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8月20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防科委主任的聂荣臻元帅签发了一份重要文件,这份文件直接送到了毛主席的办公桌上,同时还抄送给了刘少奇、周恩来、林彪、邓小平、贺龙、罗瑞卿。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看过这份文件后都圈阅表示同意。究竟是什么文件如此重要?
事情还得从1956年说起。1956年11月16日,聂荣臻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分管自然科学、国防工业、国防科研工作。他又陆续兼任了国防科委和国家科委主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分管尖端武器研制工作。按照当年年初制定的《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的开展原子弹、导弹的研制工作规划,负责国防科技工作的聂荣臻成为了中国“两弹”研制工作的直接领导者。
聂荣臻提出,发展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必须“以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为争取外援,1957年9月,聂荣臻率团访问苏联。经过35天的谈判,聂荣臻代表中国政府,在莫斯科和苏联签订了《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按照协定,中国的导弹、核武器研制的起步工作得到了苏联一定的援助。然而好景不长,1959年6月,苏联单方撕毁协定,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一年后,苏联撤走了援华专家,并停止一切设备和资料的供应。此时,我国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在这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对原子弹、导弹的研制是继续“上马”还是“下马”的问题,有关部门产生了严重分歧。
1961年夏天,事关“两弹”生死的国防工业委员工作会议在北戴河召开。会上,许多主张“下马”的同志认为当前时期搞一下常规武器就行了。但聂荣臻认为,“两弹”一旦“下马”,人才设备便会大量流失,尖端科技事业将推迟若干年。于是,他坚决主张“两弹”持续攻关,并因此得罪了不少人。秘书范齐生十分关心地对聂帅说:“您身体不好,事情那么多,又有那么多非议,您还是辞掉这副担子吧!”听到这句话,被毛主席称为“厚道人”的聂荣臻火了:“糊涂!遇到这么点困难,听到这么点议论,就想退缩?要干点事历来就没那么容易的!”停了停,他又斩钉截铁地说:“搞不出‘两弹’,我死不瞑目!”
1961年8月20日,聂荣臻签发了《导弹、原子弹应坚持攻关的报告》,也就是开头提到的那份重要文件。报告中说:“只要集中力量,缩短战线,突出重点,争取三五年或更长一些时间研制出中程、远程的地地导弹,爆炸初级的原子弹和能装在导弹上的比较高级的原子弹是可能的。”这不仅是一份报告,更是一张“军令状”,是聂荣臻给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庄严承诺。这份报告成为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定心丸”,他们均圈阅并同意了这份报告。从此,“两弹”研制工作得以继续开展,并走向了完全独立自主的艰难攻关历程。
在“两弹”研制过程中,聂荣臻给科技工作者以极大的信任,并提供了制度、生活上的保障。钱三强曾回忆说:“记得他不止一次说过,你们尽管放手工作,我来做你们的后勤部长。”
那个年代,许多人迷信苏联专家,对自己本国的科学家却是既怀疑他们的能力,又怀疑他们的忠诚。而聂荣臻一贯坚持“两个相信”:一是相信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不比外国人差;二是相信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爱国的,他们会为国家安全、民族荣誉竭尽全力。1960年11月5日,我国进行首次导弹发射试验。导弹准备发射前,工作人员发现导弹的弹体往里瘪进去。钱学森赶往现场仔细察看,随后他判断认为:这是内外压力差过大导致的,弹体结构并未损伤,点火后弹体内压力升高,弹体会恢复原状。于是,他认为可以照常进行发射。按照当时的规定,导弹发射需要钱学森、酒泉基地司令员、参谋长3人签字同意。聂荣臻知道这一情况后说:“有钱院长的签字,我就同意发射,因为这是技术问题,技术上钱学森说了算。如果只有司令员和参谋长两人签字而没有钱院长的签字,我倒不敢同意发射。”第二天导弹发射成功,证实了钱学森所说是对的。
我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由于严重缺乏副食品,科学家们患上了夜盲症、浮肿病,但他们依旧加班加点搞研究。聂荣臻非常关心科学家们的身体状况,他以自己的名义向几大军区为科学家们“募捐”,调拨猪肉、鸡蛋、黄豆等副食品来解决大家缺乏营养的问题。聂荣臻还下了一道特别命令:“领导、行政人员一律不分。”当时许多科学家满含泪水前来领取,他们表示:听说主席、总理都吃白菜汤,却让我们吃肉,我们就是拼了老命,也要搞出“两弹”来啊!
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制度保障是聂荣臻更重要的一项工作。部分知识分子由于家庭出身、社会关系、海外关系等问题,往往被扣上资本主义知识分子的帽子,不能从事机密科研工作,严重干扰了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1961年,聂荣臻开展大范围调研,领导制定了被邓小平誉为“科学工作宪法”的《科学工作十四条》,重点解决了科研工作的根本任务、知识分子红的标准及红与专的关系、党如何领导科研工作3个问题。1962年,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在聂荣臻主持下召开,聂荣臻请周恩来、陈毅到会讲话,给知识分子“脱帽加冕”,即脱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之帽、加上劳动人民知识分子之冕。这次会议解决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卸下了他们心头的一个“大包袱”。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
各方面保障到位,原子弹研制工作也进行得非常顺利。在聂荣臻立下“军令状”的第三年,也就是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成功爆炸。聂荣臻第一时间将消息报告给了周总理。当晚,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向《东方红》剧组演职人员宣布了这个好消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人民日报号外》也随即发布了这一消息。工作人员到天安门广场抢来一张《号外》,头版头条是一排红色大字:“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聂荣臻看着《号外》高兴地说:“这张《号外》留下,留作纪念!”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让中国人民欢呼雀跃,可西方对此却不屑一顾。因为这颗原子弹是固定在高102米的铁塔上,以塔爆的方式来进行试验的。有的西方记者说中国是“有弹没枪”,根本打不到别国的土地上。西方所说的“枪”其实就是导弹,原子弹必须与导弹结合,才能够真正成为具有强大作战威力的武器。但他们不知道,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3个月前,中国就有了自己的中近程弹道导弹,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两弹结合”实验。
1966年10月,经过精心筹备,我国决定进行第一次核导弹试验,聂荣臻亲赴发射场主持试验。苏联曾于1960年进行了一次常规导弹发射试验,发射准备阶段遇到突发故障,导弹瞬间爆炸,导致在场的涅杰林元帅和160余名科技人员全部遇难。而我国这次进行的是核导弹试验,其危险性更大。“两弹”对接、通电是整个试验最危险的环节,人们劝聂帅到掩蔽部去,他却拿把椅子坐下,说:“你们不怕危险,我有什么可怕的!你们什么时候对接、通电完,我就什么时候离开。”10月27日上午9时,我国第一枚核导弹发射升空,经过9分14秒的飞行,精确命中目标,在预定高度成功爆炸。人们再次振奋了!这次试验也标志着我国有了可以用于实战的导弹核武器,我国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部队也随之建立。
此后,在聂荣臻的领导下,我国又相继研制成功氢弹,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使中国人民在世界上挺直了腰杆。正如邓小平所讲:“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1984年,钱学森回忆聂帅领导科技工作时说:“统筹兼顾,全面调度,充分发挥了科学技术人员的聪明才干,研制工作取得了迅速的进展……我们科学技术人员在今天回顾往事,都十分怀念那个时代,称之为中国科学技术‘黄金时代’,也十分尊敬和爱戴我们的领导人——聂老总。”
文案:蒋艳
主播:朱月靓
校审:李新怡指导老师:张敏丁飞
责任编辑:章权
排版: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