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生导师、上海药物所分子影像中心陈浩研究员为本研究的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胡振华研究员、田捷研究员,斯坦福大学Zhen Cheng教授为通讯作者。
分子筛限域传质机制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院研究员郑安民科研团队通过大规模高通量筛选,发现具有连续性交叉孔结构的SCM-15分子筛在高浓度下依旧保持较高的扩散性能。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连续交叉孔与传统交叉孔(非连续)的性质存在非常大的差异,该类孔道结构具有较弱的吸附能和非常低的扩散能垒:低浓度情况下,分子主要沿着具有强吸附位点的非连续交叉孔方向扩散,因此扩散系数较小;随着浓度增加,分子逐渐吸附到具有较低扩散能垒的连续交叉孔方向,因此在高浓度依旧能够保持良好的扩散性能。本工作首次提出连续交叉孔结构,并揭示了该结构能够促进高浓度快速扩散的微观机理。为工业催化剂的合成、选择与提高分子筛寿命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中科院精密测量院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刘志强为论文的第一作者,郑安民为通讯作者。
首次联合发现潮汐变化对美国海岸洪灾发生频率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院柳林涛团队联合美国Thomas Wahl团队,对来自美国海岸的40个长期验潮记录展开分析,发现由于潮汐增强,有18个地点(美国东部为主)的NF发生频率增加,而潮差的减小抑制了11个地点的NF发生。河口的NF频率变化最大,主要由人为因素,例如河道疏浚等引起。在海平面上升的背景下,潮汐变化(增强)额外增加了约27%的小型洪水发生频率。该研究成果首次评估了潮汐变化对海岸洪灾的发生频率影响,指出潮汐长期变化对海岸洪灾的贡献。
相关报道发表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佛罗里达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完成,李思达为第一作者,柳林涛和Thomas Wahl为共同通讯作者。
城市三维紧凑形态对城市热环境的驱动机制方面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叶红学科组研究发现从三维紧凑的角度能够更好的挖掘城市形态对热环境的驱动效应;城市建筑的三维结构和空间格局对城市风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太阳辐射的捕获(trapping)和遮蔽(shadowing)效应是城市三维紧凑形态对热环境的主要驱动机制,并对比多种形态类型的小区进一步探究了三维紧凑对热环境的驱动过程。
此外该研究也探索了不同季节下城市三维紧凑形态对热环境的异质性影响,以及不同三维紧凑程度对热环境的影响差异。当城市小区尺度的三维紧凑性指数由0.016升至0.323时,地表温度将增加1.35℃,这意味着过于立体紧凑的城市形态将会加剧城市热环境效应。该研究一并详细总结了当前研究存在的挑战及未来研究趋势,相关评价将有助于城市形态优化,为城市人居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策略支持。
研究成果以The Challenge of the Urban Compact Form: Three-Dimensional Index Construction and Urba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Impacts为题,发表在国际期刊Remote Sensing。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严寒为第一作者,叶红为通讯作者。
揭示吸热电荷分离态介导的三线态能量转移新机制
无机纳米晶到有机分子的三线态能量转移(TET)是一个新兴的动力学研究领域,对基础研究和光化学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吴凯丰团队在前期电荷转移介导TET的工作基础上,提出一个新机制——吸热电荷转移介导的TET。但是,由于吸热电荷分离态会通过第二步电荷转移迅速形成分子三线态,其衰退远快于形成,无法形成有效布居。
为此,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光电材料动力学特区研究组(11T6组)吴凯丰研究员团队提出了采用“波函数判据”来区分双电子TET与吸热电荷转移介导TET。该工作首次通过巧妙的“波函数判据”,揭示了“不可见”的吸热电荷分离态介导的TET,拓展了对于TET机制的认知,对长距离三线态敏化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关成果近期发表在Nat. Commun.。
在Stem Cells撰写"定向神经元分化用于脊髓损伤修复"综述文章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戴建武研究团队研发了可以有效改善SCI微环境的功能生物材料,并对SCI微环境下NSCs的分化机制进行探索,旨在寻找提高NSCs定向神经元分化的能力的方法。
近日,戴建武研究员应邀在Stem Cells撰写题为Direct neuronal differenti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for spinal cord injury repair的综述文章,系统总结了近年来通过功能生物材料的应用重建SCI微环境来增强NSCs神经元分化的策略以及提高NSCs固有的神经元分化能力的策略,这对SCI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发现叶片基-顶轴生长的激素调控机制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焦雨铃研究组研究发现,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两个重要的转录因子ARF6和ARF8促进茎生叶、萼片等叶性器官在基-顶轴方向的生长,数学模拟表明,细胞壁中各向同性组分果胶的塑形增强能够促进各向异性的细胞生长,促使细胞和器官沿基-顶轴方向进一步生长,增加了叶片长度。综上所述,该研究揭示了生长素和油菜素内脂的相互作用对叶片基顶轴生长的多水平的调控机制,也为自然界中叶片的多样形态提供了可能的解释。
该研究成果于3月12日在线发表在Molecular Plant(DOI:10.1016/j.molp.2021.03.011)。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毕业生熊圆圆、吴彬彬(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和副研究员杜斐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焦雨铃研究员、国科大汪颖副教授和北京大学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张磊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揭示“甲状腺—肠道菌群”轴对恒温动物产热和体温的调节作用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德华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Microbial Biotechnology上发表题为Caecal microbial transplantation attenuates hyperthyroid-induced thermogenesis in Mongolian gerbils的研究论文,发现了高甲状腺激素(甲亢)引起的代谢升高是由于肠道菌群紊乱导致的,阐明了“甲状腺—肠道菌群”轴对恒温动物产热和体温的调节功能。
该研究阐明了“甲状腺—肠道菌群”轴对恒温动物产热和体温的调节作用,揭示了肠道菌群与宿主内分泌系统相互作用对体温调节的重要生理意义,并且为甲亢疾病的治疗提供可能的有效干预措施。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组博士研究生Saeid Khakisahneh和副研究员张学英为共同第一作者,王德华研究员和张学英为共同通讯作者。
研制高面载量低弯曲度指状孔钠离子电池电极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郑琼副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基于非溶剂诱导相转化方法,调控成膜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成功制备出一种具有低弯曲度指状孔的超高面容量(60 mg/cm2,4.0 mAh/cm2)磷酸钒钠基电极结构。
此外,该团队将多物理场耦合的有限元模拟分析首次应用于钠离子电池电极结构设计及其内部的电荷传递动力学过程研究,该工作为高比能量、高比功率钠离子电池设计开发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成果发表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在构筑钙钛矿光增益结构提升器件性能研究方面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绿色印刷重点实验室宋延林课题组通过采用DVD光盘作为模板构筑光栅结构,旋转两层光栅的角度使其产生莫尔纹(Moiré纹),实现光栅数“1+1=3”。
计算模拟结果表明,当旋转角度达到30o时,其Moiré光增益结构使得整个器件能够获得最大的光捕获效率,其中所设计构筑的Moiré光增益结构钙钛矿薄膜的吸收极限已经接近并部分超过实际Yablonovitch 4n2吸收极限的平均值,从而大幅提高钙钛矿光电转换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该方法适用于多种体系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过程,拓宽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使用范围,该工作为制备高光捕获效率的光电转换器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Adv. Mater., 2021, 2008091),宋延林研究员、李明珠研究员以及浙江大学沙威教授为通讯作者,第一作者是汪洋助理研究员。
在新型热声发电技术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理化所罗二仓研究员课题组提出将液态金属基摩擦纳米发电机(LM-TENG)耦合在驻波型气-液谐振热声发动机谐振管中,从而构建出一种完全无固体运动部件的高可靠的热声发电系统。实验中,热声驱动液态金属基摩擦纳米发电机获得了最高15V的开路电压输出,验证了这一新型热声发电技术的原理可行性。
相关工作以Thermoacoustically driven liquid-metal-based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A thermal power generator without solid moving parts为题在线发表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2021;118(11),113902),并被选为Featured Article。罗二仓研究员和余国瑶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理化所特别研究助理朱顺敏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纳米能源研究所唐伟青年研究员对该工作的实验设计提供了指导。
在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与能源小分子转化创新特区研究组(05T6组)邓德会研究员团队与厦门大学王野教授团队合作,研究发现富含硫空位的少层MoS2可在低温甚至室温下将CO2和H2同时直接活化并解离,从而能够高活性、高选择性地催化CO2低温加氢到甲醇,并有效抑制了甲醇的过度加氢。该催化剂在180℃下,CO2单程转化率可达12.5%,同时甲醇选择性可达94.3%,显著优于商品Cu/ZnO/Al2O3催化剂以及此前报道的催化剂。此外,该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在180℃下能够稳定地维持3000小时而未见衰减,表现出了优异的工业应用潜力。
相关研究成果于3月22日发表在Nature Catalysis。此外,Nature Catalysis同期还以Catalysis by Unusual Vacancies为题,刊发了专家的评述文章,对该工作进行了高度评价。
揭示二维层状钙钛矿中俄歇辅助的层间电子转移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超快时间分辨光谱与动力学研究组(1110组)金盛烨研究员团队研究发现,在m≥12的2D钙钛矿单晶(Eg≈Eb)中,当激发强度超过某个值(即出现俄歇复合过程)时,可在其瞬态吸收光谱及载流子动力学上观察到一个清晰的长寿命的电荷分离态信号,而在m≤10的2D钙钛矿单晶(Eg 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期以Auger-Assisted Electron Transfer between Adjacent Quantum Wells in Two-Dimensional Layered Perovskites为题发表在J. Am. Chem. Soc.。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尹子夕(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为第一作者。 研制出高电压钾离子微型超级电容器及其压力传感微系统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化学与能源应用研究组(508组)吴忠帅研究员团队发展了同时氧化和碱化MXene(Ti3C2)策略,制备出新型钛酸钾纳米棒材料,具有较大的长径比和离子扩散系数,以及较高的储钾比容量(145mAh/g)。此外,该钾离子微型超级电容器在同一柔性基底上与压力传感器兼容集成可以灵敏地监测身体运动。该工作不仅为高性能微型超级电容器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还为微型超级电容器供电柔性电子器件提供了一个范例。 相关研究成果以High-Voltage Potassium Ion Micro-Supercapacitors with Extraordinary Volumetric Energy Density for Wearable Pressure Sensor System为题发表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郑双好副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马佳鑫(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为第一作者。 建立植物高效引导编辑设计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研究组与李家洋研究组合作开发了高效设计pegRNA以及提高植物引导编辑效率的新策略。经过设计策略的开发,有效地提升了引导编辑系统的工作效率,极大简化了在植物中获得高效pegRNA的过程,为实现植物基因组功能解析和作物精准育种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关研究成果结果于3月25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DOI:10.1038/s41587-021-00868-w)。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林秋鹏、靳帅(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博士后/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毕业生宗媛和余泓青年研究员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高彩霞研究员与李家洋研究员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 抗日本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研究获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肖庚富学科组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王薇团队研究发现,伊马替尼在多种细胞上均可显著抑制JEV感染,同时在动物水平上能显著降低感染JEV小鼠的致死率,降低小鼠脑内病毒载量,缓解由JEV感染引起的病理损伤。这些发现表明PDGFRβ在调控细胞应对病毒感染方面有重要作用, 揭示了JEV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新节点,并为开发伊马替尼作为治疗黄病毒感染的潜在药物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 相关论文RNAi screening reveals requirement for PDGFRβ in JEV infection在国际学术期刊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上发表。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周旻旻为该论文第一作者,王薇副研究员为该论文通讯作者。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 观微之光,可明远方 来源/国科大中文网科研动态栏目 整理/刘思苇 美编/刘思苇 责编/童洲章 点“在看”!为科研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