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湖美文 | 在海的另一边看海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濮湖美文 | 在海的另一边看海

濮湖美文

艺考

逐海踏浪

在海的另一边看海

□文学与传媒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16班

黄海燕

目光投致海边,举目望去,阳光恣意地闪烁在海面,给波浪续上光边,一层又一层泛滥开来。

陈蹊跷着脚,踩着水,透着眼球里微波粼粼的海面,听着哗哗的浪涛声,沿着海岸移动,连着脚底的影子印下重叠的幻想……

艺考

艺考

陈蹊是镇上长大的孩子,从小由奶奶抚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父母将品德高尚,为人真诚善良的厚意寄予名中。她立志要跨海走到镇外去,去到海的另一边看看海的模样。长大后她不负所望,从田中小路硬生生踩出条城光大道来。大学毕业后,她带着海那边的海毅然而然回到镇上,成为一名教师。

几年前陈蹊还在镇上念书,学校土地到处坑坑洼洼、破破烂烂。锈蚀的钢筋裸露,墙体开裂、墙皮脱落,一塌糊涂。而今,一排排整齐划一、一栋栋粉刷一新的教学楼,褪去了泥土的原汁原味,黄色土地上让水泥给铺得整洁干净。

日子走得悄无声息,回到镇上,赶上旧年的末班车,新的一年启程。海边的涂鸦墙依照惯例被叠画上了满满的心愿。吹海边的风,向海风许愿,承海风的托付去兑现愿望。

海边漫步,海风贯耳下,摩挲墙面凹凸不平的脉络,歪歪斜斜的墨迹隐约可以瞧见。

“我想去看海,不只是眼前的海”。

海的文静,海的柔情,海的泛动,海的汹涌……

“那是看起来无尽的海啊,可它终有尽头,终将被跨越,不是吗?”

艺考

太阳直直地向着海面沉浸,忽而在波澜之中探出一角。弹射出的光在水里晃悠,余晖散漫,天空的底色被细波放纵铺来。

耳边“咔擦”一响,画面定格于海的面前,小女孩双手搭在老人坐着的轮椅扶手旁,老人的镜框折射出的光点洒在海岸上,背影在海里波动跳跃。

“蹊啊,你陪着奶奶看海,可是奶奶这辈子却不能够陪你看海到最后,不晓得在海的另一边看海会不会一样哦?一定要代奶奶我去看看啊!”

老人的低语随水波流逝,沉进海底,也永远流进了陈蹊的心坎。

那时的小女孩理解不了句里句外的深意,只知道海的另一边定是与众不同的,究竟是迷茫雾景,是彼岸港湾,是海天共一色……

海水一浪一浪地屡屡翻涌。老人脸上的纹路宛如一朵盛开的金菊,舒展开它的肢体,祥和且深远。

瞳孔放大,女孩一个回头,漾起的海风下,两条小辫肆意撩动,耷落在吹红的小脸后,笑起来像绽开的白兰花。轻启嘴唇回答老人,声音却被海水掩盖,不留一丝回响。

艺考

我站在海的一边看海,看着另一边仍被汪洋吞噬。没有谁能真正透过这海看到另一边,没有谁可以透切这一切的归结是什么?我们投入人生大海,可能会逆水而生,亦有选择随波逐流的。正因如此,我安静看海,可这海,永远静不了。

我站在海的另一边看海,看见老人,看见无数孩子们正朝着我微笑,或许他们不是对着我微笑,对着的是海带给他们无尽期望与梦想。而我,正朝着他们的笑容走进。

陈蹊退出画面,侧身再次望向无边无垠却有始有终的海。背影飘飘忽忽,卷起的水花,宣起的风浪带走了曾经那个渺小的她。

艺考

礼行千里

六尺巷

□软件工程学院202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班

张浩楠

1956年毛泽东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引用过这样一句诗:“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而这首诗的背后还有一个故事,关于“礼让”的故事。

青砖黛瓦,巷子并不长,两侧种满了香樟,流动的墨绿色顺着卵石路一直蜿蜒至了巷子深处,稠密的枝叶遮住了刺眼的阳光,从缝隙里跳脱出来的光影斑点就这么打在了布满岁月痕迹的青砖上,青砖缄默的守在这儿,经历了时光斗转,也见证了一段礼让佳话。

艺考

艺考

在安徽桐城有那么一个地方叫“六尺巷”,在这里曾发生过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据《桐城县志》记载,早在300年前,康熙年间,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人,名张英,字敦复。他在老家桐城的宅子与吴家为邻,吴家秀才出身,两家院落之间原本有一条巷子,供两家及村民出入使用。后来吴家翻建新房,想占用这条小巷,张英老家的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把官司打到了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犹豫再三,不敢轻易了断。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了封加急信,送给了在朝庭作“大官”的张英,希望他来出面解决。张英接到老家寄来的信后,二话不说,当即就回了一封信。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看了回信,豁然开朗,当下就来到吴家,说要主动让出三尺空地,让吴家翻建新房占用。吴家见状,深受感动,当即决定,也让出三尺房基地,不再占用。“六尺巷”也由此得名。

张英大度做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巧用当年秦始皇与长城之间的故事,委婉劝导家人让出三尺之地。而张英的谦逊礼让也让邻里之间多了一份和气,也更为当今的中华子弟树立了豁达大度、崇德重礼的表率。六尺巷的故事告诉今天的我们要懂得礼让,和睦与人相处。故事中,人们都在称颂张英大学生的高尚品格,“懿德流芳”是后世给他的最高褒奖。中国古代开明之士尚能如此,今天,我们与朋友、邻里之间处理小事小非,理应比封建时代做的更好。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如此,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

艺考

六尺巷,顾名思义,巷子不长,仅百余米,墙两侧多植香樟,树高数十米,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走过小巷,在小巷的出口处有一块汉白玉的牌坊刻着“礼让”二字。从“懿德”到“礼让”,一段佳话就此流芳百世。

桐城的六尺巷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也许是被“礼让”充盈得最宽阔的街巷之一了。它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之中,而“宽”在人们的道德修养与和谐礼让的精神之上。六尺巷可能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载体,承载典故中所包含的谦和礼让。包容忍让,平等待人,作为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心胸开阔,恭谦礼让的人为世人敬仰。在建立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这种谦和礼让的传统就更需要发扬光大。“六尺巷”典故,在如今已远远超出其本意,成为彰显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

end

责任编辑:徐 琨

教师编辑:许明江

文字编辑:许明江

图片编辑:校新闻中心

学生编辑:杨晓蓉屈悠然 龚晓曼

出品单位:党委宣传部

图片来源:网络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重庆本科院校-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濮湖美文 | 在海的另一边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