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到啦!
即将来校的小萌新
是不是忍不住要用好奇的目光打量期待已久的西政
你是哪个学院的新生呢?
不如
今天跟《廉政瞭望》记者许然
先认识下刚满周岁的监察法学院
来,解密西政之旅现在出发
第一站 监察法学院……
《廉政瞭望》创刊于1989年,原系四川省监察厅机关刊,2004年划转到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系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唯一一家公开发行的反腐败杂志,获“四川省品牌期刊”及“最美期刊”荣誉称号。截至目前,月发行量30万余册。
作者:许然
许然,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5级校友,目前为《廉政瞭望》杂志社记者
杂志内页
2019年4月13日,一个寻常的周六,本该卸下一周疲惫的谭宗泽教授,却迅速吃过早饭奔向西南政法大学,因为在那有场探讨会等着他主持。
这是一场主题为“监察法理论与实践暨监察人才培养”的学术研讨会,集聚了秦前红、周佑勇、袁其国、彭伶、廖志高、张君等法学界“大牛”与实务界的骨干。
吸引他们到来的理由,是全国**监察法学院成立满一周年。
**光环
2018年3月20日下午,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之际,西南政法大学监察法学院揭牌仪式在笃行楼学术报告厅内举行,谭宗泽教授任院长。这是全国同类高校中第一所以监察法命名的学院。
2018年,西南政法大学监察法学院揭牌仪式
一年后,2019年5月22日,在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的致知楼,首届48名监察法实务方向的研究生正端坐在教室内,齐刷刷地盯着黑板,快速记录着管光承在《监察法学原理与实务》课上所讲的内容。“新的课程内容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监察法实务方向研究生熊彬璋如此评价这门课。
“调查应该是最重要的部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不可能产生有效的监督。”课后,西政刑事侦查学院原院长管光承教授向廉政瞭望记者表示,自己曾建议把这部分内容单独开门课。
在管光承看来,手段方法固然重要,但如何用好用活才是监察调查的研究重点。为获得更多的案例提升教学质量,他几乎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不患新知识多,而患日月如梭。”
管光承 教授
对于教师们普遍的急迫感,谭宗泽特别能理解。顶着“全国第一”“全国**”等外界赋予的光环,西南政法大学监察法学院在关注的目光中走过了一年。
这一年,监察法学院整合全校资源、打破学科壁垒,在全校教师队伍中遴选了38人组成的“精锐部队”。这些导师来自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职务犯罪调查、职务犯罪技术侦查证据使用、党内法规学、监察审计学等领域,包括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21人。“它基本能覆盖纪法兼通、法法衔接,以及监察和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具体衔接。”谭宗泽说。
“这也离不开各学院的通力合作。”谭宗泽表示,由校长付子堂牵头,监察法学院将相关学科优秀人才整合起来,组建起了这个教研团队。“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投入强度大、体系完整。”
2019年1月,西南政法大学与中共湛江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湛江市监察委员会在勤业楼一会议室举行校地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逐渐地,各地考生与培训队伍慕名而来,一时间监察法学院声名鹊起。也正是在这时,质疑声也随之而来。
“监察法研究哪家强?”“同是法学界‘五院四系’,为何只有西南政法大学监察法学院独树一帜,在全国人大通过监察法的当天就宣布挂牌?”“是抢跑,还是应景?”......
对于外界的猜测,谭宗泽与他的同事们并未着急回应,而是将时间与精力集中投射在监察法学的各学术研究方向上。
没有深耕,哪来应景
“我们判断,当国家监察制度正式写入宪法时,对人才的需求便是持续的、长期的。”回忆起学院成立前夕,谭宗泽感触颇深,当时大家已经做好了培养方案、课程设计、考核目标等,对人才需求也有一定预判,并经过研究报告论证。
2018年3月,监察法学院成立后,便立即着手监察法学二级学科设立及硕士、博士学位点设置。同年6月,学院制订的自主设置监察法学硕士、博士人才培养论证报告及人才培养方案经两个月公示期满,获得教育部备案。西南政法大学在“法学”一级学科下增设目录外二级学科“监察法学”开始正式招生。
2018年11月,由监察法学院主办的“监察法学人才培养和职业探索”讲座在毓才楼3115教室举行
直到那时,压在谭宗泽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监察法学’二级学科的设立,使监察法学院的发展正式驶上了快车道。”监察法学院科研(学科)办公室母睿老师向记者介绍,作为一门全新的法学二级学科,监察法学通过收集、提炼监察法律现象,分析监察法律关系,研究监察法律问题。所依托的行政法学院在2003年6月便已成立,是全校学科最多、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学位授予点最多的法学院。“行政法学院是在整合原有宪法学、行政法学、法学理论、法律史学和法律逻辑学等学科基础上新成立的一个学院。”母睿介绍说。
这样的准备并非一朝一夕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作为行政法学的创建者和开拓者之一,西政的王连昌教授就提出“重建国家监察机构”的建议,并在1981年的《法学季刊》(今《现代法学》)发表《建议重建国家监察机关》的文章。
直到2016年,时机终于成熟了,“持续的关注转变为研究上的发力”。据谭宗泽回忆,作为重要的研究机构,他代表西南政法大学参与到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中,讨论关于探索修订《行政监察法》等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后,学者们愈发感到,单一修订《行政监察法》已难以承载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监察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国家监察制度必将自成体系以适应新时代反腐倡廉的需要。
“没有昨日的深耕,哪来今日的顺势而为?”谭宗泽感慨,从那时起,西政就预判到监察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在理论和可行性研究上发力。
谭宗泽 院长
摸着石头过河
事实上,新成立的监察法学院也一度面临现实挑战。
学院刚成立时的目标是培养一批优秀的本硕博学生,解决监察人才紧缺的现实问题,研究监察体制运行中的具体问题,提高反腐败的科学化水平。
2019年4月,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来校调研监察法学院,仔细询问和考察学院的学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技能训练的情况,关心学生的政治素质培养、党内法规学习等方面的工作。
“监察法学人才的培养绝不仅仅在法律素养提升,更在于培养政治素质高、守纪律、法纪融合、法纪贯通能力强的复合人才。这需要调**革法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监察法人才培养模式的成熟将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谭宗泽说。
2019年1月,监察法学院2018级监察法学实验班导师见面会暨导师工作会召开现场
“就拿课程设置中的‘监察制度史’这门课来说,可参照的教材本就不多,老师也用心备课。”2018级监察法学实验班的本科生王珊说。2018年4月,监察法学院从180名报考生中公开遴选了40名法学(监察法方向)实验班学生,采取校内导师和实务导师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王珊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该院监察法理论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喻少如教授坦言,对于学者来说,探索一门新学科是种挑战。无论是来自宪法、刑事诉讼法还是行政法的学者,都面临相似的境况:缺乏独立的监察法学理论体系为监察法学课程作支撑。
为此,“白+黑”“5+2”是常事。“熬了多少夜,看了多少书,写了多少报告,那都为了做好本职工作。”喻少如已习惯于用行动说话,将自己视为监察法学院建设中的“一颗螺丝钉”。
喻少如 教授
在教材出版上也碰上了新难题。对于《监察法学原理与实务》这门课,管光承表示,在国家监察委员会成立后,老师们齐力编写了有关监察调查的教材,可在出版社交由国家监委审查时并未通过。“一方面是有些内容不宜公开,另一方面是某些提法与上级的认识还存在偏差。”管光承感慨,“毕竟这是个全新的尝试”。
而在教学队伍中,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对同一问题也有不同看法。
比如学侦查出身的老师就认为,相比刑事侦查中的“讯问”,纪检监察中的“谈话”显得不够专业。因为“谈话”未形成科学体系,而“讯问”已成课程。
相较之下,有老师却认为,虽然“讯问”很科学,但“谈话”的效果其实更好。纪检监察所面对的对象大多是具有组织关系的组织内成员,他们深知党的组织纪律与权威性。“所以谈话能发现更多问题,不仅能让对方红红脸出出汗,还能起到督促作用。”
“为此,双方时常围绕二者唇枪舌战。”谭宗泽说,在最初整合教师资源时,大家常拿法学的学术思维与执纪的行为逻辑相比较,却没发现这就是个融合贯通的过程与契机。
在他看来,监察法学院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与法纪整合的过程具有某种同步性。伴随着法纪的不断整合,谭宗泽明显感到,学院各学术方向的教师也慢慢从互不理解走向了彼此认同。
“这样的学术争议,就是要多点才好!”当被问及是否担心教研团队意见不一时,谭宗泽认为,只有百花齐放才能推陈出新。为此,学院还联合法律出版社推出了学术期刊《监察法论丛》,专注于监察法治理论与实务探讨。
未来可期
对于学院在探索阶段的“教学实验”,学生同样具有评判权。入学一年来,林英感到,监察法专业的课程在法学专业中“性价比”最高。除了民法、刑法等法学必修课,自己还学习了包括《监察调查》《说服心理学》《监察官职业伦理》等四门监察法方向的课程。
作为首届监察法实务方向研究生,林英与同班的47名同学一样,不想错过成为全国第一批监察法学人才的机会,当初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报考该方向的研究生。
“现在看来,监察法学专业的课程内容丰富,实用技能也多。”林英语气中不乏骄傲,“这让其他法学专业的同学好生羡慕。”
课堂中的监察法学实验班学生
对于未来,如同其他同学,林英憧憬着成为一名监察官。其实,在一般情况下,纪检监察机关选人多采用选调的方式,且须是党员。
“业务素养达标,党员身份却缺失,这将直接影响他们参与纪检监察办案。”母睿向记者透露,即使学院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占比较高,也无法做到“人人皆党员”。不过,学院按教育部的要求制定了“10+X”学习方案。所谓“10”是指所有法学学生都必修的基本课程,比如《民法》《刑法》《行政法》等,而“X”是监察法方向的特色专业课程,一般五到六门,如《监察法学》《监察制度史》《党内法规学》《监察审计学》等。这让学生能胜任任何法律岗位和纪检监察工作岗位。
这与西南政法大学2018年成立的监察审计学院不同。“监察审计学院侧重于研究监察与审计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国家监察制度、审计制度提供专业人才。”相关教师表示。
对于学院培养全日制人才的方式,谭宗泽认为着重为国家监察事业和法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专业人才储备,而非简单的任前培训。目前来看,学生成才后的最终就业方向,将有待于监察官法的出台。“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即将出台的监察官法必定会给有志于反腐倡廉事业的学子以实现理想的机会。”
事实上,这种人才培养并不局限于校内。一年来,来自安徽、甘肃、山东、广西桂林等多地的纪委监委干部纷纷来校学习进修,“目前学院已经培训了1万多名纪检监察干部,现实需求依旧旺盛。”管光承表示,对于培训课程,他们给出了“教学水平高,既看天气,又接地气”的高度评价。
对于全国**监察法学院,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旭认为,该学院的成立对于升华监察制度改革和理论创新十分必要,但在教学研究中还应多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多关注监察法的执行落实情况,培养出实务能力强的人才。
人才的培养事关学科建设的根本。为全面贯通人才培养的制度,教师们也呼吁设置纪检监察专业,并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盘棋考量。“希望把监察学设立为国家一级学科,而非仅是西南政法大学的一个法学二级学科。”喻少如说。
西南政法大学一景
一个利好的消息是,改革正在稳步进行,未来或可期。
2018年9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公布,政务处分法、监察官法都被纳入其中。当前,监察官法的立法工作正稳步推进中,有关监察官的条件、任免、等级设置等内容都将被明确。
今年4月,由西南政法大学和中国廉政法治研究会主办,监察法学院承办的“监察法理论与实践暨监察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如期召开。
2019年4月13日,由西南政法大学和中国廉政法治研究会主办,西南政法大学监察法学院承办的“2019年监察法理论与实践暨监察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举行
会议结束后,深思片刻的谭宗泽显得信心满满,“只要扎扎实实走下去,未来值得期待。”
推荐阅读
1.2019智博会,来西政展位看智慧司法!
2.@2019级新生,这里,入学西政全知道
文章转载自:”廉政瞭望”微信公众号
记者:许然
编辑:王皓森
素材审核:张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