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脱贫攻坚
我们在行动
你的困和难有人在关注
你的痛和苦有人很在乎
是谁在你家门前修了一条路
是谁把你的危房换成了新屋
……
是谁在你村口点亮一盏灯
是谁让你的梦想破土而出
……
6月14日,“脱贫攻坚宣讲进高校”西南政法大学专场宣讲会在渝北校区毓才楼一楼学术报告厅内举行。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吴钰鸿,市教委扶贫集团驻乡工作队队长、四川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左益,市教委宣教处副处长程轶,市教委扶贫集团驻乡工作队联络员、市教委国际合作处副处长李斌,西南政法大学各学院师生代表,青年志愿者共计180余人聆听了宣讲会。宣讲会由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徐泉主持。
宣讲会上,李斌、黄超、肖冉超、石晋、鄢沛、徐峰等来自脱贫攻坚宣讲队的6位成员在扶贫一线挥洒青春汗水、积极助力脱贫攻坚的故事,深深打动了现场听众。
市教委扶贫集团驻乡工作队联络员、市教委国际合作处副处长李斌从习近平扶贫论述概要及意义、中国的扶贫之路、脱贫攻坚重庆行动、市教委扶贫集团这四个方面全面解读脱贫攻坚政策,讲述了市教委扶贫集团如何通过智力帮扶、资金帮扶、教育帮扶、产业帮扶等措施阻断代际贫困。
天元乡党委副书记 黄超
旅为龙头农为基础 交通先行
天元乡地点十分偏远,在以前的话,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治安基本靠狗。
这样的地方怎样才能带领老百姓吃饱穿暖呢?
只有靠山吃山了!
天元乡的腊肉、蜂蜜十分受城里人的欢迎,天元乡的土壤适合土豆、百香果的生长,发展农业与养殖业正好。
现在,天元乡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围绕水、电、路等基础建设完成了25个项目。将新安装15000盏路灯,入户道路进行硬化,建成乡里第一条柏油路。
象坪村第一书记 肖冉超
养殖托起致富梦 大山群众奔小康
象坪村交通不便、地势偏远,土地贫瘠、产业薄弱,全村90%以上的主干道都是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山体。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怎么才能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呢?
习总书记说过“扶贫不是慈善救济,而是引导和支持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明天。扶产业就是扶根本、扶长远”。经过长久的思考,肖冉超觉得养殖可以成为脱贫的一个手段,通过扩大养殖量来增加老百姓的收入。但是不是所有老百姓都能理解呢?他们不知道怎么进行养殖,非常害怕发生意外造成重大损失。
面对老百姓的不理解不支持的时候,肖冉超也曾想过放弃,但看到他们因为脱贫项目露出笑容,肖冉超觉得这是值得的。他相信在全村老百姓的努力下,能顺利通过验收,摘下贫困村的帽子。
香源村村主任 石晋
以汗水和鲜血打好脱贫攻坚战
2019年3月11日下午,石晋陪同农资办专家到村里实地调研,考察土壤土质和农田基本概况的时候,车翻下了高坎,车上5名同志4人重伤。石晋的伤势最严重,眼睛险些失明,脸部和头部受到猛烈撞击。
在救护车上和在医院里,石晋在想,这样做值不值得?但当村里的老百姓打电话、发短信、发微信来问候的时候,他心里好受多了。最让他受感动的是,一个建卡贫困户的女儿,她是聋哑残疾人,她在微信里问主任什么时候能回去,什么时候可以和他们在一起吃顿饭。石晋深受感动。
老百姓的问候是对石晋工作的巨大肯定,是自己流血流汗的深情回报。所以,住院十多天,还没痊愈,石晋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即使是现在,他有一只眼睛视力只有0.4,仍旧在恢复中。
新华村第一书记 鄢沛
让扶贫对象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
鄢沛觉得,扶贫工作的根本问题就是保障的问题。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叫李玌章的老人,他已经年过九旬,是村里的独居贫困户、五保户,他的家不通路,不通电,屋顶有破洞,墙壁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
如何在寒冬来临前,让老人有个安身的地方呢?架桥、修路、建房,在资金人力不足,时间又紧迫的情况下,鄢沛带领村里的共产党员伐木砍树,全靠人力,咬牙将三四百斤重的材料扛上山。村里的贫困户和普通群众也来帮忙,就连路过的司机看见如此感人的场景都停下来搭一把手。房建好了,鄢沛第一次看到老人露出了笑容,老人甚至翻出了珍藏多年的《红楼梦》,要与大伙讨论林黛玉。鄢沛动情地说:“那时我才发现我们终于让老人又过上了有灵魂,有尊严的生活。”
随后新华村组建了特困人群住房代建工程队,帮助五保户、贫困户及残疾人等失能弱能群众完成了生态搬迁及危房改建工程,完成了特困人群住房交钥匙工程。
西南政法大学驻聚宝村第一书记 徐峰
一个特殊岗位一份光荣使命
西南政法大学驻梁平区曲水镇聚宝村第一书记徐峰以“一个特殊岗位一份光荣使命”为题,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抓党建强队伍、抓党建强扶贫、抓党建强产业、抓党建强振兴等举措,促脱贫攻坚。
面对“七个一”重点工作的要求,到岗前的徐峰非常忐忑,心里直打鼓,自己究竟可以完成好这份工作吗?到岗后,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村民可能“劝不动”,于是徐峰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来解决——“扶贫先交友,首先要跟贫困户拉家常交上朋友。把贫困户当做自己的亲人,扑下身子同吃同劳动。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这样才能走进他们心扉。”
听了脱贫干部们的故事,现场的同学都有不少感触~
作为一名一路接受资助的大学生,今天参加宣讲会,感觉三个小时时间竟然很短。我今天最想说的有两点,一是心怀感恩,一是肩负责任。
我来自天元乡,这几年看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看到住房、交通、产业、教育等方面不断改善,深知背后有无数人的贡献和努力。而我的求学旅途也因为这些帮助,由一条暗淡曲折的小径走成明亮的宽阔大道,学校和家乡很多人给予了我信心和勇气。我会常怀感恩之意、负“重”前行,希望自己学有所成、回报社会。
——民商法学院2016级 袁青容
在这节大课堂上,脱贫干部们浓缩了他们艰苦奋斗的日常生活。我们看见,他们亲自走访每一个贫困户;在简陋的会议室里寻求解决办法;在深山中修路,抢在大雪前为老人建造小屋。
在偏远贫困山区,土地贫瘠、产业薄弱,扶贫干部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了有效办法来实现脱贫。虽然脱贫过程总是充满曲折,但是我深深地被各位一线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打动了。
——外语学院2018级 许子妍
其中感触最为深刻的是一位书记提到:“一些参与扶贫的工作人员牺牲自己陪伴家人的时间、牺牲自己更好的生活机会,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们是非常伟大的,这是令我最为感动的。
我们看到了扶贫的成果,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继续做好扶贫工作的决心。我想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一份子,也有理由去为脱贫攻坚贡献一份力量!
——人工智能法学院2017级 谢鑫
这是一场特殊形式的教育课,通过那些奋斗在扶贫攻坚前线的故事,我能够感受到贫困农村的发展,能够看得到乡村农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都是我们的乡**们战战兢兢,勤勤恳恳工作的成果。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不断充实自己,认真学习,积极参加课余活动使个人能力更加完善。争取未来能为我国的扶贫攻坚建设添砖加瓦!
——民商法学院2018级 窦新宇
奋斗在脱贫一线的干部们在悬崖边上讨论脱贫未来,在狭窄的小道上亲自运输物资,为脱贫工作奉献了汗水和精力,甚至还付出了生命。
我以前只知道脱贫工作十分艰巨,但听了这些村支书的分享后我才真正认识到脱贫远不止“艰巨”二字可以概括。
脱贫的前期规划要精确,脱贫的中期落实要确切,脱贫的后期总结要深刻。每一个过程都步履维艰,每一位为脱贫工作付出过的人都值得尊敬。
——法学院2018级 刘沭伽
你的贫和穷不会再光顾
你的田和土不会再荒芜
……
问过目光问过汗珠
肩并肩的身影铭心刻骨
问过冷暖问过酸楚
有人和你守望相助
……
问过初心问过征途
有人想要和你一起幸福
问过信念问过脚步
手拉手的背影风雨无阻
……
向每一位奋战在
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致敬!
推荐阅读
1.西南政法大学2019年本科招生章程
2.2019级加油!西政等你呢!
文稿:张旭、曹一凡、喻杉
图片:贺明
编辑:王祖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