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百年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四川美术学院名师风采 |“科技艺术与社会创新”教师团队

四川美术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赓续百年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四川美术学院名师风采 |“科技艺术与社会创新”教师团队

【四川美术学院2021年第67期 总第253期】

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诠释新时代师德师风内涵,激发教师队伍建设活力,激励我校教育工作者坚守初心使命、敢于担当作为,现对2020年以来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的先进教师群体予以展示。

四川美术学院

科技艺术与社会创新教学团队

做黄大年式教师,担当育人使命

“科技艺术与社会创新”教师团队是四川美术学院在新文科视野下,以艺术与科技融合,服务社会创新前沿的教学团队。团队主要负责人为焦兴涛副校长,团队成员包括王天祥、周宗凯、王朝刚、段胜峰、唐勇、付继红、曾令香、王立端、屈波、周彦华等。教师团队积极回应时代变革,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优异成绩。2020年获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2021年入围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推荐。

使命担当,潜心育人

以艺习道,做有使命的教育。教师团队积极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学习,自觉承担为民族伟大复兴、为人民美好生活育养艺术英才的历史使命。

潜心育人,做有温度的教育。教学团队赓续“师生从游”文化传统,秉持“志于道 游于艺”校训,践行“师生平等、创作多元”办学传统,在师生从游共创的学习中,让教育洋溢温情。教学团队心系教学,负责人焦兴涛捐献100万元设立“未来·星丛”研究生奖学金。

教学团队成员获批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个人1名;所在院系获批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三全育人”示范院系、党支部双带头人工作室。

深化改革,育养英才

思政+艺术。开展“主题学习+主题创作+主题实践”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探索,寓思政教育于专业教学、学术活动、艺术创作之中,成效显著,获得中央领导肯定。

构建实验体。围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内外循环之新格局,以研究方向为引领,以真实项目为抓手,设立科技艺术与社会创新研究方向工作室,聚合雕塑专业、实验艺术专业、绘画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动画专业等资源。学生1年级完成大平台学习后,打破学科专业限制,可双向自由选择进入研究方向工作室进行为期3年的学习。本硕贯通,培养具有科学、艺术、社会多重学科背景的艺术英才。

建立基地群。将教学投放真实的社会现场,以艺术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真实力量。建立线下基地群与线上云社区结合的艺术创新社会实验室。强化艺术创新社会实验室对社会问题的及时感知、界定与回应。

践行行动派。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工坊教学、艺术驻留、项目教学、研究创作、社会服务等长短结合的艺术项目,培养师生感知、了解、考察、深入、融合现场与社群的能力,通过在地现场教学与在线交流分享等形式,让现场性问题能激活思想,激活理论,并获得现场内外的智慧与支持。

雕塑专业、绘画、动画、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获得教育部首批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改革探索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场景雕塑》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与示范团队。学生作品16件次入选5年一届全国美展,毕业生陶辉作品获得“第19届巴西圣保罗国际录像艺术节大奖”(全球影像艺术最高奖),高度彰显教师团队人才培养的水平与能力。

研创引领,面向前沿

艺术+科技。建设重庆市新媒介美术创作实验室,开展科技艺术前沿探索。与电子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积极筹备“艺术与科技”研究生联合培养。发起并持续举办新媒体国际艺术节。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艺术与科学”论坛,翻译海外科技艺术与社会艺术的经典文丛与学术前沿。

艺科+社会。将科技艺术前沿探索作为促进社会创新的媒介与手段。承担北京故宫新媒体艺术项目、创作机场、轨道、商圈新媒体交互作品。与爱丁堡艺术学院联合举办”艺术智能与乡村建设“,与意大利中意国际一道开展”云端·今夜无人入眠”国际虚拟线上展等探索。出版“艺术抗疫”系列电子丛书,举办“中国力量:四川美术学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主题创作展”。

教学团队负责人焦兴涛斩获五年一届全国美展空缺30年的雕塑类金奖。以教学团队为支撑的美术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排名中获得A-佳绩。2019年美术学“软科”学科排名,全国第四。

责任担当,服务社会

艺科融合,致力城市形象提升。教学团队承担重庆市江北国际机场文化建设研究、成都天府机场艺术项目实施,长江艺术湾区美术公园建设,重庆轨道交通文化建设研究、重庆解放碑商圈公共文化空间提升研究、重庆两江四岸光艺术展演等重大任务。

艺科融合,致力乡村文化振兴。广泛开展艺术参与乡村建设的社会实验,酉阳叠石花谷项目获评2020年十大旅游扶贫案例,北碚柳荫艺术乡村建设获得多项国家荣誉,成为南亚国家减贫与发展合作考察示范点,艺术乡建的中国经验受到高度好评。

艺科融合,致力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省级西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积极开展遗产展演、遗产文创、遗产传承等学术项目。举办“世界之眼,发现中国: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互鉴计划”,举办“中国新现实艺术欧洲巡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提升坐标,夯基提质

作为面向新文科变革和美术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核心团队,教师团队通过名家大师引领、卓越人才培育、青年英才塑造实施“一带一路”培养模式,通过积极主动承担国家重大研究、创作与展演项目,夯实发展基质,致力于建设一支卓越的教师团队。

坚持跨国际、跨学科视野,以高层次人才夯实教学团队结构。引进中国新媒体艺术领军人才林俊廷、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冯陆教授、台湾艺术大学杨北辰教授、波兰华沙美术学院Ewa-Maria Smigielska教授等杰出英才,进一步增强了学科的国际视野、跨学科创新能力。

四川美术学院

来源:四川美术学院

主编:贾安东 余晖

排版:鲁佳 刘静怡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重庆本科院校-四川美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四川美术学院-“赓续百年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四川美术学院名师风采 |“科技艺术与社会创新”教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