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我来了!

北京考试报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北大,我来了!

北京考试报

点击上方“北京考试报”免费订阅

北京考试报

“请刷证件,验证成功。”9月1日,在北京大学2020级本科新生报到现场,学生摘下口罩,验证身份证后入场办理报到手续。

今年,北京大学共录取4326名本科新生。凌晨五点多,迎新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已前往各火车站、机场,欢迎和接送出站新生。这些新生在经历了一次特殊的高考后如约来到金秋的未名湖畔,即将在这里书写崭新的篇章。

4326名本科新生圆梦北大

北京考试报

2020年,北京大学共录取4326名本科新生,其中校本部录取本科新生2894人(包括内地普通本科生2818人、港澳台学生76人),他们分别来自全国939所中学;同时录取了来自海外37个国家和地区的396名留学生,以及100名软件工程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医学部共录取本科新生868人(包括内地普通本科生855人、港澳台学生13人);另录取了24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68人。校本部内地学生中,理工类考生占比44.7%,文史类考生占比27.2%,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不分文理)占比28.1%。男女生比例接近6:4,与往年持平。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超过12%,包括维吾尔族、布依族、瑶族、锡伯族、黎族、仡佬族、羌族、土族、傣族、鄂温克族、拉祜族等27个少数民族。新生中年龄最小的出生于2005年,今年刚满15周岁。2020年,共有4对双胞胎携手走进北大,开启新的学习生活。

在学科竞赛录取方面,2020年,五大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入选国家队并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竞赛的共23人,其中北大学子16人,占总数的70%。在五大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含)以上成绩的学生中,有309人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到北京大学。

北大是众多外国留学生来中国求学的目标学校。为响应国家号召,北京大学推动“一带一路”书院、“未来领导者”国际本科项目建设,不光吸引“一带一路”国家优秀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促进国家间教育文化的合作与交流,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校园国际化氛围。

学子专业选择不忘初心

北京考试报

北京大学共有41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1个一类学科获评A+级,居于全国高校首位。今年,学子们在志愿填报阶段尊重内心热爱,不跟风不盲从,专业选择更加理性。“生命之于我们,意味着不断地将我们自身及所经历的一切转化为光与火。”来自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孙一宁选择来北大学习数学。在她眼中,数学是如“光与火”一般的力量,是自然和真理世界的澄澈透明。

来自湖南省耒阳市正源学校的学生钟芳蓉坚定地选择了北大考古学专业。她在给“敦煌女儿”樊锦诗先生的回信中写道:“樊先生选择了敦煌、选择了坚守,成为‘敦煌的女儿’,也找到了心灵的安顿。我希望能追随您的脚步,去选择北大考古,选择为考古去献身,也希望找到心灵的归处。”

北京考试报

北京大学建立了日益完善的学科体系,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基础上鼓励本科生进行跨专业学习,培养交叉学科思维。以元培学院为代表的本科教育改革,在弹性学制、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导师配置、书院制住宿等方面建立起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得到越来越多优秀考生的认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王淇颖最终选择就读于元培学院的中文方向。她说:“‘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北大最初触动我的地方,而元培更是一个自由的国度,交由我去探索的空间,是挑战亦是成长的契机,教会我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同时,元培特色的交叉学科、高质量的通识课,提供了让学生‘胸中怀百家之言’的平台。人类社会前行的车辙,文明跳动的脉搏,文化流转的温度,都在学习中得以窥见。”

强基计划录取842人

北京考试报

2020年,北京大学首次实施强基计划招生,将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力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和基础医学等学科纳入强基计划方案。入选学科全部为第四轮学科评估A+学科。

北京大学今年强基计划共录取842人,其中破格入围并最终录取学生309人。来自浙江省柯桥中学的学生徐畅在高考和强基计划校测中表现突出。即将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开启全新学习生活的他说道:“强基计划,顾名思义就是强基固本,强化基础学科的研究。”

北京大学严格把控选拔流程,坚持规则前定、科学选拔、过程监督、结果公开的原则,确保选拔方式的科学性和选拔过程的公平公正。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招生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影响。北大招生办积极应对特殊时期的困难,对各类招生工作的测试方式进行及时有效调整。首先,一切招考以疫情防控要求为前提,除为所有招生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外,还提供口罩、消毒液等疫情防控用品,保障大规模招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各类招生测试通过远程测试、全程监控的方式开展,一方面实现选拔考试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也保障了考试过程的公平公正。

北京考试报

2020年,强基计划、筑梦计划等招生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33个机考考点,实现了分省线下机考,考试全国同步,通过严格的保密流程,以“监考+巡考”的方式进行;并通过会议系统双机位全程监控录像的方式完成了各类选拔的面试工作。2020年,北大招生办共组织了300余位考务人员、评委专家团队参与到远程考核工作中,顺利完成了2020年各类招生考核工作。除执行新的考试形式外,为保障考生能以便捷的方式参加线上考试,北大招生办还为考生提供了各环节通知到人、考前测试、模拟考试、一对一指导服务、帮助解决农村地区设备和场地等问题,为考生提供了有温度、有效率的人性化指导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考生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尽管测试方式与往年有较大不同,专家委员会仍就命题导向、政策细节、具体实施等过程进行充分研讨,并与新高考指导思想紧密结合。

“绿色通道”守护成长

北京考试报

2020年,北京大学继续通过国家贫困专项计划和“筑梦计划”,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提供政策倾斜。北大校本部在全国共录取国家专项计划190人;筑梦计划规模进一步扩大,共有553人获得加分,其中108人考入了北大。

北大招生组老师深入边远山区的学校和考生家中,对贫困地区的学生详细解答国家计划指标的投放情况,让每一名考生了解到北大完善的资助体系,鼓励来自农村、偏远贫困及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报考北大,申请奖助学金,以保证其进入北大后安心地学习和生活。

北京考试报

北京考试报

在新生报到现场二楼的迎新绿色通道处,办完助学贷款手续的学生,每人领取一个爱心行李箱,里面包含牙膏、脸盆等日用品。今年,北大资助中心开通“绿色通道”,对申请资助的困难学生进行一站式服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了几十项助学金,基本可以满足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需求。同时,北京大学还建立了从入学、在校到毕业的全方位、全过程、个性化的“学生资助体系”,开展了“燕园携手”“燕园领航”等计划和特色项目,对受到资助的学生提供持续的资助育人项目,提供更加宽广多元的发展平台,陪伴他们成长。此外,北京大学将为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资助,设计精致化、个性化的绿色成长方案,确保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花 絮#

邮政投递员亲手给儿子

送录取通知书

湖北考生易锐,就读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毕业于湖北省鄂州高中。他通过强基计划被北大录取。他的父亲是鄂州市邮政分公司城东营业部投递员,从业19年,今年他将北大录取通知书投递给儿子。

第一批录取通知书

发给4名湖北学子

湖北省4名学子选择了“强基计划医学学科”,被北大基础医学专业录取。报到前,他们收到北大第一批录取通知书。

这4名考生中,詹骁恒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郝文琴毕业于湖北省潜江中学,高进一毕业于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刘彦君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黑龙江文理双胞胎姐妹

一起考入北京大学

今年,黑龙江文理双胞胎姐妹一起考入北大。张姝雅就读光华管理学院,张姝雯就读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妹妹张姝雅是文科生,今年高考677分;姐姐张姝雯是理科生,高考700分。姐妹俩均毕业于大庆实验中学。

奥赛数学物理双料金牌考生

孙睿就读数学科学学院

奥赛数学物理双料金牌考生孙睿就读于数学科学学院。他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作为数学、物理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他被保送到数学英才班。

重庆云阳中学连续3年

都有考生上北大

位于重庆渝东北偏远贫困山区的云阳县上坝乡的云阳中学,借助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连续3年,每年都有1名考生考上北大。

家住重庆市云阳县的王明珍,父母常年外出务工,每年只能回家一次。王明珍学习非常努力,2020年高考以703分圆梦北大。

云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在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里,曾有就读于云阳中学的来自同一个镇子的学生通过国家贫困地区专项计划考上北大。

文字编辑:李蔚青

微信编辑:宋 迪

审 核:邱乾谋

北京考试报

北京考试报

点亮“在看”

分享给更多考生吧

北京考试报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教育考试-北京教育考试新媒体-微信公众号-北京考试报-北大,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