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德,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社会语言学方向博士生导师、博士、教授、中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地名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地名与地名用字研究、汉语国际教育研究。
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中国文字学会理事,国内外多家期刊审稿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重大、一般各1项)、省部级项目6项,出版著作4部,发表论文70余篇,获得省级科研教学成果奖3次。曾受国家派遣在土耳其、韩国,教授汉语和中国文化。
2018年,由周文德主持申报的《地名用字搜集整理、形音义研究与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成为我校首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这是我校人文社科研究的重要突破。
把“冷板凳”坐热
17年深耕酝酿国家社科重大项目
1997年,周文德考入四川大学汉语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博连读,主要从事同义词研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聆听了著名语言学家赵振铎教授的讲座,赵先生在讲座中讲到了语言学研究和地名研究的紧密关系,还推介了一本地名学的重要著作——前苏联茹奇凯维奇的《普通地名学》。“那时这本书好不容易才找到复印本,一看确实大开眼界。”2002年博士毕业后,周文德的研究方向就从语言学转移到了跨语言、历史和地理的交叉学科——地名学上来。
“地名研究是个苦差事,要把‘冷板凳’坐热,不仅要从古籍与地方文献中寻找搜集地名资料,还要对地名进行田野调查,要走街串巷,走访乡贤村老。”回忆起自己近20年研究地名的经历,周文德十分感慨。
地名研究与语言学研究中的文字学、音韵学、方言学都有关联,但与这些相比最大的困难在于其研究史料的零散性、稀缺性和分散性。不少地名没有文字记载,要通过艰苦的田野调查,从老人口中、方言中去溯源。即使有记载的地名,随着时代的演变,不同的作者所记录的也不一样,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甄别。“直到今天,还有不少地方,同一个地名有不同的读音,甚至不同的写法。”周文德举例,一次在高速路途径一个名为“耤口”的地方,后来他到通过官方和民间调查,发现这个地方还有“籍口”“藉口”“西口”几种写法,读音也有“JI”“JIE”“XI”几种,他和研究生经过多次调研也没有得到确切答案。
改革开放后不久,国家组织全国第一次地名普查(简称“一普”),鉴于历史条件所限,“一普”留下的多为内部资料,搜集十分困难。2004年,周文德偶遇一个书贩,家里有上千本的“一普”文献,但因要价昂贵,周文德只得从中挑选了几本买下。后来,他由国家汉办外派到土耳其工作,回国后想再买回剩下的这批地名资料时,书贩早已搬家,不甘心的他屡次寻访旧书市场依然未果,这件往事让周文德深感遗憾。
然而这些艰难并没有阻止周文德在地名研究领域的深耕。无数夜晚潜心苦读,走遍大江南北寻访,他努力为所到之处“正名”。据有关学者做的地名研究文献计量化研究,截至2015年,关于地名研究的相关论文,作者单位排名全国第一的为“四川外语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尚未统计在内),按个人作者统计,周文德位居前列。在全国高校尤其是外语院校中,对地名进行系统性研究,有阵容强大的研究团队,川外处于领先地位。丰富的前期研究成果,加上地名问题对国计民生越来越显著的影响,周文德研究团队得以成功立项国家重大社科项目。
2019年6月,四川外国语大学地名研究中心成立,这是川外学术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同时也成为学校服务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良好举措。校长董洪川表示,“承接这一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对于四川外国语大学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学校将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加强项目管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立项以来,中心研究团队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在地名研究与地名标准化定制中产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地名与地名用字数据库正在积极建设中。
“守住地名就是守住乡愁”
地名研究传承传统文化,服务社会发展
今年5月,安徽六安发生的“新冠”疫情牵动人心,但同时引起热议的竟是地名“六”的读音,专家、政府、群众的讨论一时间上了热搜,新华社也为此发声。这个由地名引发的舆情让周文德颇为感慨:“网络与信息化时代,随着国力的逐渐强盛、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地名不仅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关系到国家安全、军事战略。地区建设要进行系统规划,铁路道路要有正确地标,地图导航要准确,快递要进村……都为地名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周文德也一直在为地名规范化努力。2011年到2014年,民政部牵头进行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简称“二普”)。他表示:“我们现在做的是‘二普’成果转化工作。”两年来,周文德带领团队走遍渝中区各地,编写的《渝中区地名录》《渝中区地名词典》《渝中区地名志》,已进入出版阶段;他牵头起草了《重庆市标准地名词典》,并且为30多个区县民政局作区划地名管界培训。此外,他长期担任重庆市政府地名相关问题的智库咨政专家,为多所高校作楼宇道路名称规划,为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市公安局编制的《重庆市地方标准门楼号牌设置规范》担任技术指导。
“地名不仅是一种语言符号,更是一方文化的浓缩与历史的积淀。守住地名就是守住乡愁,地名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脉。”周文德这样认为,同时也身体力行普及地名知识、推广地名文化,为重庆地方文化建设作贡献。他受邀担任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国地名大会》的学术专家,在重庆图书馆、重庆教育电视台等文博场馆和媒体上作重庆地名与文化相关的公益讲座。在他的倡导下,今年6月,地名研究中心在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学生实践周中举办了“首届重庆地名大会”,不仅普及了地名知识,更激发了师生对重庆文化的情感共鸣。7月,四川外国语大学地名研究中心获批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地名研究中心将通过研究型、探索型科普教育形式,展示地名命名原理、地名承载的历史文化知识、地名数据库的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鼓励学生、科研工作者及广大地名文化爱好者探索地名文化。”周文德说。
“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倾情倾力服务学校发展
“我们中文学科不是综合性大学的中文,不是师范类大学的中文,不是工科类大学的中文,我们是‘外’字号大学的中文,要有外语院校中文的特色。”2004年,周文德来到川外,成为学校中文系筹建人之一。17年来,他见证了川外的发展,“有学校和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老师们的爱岗敬业,川外中文专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谈到学校中文学科的未来,周文德说:“中文和外语同属语言文学,本身就紧密联系。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外国语大学的中文学科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周文德认为,地名研究与川外的外语优势相结合,更具优势。例如在确立地名、建筑、道路的名称时,还可以同时进行标准的英译。“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跨学科是必然的趋势。地名研究团队充分体现了跨学科的特点,有中文、外语、历史学等各专业的研究者。”周文德欣慰地说。“地名是语言资源,地名数据库建设是地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还需要不少计算机、统计学、大数据等专业的学者加入。” 他强调。
作为老师,他深受学生爱戴,而作为中国语言文化学院的院长,他也深感肩上的担子很重:“中文学科正在努力申报博士点,我们处在爬坡上坎、滚石上山,不进则退的阶段,在人才队伍建设、高显示度的科研成果等方面我们还有不足,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在谈到地名研究中心的未来规划时,他坚定地说:“要将地名研究和学校的学科优势紧密结合,争取早日建成地名与地名用字数据库,服务国家,服务社会,为学校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图片 | 受访者供图
采写 | 陈 挚
编辑 | 王卓芸
责编 | 于丹丹
审核 | 熊 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