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劳动能幸福吗
劳动的基因更容易被传承
为什么认为“劳动可以带给自身幸福”呢?这是因为劳动是人类6500万年的演化选择出来的一种竞争优势。道法自然,顺应天性,理应是快乐、积极、幸福的。
劳动为什么是人的积极天性?这是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引申的,在漫长的人类演化史上,那些爱劳动、会劳动、常劳动的先祖,更有可能存活下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类的天性应该是爱劳动的、是希望劳动的。虽然劳动的方式可能不一样,但是,其本质是需要通过我们的体力、心力,努力来完成我们必须完成的任务。
在现代社会中,成人花费在劳动上的时间,超过我们人类在任何其他活动上的时间,从而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社会回报和心理回报。但是,根据盖洛普在世界38个工业化国家(包括中国)的统计调查发现,人类居然有高达70%的人不是特别喜欢自己的工作。也就是说,有很多的人在劳动中做的是自己不爱做的事情。一些职场小说也有意无意地表露出对高收入、高职位、又很少劳动的工作的羡慕,并且诱导读者这才是成功的标志。诚然,做事少、收益高是件好事。但是,这种让人感觉少劳动,巴不得不劳动才幸福的观念真的科学吗?符合事实吗?答案是否定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想法,主要是因为他们并没有从劳动中获得幸福和快乐。而且更糟糕的是,他们可能也并不知道如何从劳动中获得幸福和快乐。
如何在劳动中得到幸福和快乐
第一种方法是专念之心,将我们的心思聚焦于当下。在做任何工作之前,都可以尝试静下心来,听一听周围的声音,体验一下自己此时此刻的反应,这样就可以将我们的心思注意在自己的存在上,而不是在工作中必须扮演的角色上。
第二种方法是关注之心。可以有意识地开展一些专注力训练,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我们需要完成的任务上,而不是浪费在一些干扰我们的事情中。
第三种方法是共情之心。竞争在我们的工作环境中经常是不可避免的,与同事的竞争有可能是一种自然的冲动。这个时候,我们得学会去共情别人、接受别人、理解别人,让自己快活轻松,也慢慢降低工作中经常感到的一种竞争意识。
第四种方法是坚韧不拔的精神。已有的研究发现,这样的精神可以帮助我们应对挫折,逐渐在我们工作中感受到幸福、积极和快乐。
第五种方法是学会沟通的技巧。工作中其实可以让我们找到快乐,那就是我们和同事之间积极、友好的关系。学会如何与人沟通、与人来往,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工作中的幸福。
第六种方法是保持正直之心。既不要委曲求全,也不要由于他人的压力而去随波逐流,保持自己的正直、真诚和对工作的专注。
第七种方法是发现工作中的意义。当我们发现自己不是为了生存而劳动,而是为了某种召唤而劳动时,我们就能够忍受在工作中暂时出现的厌倦、单调或烦闷等情绪,而产生一种高尚、积极而幸福的体验。
总而言之,劳动是幸福的,劳动更不应该成为我们幸福的障碍,而应该是使我们幸福的引擎,帮助我们发现幸福的场景。
文章来源: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彭凯平教授,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国际积极心理联合会(IPPA)以及国际积极教育联盟(IPEN)中国理事,并担任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2009年至今)。1983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1997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和社会及人格心理学专业主任。2008年5 月起任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和首任系主任。连续两年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国际幸福日”纪念大会上作联大报告。2015年当选山东卫视《中国好先生》节目“中国十大好先生”。2016年当选人民网“健康中国年度十大人物”。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340多篇,国际引用率多年高居中国心理学家榜首。
美德之巅——真实的感恩之心
感恩之心的体验
由于我们现在身处物欲横行、焦虑烦躁的社会时代,人们关注更多的是自己缺什么,或者别人有什么而自己没有,从而使得感恩之心不容易产生。因为感恩往往是对自己曾经或正拥有事物的一种欣赏。当人关注自己没有什么东西的时候,内心充满的是不满、愤怒、焦虑和斗争;但是,当人们感谢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的时候,内心充满的是满足、幸福、意义和仁爱。因此,感恩一定是建立在拥有感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稀缺感的基础上的。
感恩也是人类灵性和善性的体验,它使人们意识到有一些在自身之外的他人存在、自然的存在和神、天等的存在。这些存在给予人们很多的益处、善意和德行,同时人们也不觉得亏欠他们任何东西。
感恩之心不是什么特殊的技巧和方法,它是人类的一种复杂的、优雅的、道德的体验。因此,有人把它定义成心灵的回忆、人类的道德记忆,还有人把它称为“美德之巅”。
如何培养我们的感恩之心?
第一,经常记录下值得感恩的事情。即每周花点时间去想一想有哪些事情值得感谢。这样的感恩记录能够增加人们的心理动机,能够忘掉痛苦和疲倦。每天记一下生活中有哪些小小的快乐,会让人们意识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值得感激的。
第二,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日常所使用的词汇其实都可以改变人们神经系统的活动。有些正面的词汇,比如说“爱、和平、感激”等,可以激发人们大脑额叶的神经冲动,让人们更加智慧,更加聪明,更加愿意从事有利于他人和自己的行动,而且人们的心理抗压能力也更加强大。
第三,回忆。感恩是人类的道德回忆。因此,回味那些在我们生活中帮助过我们的人,人们的善良、道德、崇高、伟大的行为,不管是大还是小,都对我们的感恩之心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写一封感恩的信,或者是打一个感恩的电话。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发现构思和撰写一封感恩信或者是感恩的信息,都可以让人们产生一种正面、积极的心理体验,不在乎他们是不是把这封信寄出去了,仅仅是在写作、创作这封信的时候,所体验到的正面、积极的心情,就会让他们充满感恩的情绪。
第五,和充满积极心态的人在一起。人类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因此,别人对我们的影响要比我们想像的大很多。和善良的人、有道德的人、有积极心态的人、充满感恩之心的人在一起,我们无形之中就会受到他们的感染和影响。他人的正能量有神奇的传染和感染作用,因此,经常和充满正能量的人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变得更加积极和感恩。
第六,养成回馈社会的习惯。这种回馈不是简单地回报给我们施恩的人和事,而是效仿他或她的精神和行动回馈社会、回馈其他人。这才是感恩的真实意义。感恩不是一种回报和义务,而是一种感染和升华。培养我们感恩之心的目的,就是我们的回馈。
文章来源: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彭凯平教授,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国际积极心理联合会(IPPA)以及国际积极教育联盟(IPEN)中国理事,并担任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2009年至今)。1983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1997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和社会及人格心理学专业主任。2008年5 月起任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和首任系主任。连续两年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国际幸福日”纪念大会上作联大报告。2015年当选山东卫视《中国好先生》节目“中国十大好先生”。2016年当选人民网“健康中国年度十大人物”。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340多篇,国际引用率多年高居中国心理学家榜首。
end
责任编辑:徐 琨
教师编辑:许明江
文字编辑:许明江
学生编辑:杨晓蓉屈悠然 曾倪 徐梦姣
出品单位:党委宣传部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