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139期 总第1466期
在25年前的今天,一颗中国土壤学界熠熠生辉的巨星悄然陨落。
他是我国农业土壤学的先驱、奠基人之一,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为国人揭开了土壤学的神秘面纱,为我国土壤研究开拓了广袤的新视野;他桃李芬芳,用自己知识的甘泉灌溉了一代又一代土壤农化系的青苗;他将自己一生的心血倾注在土壤上,将自己的智慧与财富献给了祖国和人民,而自己却没有带走一沙一砾,是名副其实的“大地之子”。他就是学校已故土壤学教授——侯光炯院士。
侯光炯(1905-1996),又名侯翼如,著名土壤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西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前身之一)名誉校长、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五、六、七届代表。
20世纪初,家住江苏金山县吕港(今属上海)的穷秀才侯立本家中三子染疫同日离世,经历如此人间至痛的侯立本痛彻心扉,转而钻研医术,救济穷人,进而以“侯善人”之名遍传吕港,尤其受穷苦人爱戴。1905年5月9日,侯立本又有了幼子,取名光炯。侯光炯四岁时,父亲因恶霸威逼而自缢,侯家因之愈加艰辛。
侯光炯生于山河破碎的旧中国,人民罹难,生活困苦,再加之家庭频遭受厄运,这一切都无形中加深了他与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劳苦人民工作,也就成了侯光炯自青年时代开始终其一生的追求。1956年,侯光炯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第一天的日记里,他就立下了“粉身碎骨以报党”的誓言。
他徒步考察了大半个中国,又作为第一个登上国际土壤学术讲坛的中国人,令世人对中国刮目相看;抱着走中国自己的土壤科学研究之路的决心,他谢绝外国专家的挽留;为了表示他对西方社会种族歧视的强烈不满和科技强国的赤诚之心,他脱去西装,剃了头发,重新穿上蓝布长衫,毅然归国。
1950年,全国土壤肥料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朱德在会上表示,土壤调查制图的结果要服务于农业生产,让千百万农民得到实惠。这让心系广大农民的侯光炯倍感欣慰、备受鼓舞,一直以来立足自身农学专长促进祖国农民农学发展的愿景仿佛在这次大会上觅得知音。至此,中国的农业教育和土壤研究战线上便多了一位忘我工作的革命战士。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与日俱增,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侯老还要进行大量地域性土壤分析采样、区划工作及高产经验总结和土壤科学的理论研究。为此,他长期扎根农村,不断从我国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中汲取营养,发展土壤科学,并用科学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从不惑之年一直忙碌到古稀之年。但这位老者却自觉在田间地头找到了人生至乐。
八十年代后期,由于年老体弱多病,又长期在条件艰苦的农村超负荷地工作,侯老的身体、精力大不如前。少有的和朋友闲谈的时光,往往不多时就困意绵绵,闭眼打盹。如果说能有让他提起兴趣,打起精神的事,可能也就是来自学术研究的新进展或者田间地头的新发现,每每这个时候,他都不自觉地精神焕发起来。八十年代末期也正是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高发的时期。作为农学家,侯老对祖国水土流失感到无比忧心和自责。“我该死,我该死,这是我们土壤学工作者的责任啊!”,“不治好水土流失,子孙要骂我们啊!”大恸之余,侯老也不由得陷入了自然免耕对水土保持促进作用的思考,写出了《中国水土保持应该考虑走自然免耕的道路》的人代会提案。1985年侯老发表同题论文,而后又公开发表《发展生态农业,根治长江洪患》一文,为国家治理土壤流失提供了睿智的思索。
1989年,侯老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工资也相应提高,但他每月只留下够自己吃足穿暖的少部分钱外,余下全部交给了党组织和学校,作为党费、科研教育经费,之后获得的科技重奖数十万元,也依旧全部用于科研事业。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工资、津贴虽不断增加,但他满足于过去的生活标准,起居简朴,而对农民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却总是慷慨解囊。没有人统计过侯老一生接济、帮助过多少人,但是这些人大多都是和侯老不相识的底层普通人,对于侯老而言,帮助他们就是在为人民做贡献,就是在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过求仁得仁而已。一以贯之的乐善好施,即便作为院士、一级教授,侯光炯也免不了囊中羞涩。他没给子孙留下钱财遗产,仅有的几万元存单上清楚地标明了钱的用途:设立“土壤学青年奖励基金”。“富有的穷教授”一称,由此而来。
1990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杨汝岱同志曾题赠侯老这样一段话:“侯光炯同志一生从事土壤科学研究,长年深入农村实际,犹如土壤一样,年复一年为人民作出了无私的奉献。”这也许就是侯老一生最质朴、最真实的写照,他称得起“无产阶级的优秀儿女”。
从提出“水稻土”概念到提出“自然免耕学说”,从提出“光肥平衡的周期变化规律”到构建“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侯老终其一生终于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壤研究范式,让中国的土壤学自立于世界土壤学之林。与中国土地的毕生缘分,也让他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地之子”。
一个因自觉对人民“负债”而终其一生“还债”的农学家,一个无暇寒来暑往不觉岁月流逝的“工作狂”,一个终生与土地为伴的“老农民”,一个桃李满园的名教授。侯光炯,一个闪耀着熠熠光辉的名字,在25年前的今天悄然离开了我们。可是西大人对于侯老的思念却一刻也没有停止。
在学校的侯光炯纪念馆内,珍藏了许多侯老生前的照片,从青壮年到暮年,从居家到校园、田间,抬头瞻仰之间,那位老者的眼中还流露出对后辈的关爱和慈祥。除了照片,陈列馆中的草帽、雨靴、信函也在悄然自诉着侯老一生的奉献。旧物无声,思接前贤,越是靠近他,追思他,便越是尊敬他、热爱他。学校资源环境学院大厅内伫立着侯老的铜像,静静陪伴着西大学子求学的时光,但凡经过的西大学子,都会不由得驻足瞻仰。
侯老生前在给资源环境学院领导信件和与女婿高惠民的谈话中表示:“要设立奖金(奖励基金),鼓励和奖励那些坚持自然免耕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人员。”侯老逝世后,在川渝地区省委、市委领导的亲切关心支持下建立了“侯光炯奖励基金”,这其中就包括侯老自己积攒的12万余元。学校基于此设立了“侯光炯奖学金”,用于激励广大学生投身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事业,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不忘初心、砥砺奋斗、开拓创新的科学家精神。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老一辈科学家们在他们的时代身许祖国、心系民生,无数科技工作者拼搏奉献、勇攀高峰,书写了共和国科技进步的辉煌篇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国家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今天,新时代西大学子唯有在投身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世界大同的历史进程中更加昂扬进取,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勇于挑战重大科技项目,心系人民、担起使命,方能不负前辈的殷切期望。
值此侯老辞世25周年之际,愿你与我一道,承前人之志,用实际行动逐强国之梦,谱西大新篇!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关于侯老的故事↓↓↓
|党委宣传部党委网络工作部
来源:大地之子网络文化工作坊
撰稿:杨钧翔 谭笑 余顺
图片资料:学校校史馆
排版:陈柯宇 邵龙 范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