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央美院毕业季
微丨展丨厅
手机端扫描下方二维码
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电脑端点击链接
2022art.cafa.edu.cn
在线观展
实验艺术学院
视频:作品速览
寄 语
转眼你们就要毕业了。你们读书的这几年赶上了人类历史的大时代。世界正在激烈地重组,人类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这么精彩的而危机四伏的世界,人类最期待伟大的作品来重建自己的感官、信念和认知。荷尔德林说: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拯救。
你们/我们都是幸运的。比起抗日战火中颠沛流离弦歌不辍的前辈们,我们是幸运的。而支撑着他们的和支撑着我们的是同一种力量,同一种基因。
今天一天都在看着你们的毕业创作,看到很多同学关注生态,很多同学关注算法中何以可能产生诗学,很多同学关注屏幕前和道路上的劳动,很多同学关注神秘、记忆和爱情,但不管各自的关注从哪里切入,最核心的概念总是交流。
在这个见面变得珍贵的时刻,交流并非缺席,只是需要不断地去重新发明。而我们的工作正是为了重新发明交流而展开的实验。在这样的实验中,我们将与毁灭的力量展开赛跑。
这场游戏一开始就无法退出。但起码这一关你们就要打通了。此刻你们皮肤光鲜,血条饱满,装备酷炫。祝你们未来有打不完的怪,有无穷的升级。
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
科技艺术工作室
孙嘉玥
作品名称:《深蓝学院》
指导老师:
王郁洋 祁震 叶甫纳 陈抱阳 邱思遥作品规格:
尺寸可变
作品材料:
网页、视频、印刷品、公众号
作品阐释:
深蓝学院(Deep Blue Institute,DBI)是所由智能共和国创办,在世界范围内积极从事化活动的组织。1997年,由IBM开发的深蓝计算机战胜了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而智能共和国化交流中以“深蓝”命名纪念这段历史。人工智能共和国入境考试系统,简称伊莱考试(EARAI)。此项考试为申请赴AI国访问的人类而设,用来评定考生对AI文化的理解程度。
毕业作品
孙懿妤
作品名称:《强迫努力》
指导老师:
王郁洋作品规格:25cmx40cm
作品材料:数码绘画
作品阐释:
六年前我被确诊为思维型强迫症,它使我感受世界的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我曾经非常努力想去打倒它又次次失败,在这个漫长的拉锯中,疾病对我大脑的改变,使得我与世界的联系变得不同。
毕业作品
丁楠
作品名称:《祝福》
指导老师:王郁洋 祁震 陈抱阳 叶甫纳 邱思遥
作品规格:
预览版视屏14分45秒,实体版分为四张CD
作品材料:
声音语库、AI拟声训练、剪辑工具、互联网许愿文字
作品阐释:
越来越多转发锦鲤、互联网许愿池这样的地方,为人们提供许愿的体验,当人们打下许愿的文字时,是在虚拟世界中增加了不同程度的现实色彩。我通过人工智能语音拟声训练了歌手蔡琴的声音,来朗读我收集来的数字愿望,希望构建一个混合虚拟声音与互联网许愿的现实体验。
毕业作品
「里外掸尘」、「鸡鹅猪各一长方」
「整整齐齐」
「静谧的五更天,木纹纵摆」
「吃个散福糕」
廖紫菱
作品名称:《刺猬》
指导老师:
王郁洋 陈抱阳 祁震 叶甫纳 邱思遥作品规格:
25*20cm
作品材料:
arduino,煤油基磁流体,钕铁棚磁,铁,树脂等
作品阐释:
过敏,会产生强烈攻击性。它是一段被过度防御的免疫系统以自我保护为由反击身体的变态反应过程;是一段以过度回避的心理攻击自我意志的过程;一段在人与人之间逐渐变成习惯的绝对距离。敏感看似充满攻守之姿,实则在束缚自我的尖刺外,剥下外壳之后只有留在自身的难以磨灭的痕迹。“所有痛苦的本质,都是在攻击自我。”
毕业作品
武婧仪
作品名称:《非瞳寻常》
指导老师:
王郁洋 祁震 陈抱阳 叶甫纳 邱思遥 何贝莉作品规格:
30*30厘米,20*20厘米
作品材料:
玻璃,亚克力,丙烯,树脂胶,硅凝胶,布匹,塑料纸,聚异丁烯
作品阐释:
在人们对自我外貌的追求和改造中,美瞳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它色彩多样,种类丰富,装扮着人的整体风貌,一些设计特殊的美瞳能轻松给人以跨地域、跨文化、跨人种、跨物种的奇妙体验。美瞳这一个小点缀,打破了性别、年龄等限制,是当今人们对个性的诠释,对幻想的解放。
毕业作品
祁子航
作品名称:《奇迹市集》
指导老师:
祁震 王郁洋 陈抱阳 邱思遥 叶甫纳作品规格:
1.6cm*6cm*6cm,视频时长4分58秒。
作品材料:
细胞培养皿,细胞培养基,胎牛血清,谷氨酰胺,人造肉,冰箱等
作品阐释:
当我们不作为食物的创造者而作为某种意义上的消费者时,看似稳定的食物供应链条并不稳定。基于此,我希望通过对“有限空间范围内食物来源的可能性”问题进行探讨。作品通过在特定范围内进行疑似携带生物信息遗留物的物品收集,试图培养出合成人造肉。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起人们对食物来源的重视及对食物“所有权“的探讨。
毕业作品
发生腐败的人造肉
未腐烂的人造肉
未腐烂的人造肉
发生腐败的人造肉
人造肉培养模式图
曲鸣飞
作品名称:《路口》
指导老师:
邱思遥 王郁洋 祁震 陈抱阳 叶甫纳作品规格:
30cm*30cm*8.5cm 3件一组
作品材料:
宝丽来相纸,亚克力,水,编程装置
作品阐释:
此作品源自于毕业论文写作中对宝丽来移膜的发展实验。这件宝丽来移膜作品所呈现的也许是我姥姥眼里的世界。老年痴呆和白内障让她对这个世界有着不一样的认知,通过研究老年痴呆和白内障的病理,我重新构建了她所看到的周遭世界,最后通过宝丽来移膜的不确定性和唯一性来探讨人类记忆的脆弱和家人的意义。
毕业作品
孙浩
作品名称:《我-朋友,我-敌人》
指导老师:
陈抱阳 王郁洋 祁震 叶甫纳 邱思遥作品规格:
视频
作品材料:
VR录屏视频
作品阐释:
打呼噜,作为一种比喻,像是在我的身体结构运行内生产的一种无法自察的结果。对我来说,它来自于一种具有权力的父亲形象——我身体里的“父亲”。除此之外,我还由什么部分组成?这件VR作品似梦境,失真般地摸索“家庭空间”与“我的身体”间的相互塑造的模型,以及将二者作为战场的意识的形状。
毕业作品
崔业成
作品名称:《风之舞》
指导老师:王郁洋 祁震 陈抱阳 叶甫纳 邱思遥
作品规格:
45s
作品材料:
风扇、塑料袋、动画视频
作品阐释:
我的毕业论文内容是风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于是我便思考风与艺术的交集。风是不可见的,艺术家们一直寻找一种手段让本不可见的风变得可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感官来感受风的存在,在这件作品里,我并没有完全模仿一场塑料袋的物理运动,而是制造了一种在视觉感知上的错觉,使塑料袋按照设定好的程序规则运动。
毕业作品
社会性艺术工作室
王新宇
作品名称:《物也有性焉》
指导老师:
邱志杰 陈晔 何贝莉 张梓倩 吕智强 王沂作品规格:
尺寸可变
作品材料:
砖头、树枝、扫把、木块、钉子、铁丝、衣服、凳子、镜子、床单、枕头、泡沫、口罩等废弃物
作品阐释:
废物是什么?被丢弃且失去使用价值的东西吗?每一件物品成为废弃物似乎是它们这一生躲不过的命运。但是在中国文化里,人与天地万物都具有一种内在的力量。我面对这些废弃物的时候,我要感知的就是它们内在的那一种力量。通过调整它们的关系和位置会发现,它们不再是废物了,它们进入了新的状态,产生了新的价值意义。
毕业作品
祁淇
作品名称:《春游》
指
导老
师:
邱志杰 陈晔 何贝莉 张梓倩 吕智强 王沂作品规格:
10×67×180cm
作品材料:
木片,木条,树枝,铁丝,衣架,鲜花
作品阐释:
“门”从古至今都在人们的生活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但在不同的情境下“门”也有着不同的涵义。春暖花开的时节,疫情再次反扑,居家办公和上课成为日常。对于止步于屋内的人们来说,“门”又意味着什么?是安全的防线?束缚的锁链?还是一种个人与外界之间紧密联系着的证明呢?作品表达了在疫情之下,对“门”的内涵的思考。
毕业作品
曹文青
作品名称:《我预言了》
指导老师:邱志杰 陈晔 何贝莉 张梓倩 吕智强 王沂
作品规格:
尺寸可变
作品材料:
A4纸,
微博@我预言了2,网页www.网址未加载
作品阐释:
「我预言了WoYuYanLe」是一个为期一年的艺术项目(2022年4月1-2023年4月1日)。在这两个4月1日所划分出的一年中,我将每天作出十则“预言”,这些介于“戏言”与“预言”的话语中,在这些介于“戏言”与“预言”的话语中,或许有些会成为事实。*其所发布内容概为虚构创作,不具备真实性,仅供参考。
毕业作品
佘璐芸
作品名称:《买个毛》
指导老师:邱志杰 陈晔 张梓倩 何贝莉 吕智强 王沂
作品规格:
行为,四分钟,五分钟
作品材料:
佘璐芸的头发
淘宝链接:(m.网址未加载/h.fscRnMo?tk=Vxlr2kEa9Wk)
作品阐释:
消费主义刺激下的消费行为正在建构新的规则,当消费目的不再存在,消费本身成为无意识的动作时,我做了一件事:1、清点计数,我的头上有56808根头发。2、将它们放上电商平台,与其他任何商品无异,并开始售卖。3、如同其他消费的行为,邀请每位消费者来我的店铺里买毛。到底是买个毛,还是买了个毛?
毕业作品
牛晨
作品名称:《车头珂琳芬》
指导老师:邱志杰 陈晔 张梓倩 何贝莉 吕智强 王沂
作品规格:
影像 ;6分44秒
作品材料:
鸡毛毽子、茶壶、鸡蛋、玻璃器皿、香烟等综合材料
作品阐释:
以PPT电影的手法,采用第三人称的视角叙述了一只比例欠佳的茶壶(珂琳芬),一个妄想登高的毽子(孔雀 ),以及一枚意味深长的蛋(车头)三者相遇后发生的一些算不上太幽默的故事。在珂琳芬、孔雀、车头构成的戏谑性空间内,命运显示出它不那么可靠的一面。
毕业作品
王梦茹
作品名称:《到此一游》
指导老师:邱志杰 陈晔 张梓倩 何贝莉 吕智强 王沂
作品规格:
2*2*3m
作品材料:
镜子、PVC夹网布
作品阐释:
“打卡”是一种核心为“到此一游”的旅行行为,打卡要素的变更,同时也意味着大众价值归附的转移。该作品是一个持续的项目,关注镜子、烟雾、强制透视等各类打卡要素,并将这些元素放置于一个透明泡泡屋内,每次元素更换会通过公众号“欢迎到此一游”实时更新,目前作品状态处于第一单元:镜子。
毕业作品
王馨怡
作品名称:《旧棉被从栏杆上一跃而下》
指导老师:邱志杰 陈晔 张梓倩 何贝莉 吕智强 王沂
作品规格:
6分16秒,影像(尺寸可变)
作品材料:
诗歌、影像
作品阐释:
《旧棉被从栏杆上一跃而下》,是一个达达诗工作坊项目。在此期间,我与郑州市薛岗村拆迁安置区的大爷大妈以及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的学生讨论“如果在客厅挂一幅画,你会挂什么?”的问题,并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达达诗创作,从中反映出两个不同群体的审美以及对美的追求。这批诗歌承载着他们对于当下生活或享受、或抱怨的感受以及对未来的希冀和对美的想象。
毕业作品
马秋子
作品名称:《栎社树》
指导老师:邱志杰 陈晔 张梓倩 何贝莉 吕智强 王沂
作品规格:6′58″
作品材料:视频、木制品
作品阐释:栎社树,出自《庄子·人间世》,喻为无所可用的不材之木。此作品从“栎社树”的寓言出发,通过研究在高加工的木制业环境下,人们对木制品的使用现状,来探讨何为“才”何为“不才”?普世价值观下的“有用论”、“无用论”是否真实地切合?“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是否映可射于艺术?
毕业作品
安思潼
作品名称:《12次水的驻足》
指导老师:邱志杰 陈晔 张梓倩何贝莉 吕智强 王沂
作品规格:
录像,尺寸可变
作品材料:
水,气球,雨伞,充气筒,绳子,雨靴等
作品阐释:
我在家乡吉林市以“水”为线索制造了一组事件,由于疫情封控原因很多预想的地点都转为在家中或小区。这些物件与不同的“水”产生了一次次短暂的连接、共同构成了存在于城市中的短小诗句。这些事件可能是屋顶的一场人造雨、在松花江中放飞一只岛、跷跷板两边起落的雨靴……最后,它们都将重归于原初的平静,进行一场可能早已被预示的回归。
毕业作品
王佳凝
作品名称:《包工头》
指导老师:邱志杰 陈晔 张梓倩 何贝莉 吕志强 王沂
作品规格
:3分18秒作品材料:
影像,行为记录作品阐释:
在大学四年里,通过干插画外包的活,我深入了解了这一行业的流程。在我的毕业创作之中,我以一个“包工头”的身份参与到整个链条的运作之中。通过放活并签订合同,在作品当中完整的呈现了几种几乎被默许的关系链条。并将存在于工作链条之中的契约关系以及出现的现象作为素材编织于其中,展开了一场演绎和剖析。毕业作品
杨万志
作品名称:《灵药》
指导老师:邱志杰 陈晔 张梓倩 何贝莉 吕智强 王沂
作品规格:
5分17秒
作品材料:
定格动画,综合材料
作品阐释:
古代乱世。酒壶粉墨登场,天衣无缝;“假作真时真亦假”;茶壶难防暗箭,百口莫辩;杆砣狼狈为奸,天平不平;竹筛指鹿为马,声东击西;锅斗乌合之众,缠斗不休;“灵药”脚痛不医脚,头痛不治头;良药苦口,“佳肴”亦苦口。鸡蛋横空出世,瑰宝奇葩;只见热火冷汤,烽烟再四起;然云飞风过,药到病除,起死回生;六贼无踪。
毕业作品
实验艺术工作室
杨智超
作品名称:《乐园》
指导老师:邬建安
作品规格
:9min37s作品材料:
影像作品阐释:
影片通过自创的形象,讲述如同发生在剧场中的故事,窥见了一个异想世界。这里,人类的化妆行为成为了某种有着特定意涵的仪式。影片展现这里诞生,洗礼,破败与拯救等仪式,通过怪诞的视觉营造诡异的氛围。通过异化“化妆”这一今天普遍的人类行为,唤起观众对于日常行为的批判性思考,并希望借此实现自我认知的某种升华。
毕业作品
林舒雅
作品名称:《都市异闻好奇柜》
指导老师:邬建安 於飞 张愉 杨茉 陈明强 谭天
作品规格:
63cm*25cm*53cm
作品材料:
综合材料
作品阐释:
好奇柜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种收藏陈列方式,用于展示主人的对世界的涉猎与控制。作品以“好奇柜”为主体形式,都市马路上每天一圈圈骑行嘶吼宣泄的男人、用垃圾簪发打扮精致的拾荒女子此类奇人都将是其间的收藏品,以此来构建一个穿插现实与幻想的记忆剧场。
毕业作品
底鹭怡
作品名称:《一根一根》
指导老师:
邬建安作品规格:
130x200cm作品材料:
毛发,纸作品阐释:
我从身上采集6855根毛发,再将它们重新对应到我身体的形状中,在被限制的空间中形成一份用毛发做成的记录。
毕业作品
李湘宜
作品名称:《拯救小怪兽》(病床儿童艺术书公益项目)
指导老师:邬建安 张国龙 於飞 张愉 谭天 杨茉 陈明强
作品规格:144cm×21cm×14cm
作品材料:纸张等
作品阐释:
艺术创作与公益关爱活动相结合,关注病房儿童的需要,通过将病痛与治疗过程具象化,创作了一系列代表各种难受的小怪兽和拯救它们的医疗超人。初版的怪兽超人为两方对抗模式,并通过纸玩具周边扩展了可玩性,升级版则将对抗模式转化为陪伴关爱模式。适合多年龄段儿童,既有利于短期身心康复,也有利于孩子们的长期心理建设。
毕业作品
《拯救小怪兽》系列艺术书
《拯救小怪兽》系列艺术书
现版本作品
刘晶文
作品名称:《了不起的皮肤》(病床儿童艺术书公益项目)
指导老师:邬建安 张国龙 於飞 张愉 杨茉 谭天 陈明强
作品规格:
30cm×21cm×8cm(展开30cm×42cm)
作品材料:
艺术书(纸张等)
作品阐释:
你真正地了解自己的皮肤吗?这本艺术书将向你展示我们人类最精致的“衣服”——皮肤,一起进入了不起的皮下世界。作品以彩虹七色分层展现皮肤由外至内的生理机能,并在病床陪伴公益活动中的趣味互动科普活动中增添活力。
毕业作品一
左《了不起的皮肤》书籍封面 右《了不起的皮肤》书籍底面
左:p1 右:p2
左:p3 右:p4
毕业作品二
作品名称:《生活的姿态》
作品规格:
绘画:
25cm×23cm;100cm×80cm;60cm×80cm
装置:
帐篷尺寸100cm×100cm×135cm
发条玩具尺寸可变20cm×25cm不等(共22套)
作品材料:
绘画(布料、彩墨、油墨、丙烯)
装置(铁皮玩具、棉花、木料、镜框等)
作品阐释:
疫情下封控在家,铁皮发条玩具和身边的各种朝夕相处的物件仿佛有了生命,以拓印的方式作画出生活的形状,换一种神奇的视角看待它们,边边角角和零零碎碎全都展现出另一种有趣的姿态和新奇的魅力。
《生活的姿态》全景效果
《生活的姿态》铁皮发条玩具系列展示
彭煜涵
作品名称:《茧》
指导老师:张愉
作品规格:
8分钟
作品材料:
影像
作品阐释:
“你是我们所有人的骄傲。”“和你一起走在外面都觉得丢人!”
正面的、负面的;支持的、反对的……外界的评价丝丝绕绕在我们的心中形成一层茧,是束缚,是保护。作品选用数十件不同人的衣服剪裁、编织、捆绑,将他人给我们的评判具象化,表达内心的挣扎和无声的呐喊。
毕业作品
肖钰欣
作品名称:《吽HOU》
指导老师:邬建安
作品规格:
900*4800mm
作品材料:
牛肩胛骨,红麻绳,盐,次氯酸钠
作品阐释:
使用盐浸泡红绳是传统道教当中除晦辟邪之法,使用次氯酸钠处理牛骨是我与动物园的老师为处理标本和新甲骨研究出来的科学之法。挂满盐晶的红绳与处理之后惨白怪异的牛肩胛骨缝合出一座类似骨桥又似兽皮的物品,连结的是我对界限中微妙而模糊的征兆感的探讨。
毕业作品
李卓儿
作品名称:《怪力愚人之旅》
指导老师:邬建安
作品规格:
9*12cm
作品材料:
数码绘画、有芯纸
作品阐释:
《怪力愚人之旅》是一副韦特体系塔罗牌,“愚人之旅”是塔罗牌中0号愚人到21号世界的经验过程,“怪力”则是我对卡牌风格的描述,用光怪的色彩与错乱的网格质感构成晕眩迷离的牌卡世界。牌背以对称的蝴蝶翅膀为灵感,让人联想到充盈着颜色的玻璃星星与蝴蝶。拥有一套个人风格的牌并使用它是有趣的,于是便有了该牌。
毕业作品
李宇彤
作品名称:《陌生的朋友啊》
指导老师:於飞
作品规格:
视频,21分钟
作品材料:
晾衣架,纸,绳子,视频,照片
作品阐释:
我房间里的所有物品像是记忆的锚点,连结着早已过去的往事。我曾经书写了自己房间里所有物品的名字,后来我为我房间里的每件物品写下300—500字的小传,并拍下照片,用十二万字和400多张照片进行一次对自己与他人的坦诚。它们是若干封信,也是一本冗长并且模糊的日记,我站在遗忘的边缘,演绎乏善可陈的往事。
毕业作品
王文波
作品名称:《只是点击》
指导老师:
张愉作品规格:
58.5cm*27cm + 61cm*44cm
作品材料:
石塑粘土,丙烯颜料,钢化玻璃
作品阐释:
清透的屏幕下的人所感受到的,是看不见的厚重压力和看得见的斑驳指纹,只是简单容易的点击屏幕却有着强大的力量。在如此处境下,他们依然保持着淳朴、喜庆、祥和的面容。观众视角下的他们即使被挤压变形,也仍然在直面每一枚指纹的落下。
毕业作品
游佳让
作品名称:《猫鼠游戏》
指导老师:谭天
作品规格:
预览版三分钟,完整版三小时
作品材料:
猫,猫用跑轮,织布机,毛线
作品阐释:
影像:
我组合了跑步机和织布机,使猫的跑动可以带动织布机的运作;由于奖励机制的调整,猫出于好奇的运动,逐渐变成了为了获得食物、玩具以及猫薄荷的劳动,并最终织出一块长布。
装置:
我组合了跑步机和发电机,屏幕上将会播放影像以及现场监控,仅当观众与跑步机互动时,屏幕才会正常播放,反之,屏幕将会关机。
毕业作品
姜雨辰
作品名称:《意识记录意识》
指导老师:邬建安 张国龙 於飞 张愉 杨茉 谭天 陈明强
作品材料:视频
作品尺寸:10分钟
作品阐述:我坐在书桌前任凭着我的意识在我大脑中来来去去,并及时将出现的意识记录下来,但我可能又会意识到我正在记录我的某一意识。疫情缘故,我的身体虽困在房间中,但我的意识们却不受时空的拘束来去自如,并且这些意识们和“记录”相互玩了一场眩晕追逐。
毕业作品
林诗涵
作品名称:《但还是要一起晚餐》
指导老师:
张瑜作品规格:
2*2m作品材料:
绒布、毛毡布、棉花等作品阐释:
这是一个母亲和孩子等待晚归的父亲共用晚餐的场景。晚餐使家庭成员齐聚桌前。进食、互动,这是一个需要大家共同完成的式,这样的聚餐似乎能够象征家庭的幸福安稳。作者用柔软材料呈现家庭内部空间的种种温情,讲述的故事却并不完全美好:家庭成员们执着于每晚的聚餐,但相聚的心也会相斥。但他们仍将一起完成晚餐的仪式。
毕业作品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屹立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