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视频,回顾钱学森一生中的三个激动时刻!

中国科学院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这个视频,回顾钱学森一生中的三个激动时刻!

点击播放

钱学森

中国科学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民族复兴 国家强盛 人民幸福

他竭尽全力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少年勤奋不辍

青年远渡重洋

永远直面困难

不懈追求真知

他是“五个师也比不上”的顶尖专家

一代巨擘 举世闻名

五年归国路

十年两弹成

冲破重重阻挠

盛年的他携全家回国

投入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孜孜不倦 倾力两弹一星

书写出属于中国知识分子的不朽传奇

中国科学院大学

晚年的钱老致力于教育与战略科学

是青年学子的榜样和力量源泉

他曾深情回忆了人生中三个激动时刻

第一次

来自冯·卡门由衷的赞叹

超越恩师的学术成就

他站在知识高峰的山巅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第二次

被党组织正式吸收

他极为兴奋彻夜无眠

那是成为劳动人民先进分子的开端

中国科学院大学

第三次

他是国家的英雄

与雷锋 焦裕禄 王进喜 史来贺并列

达成学术追求与国家需要结合的夙愿

那一颗红心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共和国英雄们一致秉持的信念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钱学森

无疑是一位塑造时代的巨人

学习钱学森的事迹

传承老科学家精神

延续老一辈共产党人对人民的热爱

这是

最好的纪念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年是钱学森诞辰110周年

正值4月24日“中国航天日”

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

“信仰的力量”

致敬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之

钱学森主题书展

正式开展

本次书展共有

218种、338册主题书籍

全面展示钱学森先生的

人生经历、学术成就

思想体系、社会贡献

快来了解吧!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1

图书推荐

钱学森先生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他不仅是一位科学巨匠,更是一位深爱祖国,愿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中国人。青年时代,他在海外勤奋求学;中年时已取得十分卓越的成就,而极高的海外声誉和美国的重重阻挠没有动摇他归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决心。

学他爱国励志

《他日归来:钱学森的求知岁月》

著者:吕成冬

索书号:K826.16=76 /186 /

出版年:2019

馆藏地:玉泉中文流通书库

内容概要: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一批又一批海外学子学成归国,用自己的知识为民族复兴奋斗终身。钱学森就是海归科学家群体中的典范。本书选取钱学森1911年出生至1955年归国的早年生平作为叙述对象,勾勒他如何顺应时代、不负韶华,展示中国科学家在世界科学舞台上的自信,树立远赴海外求学只为“他日归来”科学报国的人生信仰。对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投身中国梦的建设伟业具有重要启迪价值。

中国科学院大学

学成报效中华

《羁绊与归来: 钱学森的回国历程(1950-1955)》

著者: 张现民

索书号:K826.16=76 /174 /

出版年:2019

馆藏地:雁栖三层流通阅览书库

内容概要:

本书在大量收集国内外档案文献及口述访谈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梳理、考订、比较与研究,勾画了钱学森回国的全过程。

“羁绊”,是钱学森自1950年回国被拒被捕被限制行动开始的艰辛时日。“归来”,记述钱学森1955年终于回归故土的情形。钱学森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的事业在中国”,所以他回到祖国后不久,很快投入到新中国导弹、火箭的研究、设计、制造和试验中。到1982年,钱学森退出国防一线,他除继续关心着我国“两弹一星”研制和发展的事业以外,还把更多精力放在高科技的研究与创新,军队现代化,以及祖国发展建设等战略思考之中。(引自王媛书评)

中国科学院大学

探究成才有道

《平凡造就的伟大》

著者: 郭梅,张宇

出版年:2010

即将到馆

内容概要:

钱学森是中国的导弹之父,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许多开创性贡献。本书就是这位“中国导弹之父”的传记,记述了平凡造就的伟大。曾经的望族,刻苦求学名校。留学美国,创造卡门-钱公式,36岁成为终身教授,5年被囚终归国。殚精竭虑,无怨无悔,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是我国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倡导人。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中国科学院大学

品味人格如金

《科学道德: 钱学森的言与行》

著者: 顾吉环,李明,涂元季

索书号:数学物理/钱学森 /QXS-75 /

出版年:2015

馆藏地: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

内容概要:

以钱学森为代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精神,显示了优良的科学道德与学风,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书主要是钱学森对我国科技体制下存在的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深刻论述,以及与科学道德一脉相承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精确理解。

中国科学院大学

聆听科学思想

《钱学森讲谈录——哲学、科学、艺术》

著者: 钱学森

索书号:Z427.6 /9 /

出版年:2013

馆藏地:玉泉中文流通书库

内容概要:

本书收录了钱学森关于哲学、科学、教育、思维、美学、音乐、建筑等等方面的诸多精彩文章,充分展现了一位科学巨人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人文艺术修养。作者以系统论将多种学科融会贯通,以全新的视角和观点来看待哲学、艺术和科学,得出了独到而精辟的结论。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一览大师风范

《钱学森精神读本》

著者: 钱永刚

索书号:K826.16=76 /194 /

出版年:2019

馆藏地:玉泉中文流通书库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讲述了钱学森的爱国故事,分为爱国篇、奉献篇、求真篇、创新篇四个篇章,每个篇章10余篇故事,每个故事2000字左右,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故事的形式,图文并茂,带领读者走近钱学森这一伟大的人民科学家的精神内核,弘扬了中国科学家精神。

中国科学院大学

2

国科大学生学习感言

中国科学院大学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面向天空的叩问始于数千年前的浪漫诗篇,串连起代代国人的求索。是伏羲是张衡是徐光启,是冯如是郭永怀是杨利伟,仰望漫天星辰,奔向埋在血脉里的执念。

以长征行太宇,以神舟渡游子,以嫦娥奔皎月,以天问叩荧惑,新一代航天人孜孜以求,把神话写在天空上,把天宫建在星空里。这是民族工业,也是强国工业,承载着民族之梦,辐集着脊梁里的大气象,阴晴圆缺而香火不息。

走向独立自主的航天工业,担起民族傲骨,永远昂首向天,永远一往无前。中国航天,正赴这一场千年之约。

学习钱老事迹,深受触动。钱老年轻时赴美求学,已然功成名就,却甘回故国从零起步。辗转五载,漂渡重洋,造两弹一星,塑国之重器。钱老是真正的战士。“宁知班定远,犹是一书生”。文弱之人亦有铮铮铁骨,科学名家自有坦荡忠魂,风霜数十载,无悔双鬓白。

钱老已逝,然其剑高悬,其意不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钱老以身为剑,以身铸剑,锐不可当。其剑与魂,是永恒的国家宝藏。

吾辈虽无钱老之能,亦当继钱老之志,投星星之火,期燎原之势,甘熔炼于贫窭,为长城之砖石。薪不尽,火不灭,愿奉一己之力,同往大国之梦!

中国科学院大学

“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各种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钱学森先生朴实无华的话语却字字掷地有声,让我们看到了何谓真正的科学家精神,何谓共和国脊梁般的存在。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钱老用一生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以实际行动为“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做出最生动的注脚。

现代科学家精神被总结为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这些精神无一不在钱老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他谦逊朴实、潜心科研,轻于名利、胸怀大义;他毅然回到积贫积弱的祖国,在国家最需要的领域发挥光热,解决燃眉之急;他怀着纯粹质朴的爱国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敏锐的科学思维和宽广的科学视角,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

从钱老身上,我看到的是对科学事业的由衷热忱,对科技报国的坚韧执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最纯粹热爱!

中国科学院大学

天之彼岸有着怎样的景致

月之蟾宫又牵系多少的期许

那在书海泛舟画林听琴的[1]

是日久月深的飞天梦想

我们之所以选择追逐飞天

并不仅仅是因为天就在那里[2]

更是因为它在每一个深邃的梦中

呼唤着我们向往高远的灵魂

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3]

相信了梦想便定要勇往直前

我们必将用未来崭新的科技

助飞民族过去最古老的希望

[1]指诸如屈原的《天问》和敦煌飞天图等书画作品.

[2]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对记者问题“为什么你要去爬珠穆朗玛峰”的回答是“因为山就在那里”,此处为化用.

[3]汪国真《热爱生命》的诗中写道:“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此处为化用.

中国科学院大学

当我再一次读完钱老的传记,那个孤傲而赤诚的科学家形象,便浮现在我眼前。我很难不为他的传奇经历心潮澎湃。

作为科学家,他是伟大的。他的许多工作为计算机出现之前的飞机设计提供了数学工具;而现在,几乎所有的空气动力学教材都收录了他和老师冯·卡门的成果。

作为一名敏锐迅捷的应用数学家,他在加州理工大学参加了一个火箭俱乐部,用自己的数学能力帮助这个俱乐部的工作一步步走向正规化和规模化。十年的时间里,他就成为了美国航空航天领域冉冉升起的新星。在中国,他率先扛起力学所的旗帜,为中国的力学发展布局。“两弹一星”工程中,作为连接工程师和政府的“科学帅才”,他努力推进该工程的顺利进行。晚年他还在社会学领域、系统工程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

作为爱国者,他的心是赤诚的。新中国成立之时,他已下定回国的决心。在艰难的时日中努力耕耘,用自己毕生所学为这片土地奉献。

很多时候,我会思考自己在那种情况下会做怎样的选择。我能像钱老那样地奉献吗?历史不能回答,但未来却会有这个问题的答案,令人满意的答案靠得也正是我自己。我足够有幸,不像钱老那样生长于乱世;我足够有幸,能在钱老的激励下为理想奋斗!

永怀钱学森先生。

中国科学院大学

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我们深知自己肩头的重任。我们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各自的领域推动科学的进步,“把美国卡脖子清单变成科研清单”,像钱老那样勤勤恳恳,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做“国有疑难可问谁”的答题人,做“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人。

这是对老一辈科学家的致敬,也是对学校和国家培养的回报。

中国科学院大学

陈赓大将当年问道:“中国能不能搞导弹?”

钱老回答:“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我对这句话印象深刻,这种豪情壮志充分体现了钱老革命的英雄主义人生观和全心全意为国防事业献身的崇高理想。

回顾钱老的一生,少年立志实业救国,大学转换航空专业,归国后又服从国家需求转向航天工程……

可以说,钱老的一生是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脉搏的一生,他已然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之中。身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学子,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钱老以及和钱老一样的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精神,急国家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科学院大学

“Nothing is final”(永不止步)是钱老进行完一次重要的科研工作后,在800多页的研究资料封面上留下的一句话。这不仅体现出钱老在科学研究领域秉承的谦逊和认真的态度,更是对年轻一代科学家寄予的殷切期望。

钱学森和邓稼先、钱三强等一批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心血。正是他们的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钱学森先生诞辰11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更要铭记历史,学好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我们要在秉持着老一辈科学家严谨踏实的治学风格基础上,勇于创新和突破,不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大学

“冲罗决网归故国,道义铁肩真智勇。弹指一挥,星箭升腾,寰宇响彻《东方红》。麦卡锡们好悔恨:不该放走钱学森。中华起天军。”这首《东方红·百年钱学森回眸》的上阕生动展现了钱学森心系国家民族的安危荣辱,为中华民族做出的巨大贡献。

钱学森,我国最著名的力学家、航天科学家和系统科学家,始终追求进步,满怀家国情怀,忠诚于社会主义事业,他的一生是中国现代文化中的一面光辉旗帜,为我们探寻人生活法,如何科研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我们活着就是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钱学森回国后的整个学术探索,都是在热爱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感情支撑和理智指导下进行的。正是高尚的情感,才有了不竭的动力,宏大的智慧,伟大的贡献和幸福无憾的人生。这启发我们要有将自己和国家、民族、人类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情怀,要怀着高贵的、高尚的情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一个人哲学思想的框架的好坏是决定性的。”钱学森如是告诫学生。钱学森在早期的科研研究实践中就已经很重视哲学和方法论,提炼出了科学方法十五点。归国后,他认识到自己曾经体会到的道理完全可以纳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而确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理,开始高度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并不断用科学的马哲思想指导科研工作,得到了丰富的学术成果。我们在研究中想要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取得创新成果,也应当聆听前辈的教诲,重视哲学思想,将“马哲”作为基本功来学习。

中国科学院大学

钱老的一生可谓是传奇的一生,他曾说自己最高的理想就是全国人民对他工作的满意。毫无疑问,他做到了这一点。

以钱老为代表的前辈科学家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中国科学院大学

自钱学森主持下“东风”第一次飞起开始,中国航天人一直在阔步向前。在这份努力的背后,是顺着时光长河奔涌而下的一个个神话,是对天空绵延五千年的好奇与渴望。

“漠然长夜中的点点星光,指引着我们归程的方向。”那是我们的北斗,于广袤长空闪耀;

“那时追逐而不得的骄阳,如今温柔照拂在旅路上。”那是我们的ASO-S,夸父计划的邓林燃起了后来者的骄傲;

”我穷极一生向天空发问,终能伸手触碰荧惑幽光。”那是我们的天问,终于冲破了地球引力的镣铐;

“御风而上奔驶汉霄明月,自此天市紫微再无荒凉。”那是我们的嫦娥玉兔,萧索的月表又多了几分喧闹;

“磨琢此句道破天轨所向,颠沛千年复行远天边疆。”那是我们的墨子,在近空探索芥子之间的奥妙;

在未来,中国航天还将继续击空明而歌、溯流光而行。终有一日,北斗将比星星更闪耀;夸父将能探求自己曾经的目标;天问将能叩问星间最古老的过往;月球也将如地球般诸多生命熙攘;一个个“墨子”间将传递着量子的密钥。

愿中国航天承载着神话的冀望和今人的理想继续奋勇前行,向无限的深空中远航。

中国科学院大学

本次书展

惊喜连连

图书馆准备多款纪念品

欢迎到图书馆

参与阅读互动

等你领取哦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爱祖国

爱人民

国有疑难可问谁

强国一代有我在

相关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学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

观微之光,可明远方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

美编/刘思苇

责编/谭君蕊

中国科学院大学

点击“赞”和“在看”

分享科学家精神

中国科学院大学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本科院校-中国科学院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中国科学院大学-这个视频,回顾钱学森一生中的三个激动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