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我校检验医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柳满然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发表了题为“Hypoxia-stimulated ATM Activation Regulates Autophagy-associated Exosomes Release from 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to Promote Cancer Cell Invasion”的论文,揭示低氧条件下癌相关基质成纤维细胞(CAFs)通过调控自噬与外泌泡形成,协调外泌体释放,促进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新机制。
肿瘤是由癌细胞、微环境基质细胞、浸润到微环境的免疫类细胞、肿瘤血管、细胞外基质以及各种分泌成分和代谢产物等共同构成的复杂体系。近十余年来,柳满然教授带领团队在乳腺肿瘤微环境CAFs生物特性、CAFs对癌细胞侵袭转移、药物耐受等方面进行了较广泛、深入的研究。课题组既往研究揭示了乳腺肿瘤CAFs独特的基因表达谱与非编码RNA的特征,CAFs活化与活性维持,CAFs通过GPER-PI3K-CYP19A1引起的乳腺组织雌激素异常,CAFs对微环境ECM重塑,VEGF非依赖的肿瘤血管形成,CAFs与癌细胞间的代谢共栖等新型互作模式,较系统地阐明了CAFs对癌细胞转移复发、多种药物(如他莫昔芬、赫赛汀、表柔比星等)耐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先后在《Cell Death Differentiatio》《Theranostics》等国际期刊发表了近20篇SCI论文。
在新发表的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来源于未经放化疗及药物处理的乳腺肿瘤组织原代CAFs中存在异常活化的ATM,有别于经典的ATM,其主要分布于细胞浆中,我们称之为氧化型ATM(Oxidized ATM)。研究者们多手段多角度揭示了氧化型ATM、 细胞自噬与外泌体释放、肿瘤转移的内在联系;发现体内低氧环境下,CAFs中的氧化型ATM通过磷酸化BNIP3募集P300和FOXO3,转录调控与autophagosomes(APs)和exosomes囊泡形成相关的Atg5和Atg16L的表达,从而促进APs和分泌胞的形成;另一方面,氧化型ATM磷酸化溶酶体膜上与氢离子(H+)交换相关的ATP6V1G1,导致溶酶体对H+的吸取功能障碍,降低溶酶体对APs内吞或结合能力,从而使得APs和multi-vesicular bodies (MVBs)发生融合并促进外泌体的释放。此外,自噬相关的GPR64被包裹到外泌体内,并随之释放到肿瘤微环境中。乳腺癌细胞摄入富含GPR64的外泌体,激活非经典NF-κB 信号通路,上调MMP9 和 IL-8等与肿瘤侵袭转移密切的相关蛋白表达,使得癌细胞获得增强的侵袭转移能力。总之,该研究为肿瘤微环境CAFs促肿瘤进展提供了新的见解,揭示了氧化型ATM在调节自噬和外泌体释放方面的新功能。
我校检验医学院研究生席磊、彭美茜、刘水清、刘永灿、万雪颖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柳满然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持续近7年,得到了海外学者崔晓江教授和腾勇教授的大力协助。同时获得科技部国家重点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等7项基金的资助,还得到校研究生院杰出研究生基金的支持。
来源:科研处 检验医学院
排版:黄泳琪
往期热点
医路征途,启航!
承继历史、再谱新篇!复旦重医全面合作协议签署
2021重医军训特辑丨九月正午的阳光都没你耀眼
你一票,我一票!“偶像老师”PK进行时!快来为重医的刘煜亮老师打CALL加油!
月满中秋 情暖校园丨重庆医科大学祝大家中秋快乐!
重医新生军训特辑丨除了站军姿、走正步,他们的军训还有——
点一下在看会变得更好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