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78期 总第1405期
你听到了吗?今天上午10点30分至42分,重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防空警报试鸣放,悼念“重庆大轰炸”遇难同胞。
这是重庆连续23年来,在6月5日这天进行防空警报试鸣放,以纪念八十年前在“6·5”大轰炸中罹难的同胞。
八十年前,硝烟弥漫,炮弹声盖过了声声哭喊,却灭不去“愈炸愈强”的坚强性格。
八十年后,国泰民安,焦土上重建起层层高楼,却更铭记山城往昔的艰难岁月,慨然前行。
铭记,炸不垮的山城
据《重庆防空志》记载:为达成“以炸迫降”的战略目标,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
据《重庆市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名录》统计:重庆主城及其周边区县承受了日机近万架次18000多枚炸弹的轰炸,直接伤亡32000多人,房屋毁损17000多幢。
1941年6月5日,18时18分,重庆城区空袭警报大作,24架日机分三批经湖北宜都、松滋等地突然夜袭重庆。
日机在重庆市区上清寺、中三路、两路口、大田湾、黄家垭口、观音岩、神仙洞、七星岗、通远门、巴县中学、南岸弹子石、玄坛庙以及江北等地投下爆炸弹82枚、燃烧弹13枚,直到23时27分解除警报,空袭时间长达5小时9分钟。
此次轰炸,不仅直接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制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间接死于轰炸人数最多的一次惨案,即震惊中外的“6·5”重庆大隧道窒息惨案。
日机轰炸导致十八梯、石灰市、演武厅3处大隧道内发生严重窒息事件:
“洞内之手持足压,团挤在一堆。前排脚下之人多已死去,牢握站立之人,解之不能,拖之不动,其后层层排压,有已昏者,有已死者,有呻吟呼号而不能动者,伤心惨目,令人不可卒睹。”
“6·5”重庆大隧道窒息惨案中,数以千计的无辜同胞在日军的疲劳轰炸中不幸罹难,这是侵华日军在重庆制造的重大暴行。
“我愈炸愈强,敌愈炸愈弱”,纷飞炮火中壮烈的标语是重庆人民绝不屈服的性格和饱含希冀的向上态度最真实的写照。
防空警报不时响起,在“躲警报”、“钻防空洞”几乎成为生活常态的情况下,坚韧的重庆人民依旧坚持抗争。理发店里贴的对联写道:倭寇不除,有何面目?国仇未灭,负此头颅;饭馆墙上的联语为:复仇雪恨每饭不忘,杀贼驱倭投箸而起……
自来水公司和电力公司的工人,警报没有解除就加紧抢修水电设施;校舍厂房被炸毁了,广大师生和工友们随炸随修。夜晚的小巷,家家点亮“太平灯”悬挂门前方便行人。断壁残垣间,机器声隆隆不断,一批批物资在防空洞里生产成型,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一线。
德国友人王安娜在回忆录中曾写道:“轰炸在中国人的脑子里唤醒了一种重建中国的决心,比敌人能够毁灭的还要快。”
纪念,为更好地前行
今年是重庆“6·5”大隧道惨案80周年,重庆“6·5”大隧道惨案遗址以下的防空隧道,在时隔80年后,首次对市民和游客开放。市人民防空采用了遗址保护修缮的方式,还原和展示遗址原貌。遗址记录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也见证了重庆市民团结一致、“愈炸愈强”的抗争精神。
80年前的重庆大轰炸,是重庆永久的伤疤,它和难以泯灭的痛苦记忆连接在一起。
彼时,《重庆公报》曾经刊载过一首七十余行的长诗,题为《防空洞》。诗中写道:“是谁把我们从二十世纪的闹市赶到了荒野的岩洞,我们快要窒息了,却连咳都不敢咳,只让年轻的母亲暗暗流泪在心底。宝贝乖巧些吧,你别怨妈妈不宠爱你,你说是谁,害你哭泣的权利都被剥夺。”
无论经历多少苦难,乐观的重庆人倔强地活着,就像街道两旁不屈的黄葛树一样,生动诠释什么是“炸不垮的城,不服输的人”。
上午10时30分,警报响彻山城,如同八十年前,我们却早已有足够的底气不仓皇躲避,因为身后是和平与强盛的祖国。
一寸山河一寸血。3200万重庆人民不会忘记,我们看似稀松平常的今天,是死难同胞永远无法到达的明天。勿忘历史,吾辈自强!
| 党委宣传部 党委网络工作部
来源: 重庆日报重庆共青团 千秋红岩
海报: 曾泊霖编辑: 王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