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仙竹小哺乳动物考古团队和俄罗斯考古学者合作发表了学术论文《西伯利亚李斯特文卡遗址的大缺齿鼹化石》,公布了首次在西伯利亚地区发现大缺齿鼹化石的重要发现。
武仙竹教授率领的小哺乳动物考古研究团队,与俄罗斯学者合作,对西伯利亚李斯特文卡遗址动物化石进行了细致研究,发现该遗址中有批量存在的大缺齿鼹化石,这反映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在西伯利亚地区已经开始了定居生活,人们在寒冷的冬季,可能把捕猎大缺齿鼹等小哺乳动物作为重要的食物资源。
据悉,自2013年起,武仙竹教授已先后十余次造访西伯利亚地区,和俄罗斯考古学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武仙竹教授是重庆师范大学《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技术》辑刊主编和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技术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重庆英才、重庆市考古学及博物馆学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主要从事古人类学和科技考古学研究,获聘为国家文物局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重庆市文物博物高级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莫斯科创新大学客座教授、四川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在古人类学方面,主持发掘了亚洲最早晚期智人遗址湖北郧西黄龙洞遗址、世界海拔最高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神农架犀牛洞遗址等;科技考古方面,在国际考古前沿创新建立“微痕考古”“小哺乳动物考古”专业研究方向。
取得新突破,开创新成就
我国科技考古近年来发展迅速,不断运用新技术,开辟新领域,小哺乳动物考古就是其中一种。该方法在关于人类历史演进和人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特殊意义,是有待大力开展的考古研究新领域。
小哺乳动物考古通过筛选法、水洗法,从考古现场提取小哺乳动物遗骸,再结合古生物学和动物考古学,对发现的小哺乳动物标本进行动物种属鉴定、古动物群生态研究、古动物群与人类社会相互关系研究。武仙竹小哺乳动物考古团队与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大学等学术单位合作建立的中俄科技考古研究所,长期在西伯利亚开展科技考古合作。
大缺齿鼹是一种小型食虫目动物,习惯于在雪下活动,但在雪地表面会留下高高隆起的条带状雪垄。人们掌握它们的活动规律后,沿着雪垄会很轻易地找到并挖掘出它们。此次,他们在西伯利亚李斯特文卡遗址发现批量大缺齿鼹化石,取得重要成果。该成果由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小哺乳动物考古技术的研究与实践”、重庆市研究生教学改革重点项目“考古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等课题资助完成,论文近日发表于最新一期的《人类学学报》(2021年第6期)。该批材料的发现,表明李斯特文卡遗址古环境并不是以前人们认为的处于冰缘森林—苔原和干草原—苔原环境,而应该是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降水量比较充足且分布有泰加林和阔叶林组成的混交林地,具有软体动物、小哺乳动物、大哺乳动物等属种多样的良好生态环境。李斯特文卡遗址大缺齿鼹标本的研究,反映古人类在西伯利亚地区严寒而漫长的冬天里可能把捕捉大缺齿鼹作为重要的食物补充,为我们深入分析亚洲古人类文化交流、古人类体质进化及适应寒冷环境的生活方式等具有重要意义,对我们研究鼹科动物起源与演化等提供了重要研究素材。
(李斯特文卡遗址文化遗物)
中俄学者相遇,碰撞学术火花
2013年6月,武仙竹教授在宁夏举行的“水洞沟遗址发现90周年纪念大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结识了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功勋科学家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德罗兹多夫。“尼古拉院士是俄罗斯的著名考古学者。同年十月,武仙竹教授应尼古拉院士邀请来到来到西伯利亚李斯特文卡遗址,与俄罗斯考古学者联合开展考古工作。
(武仙竹(右)和尼古拉院士)
2014年9月至10月,武仙竹还在尼古拉院士带领下,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出发,沿着俄罗斯水量最大的河流叶尼塞河溯流而上,最终到达图瓦。一路上,考古学者们调查沿线文化遗存、参观博物馆,从森林地貌到山地地貌,再到草原地貌,此次学术考察让武仙竹感受到西伯利亚的神奇与辽阔。在此过程中,中国学者在西伯利亚地区的一些岩画、古代遗址、墓葬中,发现了和中国文化相关的文化元素。
2014年在叶尼塞河流域开展考古调查时,武仙竹在米努辛斯克市博物馆看到了一件考古出土的中国明代皇城内所使用的“驾牌”。这块“驾牌”铸造精美,正面中部竖列阳刻篆书 “驾牌”二字。研究发现,这块“驾牌”应该与明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有密切关系,“土木堡之变”标志着明王朝由盛转衰。
中俄联合开展考古工作,不仅在考古学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也进一步促进了中俄两国的友好交流。俄罗斯考古学者在中国也参与了部分考古工作。2015年,武仙竹教授、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袁东山、尼古拉院士联合发表了《黄胸鼠骨骼在古代城市考古中的发现》一文,对重庆宋代老鼓楼衙署遗址新发现的小哺乳动物黄胸鼠骨骼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宋代南方城市环境中,已经存在黄胸鼠与人类伴栖、共存的城市生态。
2016年以来,武仙竹教授和团队成员数次来到遗址现场和研究中心,并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与俄方考古学者联合开展小哺乳动物考古研究,他们通过筛选法、水洗法,在大量化石中发现大缺齿鼹化石,并和俄罗斯考古学者合作发表了学术论文《西伯利亚李斯特文卡遗址的大缺齿鼹化石》。
(李斯特文卡遗址出土的缺齿鼹标本)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考古学对中华文明的系统研究和科学传承,不仅在当代具有坚定文化自信、开发文化资源、产生文化效益等作用,而且也是事关中华文化永续发展、代代相传的千秋大业。 我校的考古学目前也正在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在全国高校与文博行业中受到广泛关注,这不仅基于重师考古学所积累的成果,更得益于各方的支持,使得我校考古学取得创新性发展。重师考古学根据自身多年的积累和选择,确立了在国内外具有创新性意义的发展方向,比如微痕考古和小哺乳动物考古两方面,此类研究以前在国内外文博界几乎是空白,我们率先倡导并开展了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应成果,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在这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考古学学科建设的“春天”,我们也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重要讲话,投身于考古学学科建设,具备国际视野,在考古交流合作中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积极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人类学学报》
重庆师范大学官网重庆日报
资料收集:许建 唐晓娟
资料整理:蔡晗欣 郑齐赟
封面:喻伽琦
排版:解文祺
执行编辑:朱炳华 刘叶晨 孙瑜晗 郑齐赟
责任编辑:徐赤 何瑶 孙小珂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