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2月15日,农历腊月三十。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除夕,就在今天。
旧岁到此夕而除,明日就是新春佳节了。除夕,让我们掸去一年的风尘,与家人温暖相依,迎接狗年的到来。
狗年话狗,狗有“六德”
狗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也是人类最忠实的守护者、得力的助手和亲密的朋友。狗年到来,我们就说说狗的品德。
▲清代天津杨柳青年画《十二属相》之戌狗
1.忠诚之德
儿时常听老人们说,猫是奸臣,狗是忠臣。可见“忠”是狗的第一美德。民谚“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讲的是狗对主人的忠诚。一条狗被主人收养,不管他是贫穷还是富贵,它始终忠心耿耿,即便主人沦为乞丐,它也街头相随,风餐露宿,不离不弃。再凶悍的狗,都不会背叛自己的主人和反咬自己的主人。
2.义气之德
义犬救主的事例在古今中外不胜枚举,把人类舍生取义的壮举展现的淋漓尽致。
《续搜神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晋代有个姓杨的后生,养了一条狗,他与这狗出入相随,形影不离。一次,他喝醉了酒,路过一片沼泽地,躺到草地上就睡着了。时逢野火燎原,风势正盛。狗惊恐大叫,可是这后生酣睡不起。狗情急生智,跳到了水里,带上一身水,洒在了后生所卧的草地上。这样反复多次,周围的草变得湿漉漉,这后生也避免了一场灾祸,而狗却因之累死了。所以,就有“马有垂缰之义,狗有湿草之恩”之说。
3.勇猛之德
狗的勇猛精神随处可见。勇猛无畏的猎狗,往往代替主人完成一些危险的使命。在帮助主人狩猎时,不管前面是什么样的洪水猛兽,奋不顾身地冲锋在前;遇到盗匪、毒犯,更是疾恶如仇地冲上前去狂吠撕咬;在执行抢险、救灾、防暴任务时,不管前面有什么危险,都义无返顾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一往无前,顽强战斗,视死如归!难怪古代称将军为“走狗”!
4.勤劳之德
“好猫管三家,好狗管三邻”说的是狗的勤劳。看家护院,日夜警觉,用自己的勤劳护佑着主人家和左邻右舍的平安。一只新西兰牧羊犬,可以看管200只羊的羊群,它瞻前顾后帮助主人管理偌大的羊群;在冰天雪地中,狗为人们拉雪橇运输货物;导盲犬可将一个个失明者安全带回家中……狗的勤劳美德令世人尊敬!
5.聪慧之德
狗的聪明也是一个突出的特点。养狗的人都说狗聪明通人心。在主人的训导下,很多狗,特别是宠物狗可以听懂人们的各种语言,根据人的指令表演各种游戏和节目,有些狗会观察人的情绪并做出各种不同的反映,逗人开心,给人带来欢乐和美的享受。人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和机智勇敢、忠实可靠的特征,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侦破案件等方面,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
6.吉祥之德
狗是古代重要的祥瑞之物。狗是吉祥的象征,故以狗命名的不乏其人,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字“犬子”,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小名叫“溪狗”。清代文学家、书画家郑燮折服明代才子、诗书画三绝的徐渭(号清藤道士),居然刻了一方图章,曰“青藤门下走狗”,用来盖在自己的书画作品上,表达自己对这位艺术大师的尊崇和仰慕。普通百姓继承了这一习俗,同时他们又认为,狗是贱物,生命力极强,为子女取贱名容易养活,因此,以狗命名的则更多,如狗娃、狗剩、狗蛋、阿狗等,叫起来顺口,听起来亲热。据说以“狗”为孩子取名还暗含吉祥平安之意。
“夕”是一只兽,最怕爆竹声
据《吕氏春秋》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民间传说,“夕”是古代的一只恶兽,因冬季大雪覆盖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村庄去找吃的,给村民们带来了很大的灾难。
有一年,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说,他有办法除掉夕。他让大家多砍些竹节带着,在各家的门外挂一块红布。子夜,夕来了。那个聪明的孩子让大家往火堆里扔碎竹节,湿湿的竹节遇到旺火纷纷爆裂,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吓得夕掉头鼠窜。
从此,每年腊月三十的夜里,大家都齐聚一堂,放爆竹,贴门联,一起守岁。等到天亮,彼此走亲访友,相互问候与祝福。
我们的节日,多彩的年俗
吃团圆饭
过年讲究团团圆圆,吃团圆饭是家家户户最热闹最愉快的时候。除夕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桌上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二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
吃饺子
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人家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
吃汤圆
除夕夜,南方人家的饭桌上离不开汤圆。“圆”意味着“团圆”“圆满”,除夕夜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宁波猪油汤圆、潮汕四式汤圆、上海擂沙汤圆、长沙姐妹汤圆、成都赖汤圆都是各地的特色食品。
吃年糕
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从明代开始盛行。
贴窗花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贴在窗户上,所以也被称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贴福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图案的。
贴年画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们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燃爆竹
中国汉族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祭祖
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有的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顺序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
贴门神
门神是民间信仰中守卫门户的神灵,种类繁多,五花八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道教人物钟馗、王灵官,文官魏征、包公和文天祥,武将秦琼与尉迟恭等等都是老百姓尊敬的门神。新年贴门神,寓意驱邪避祸、保卫宅院、家庭吉祥。
发红包
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由长辈发给晚辈;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枕头下;有的要孩子们追讨到长辈卧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老人家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
新年团圆,注意这些
1
应酬过多,小心累出病
春节期间,相对于平时,人们的应酬突然增多,忙忙碌碌中,人们的正常生物钟和生活秩序被打乱,不规律的生活会直接引起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
节日里,提醒同学们应首先保持有规律的日常生活,尽量固定每天的起床与睡觉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
2
暴饮暴食,当心撑出病
探望父母、走亲访友、同学小聚,自然免不了多吃几顿,多喝几杯。节日期间,多数家庭的饮食都会格外丰盛,鸡鸭鱼肉等油腻食品会强迫我们的肠胃“加班”工作,这极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发生急性胃肠炎、胆囊炎、胰腺炎等。
在此提醒大家:春节用餐不要暴饮暴食,避免短时间内摄取过多的蛋白质与胆固醇,如果要喝酒助兴,也应量力而行。
3
谨慎燃放,警惕意外伤害
鞭炮伤、扭伤、摔伤、烫伤……每年春节,各大医院的急诊或烧伤科都要收治这样的患者。此外,热水或油烫伤等意外伤害,也在春节高发。同学们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注意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伤害。
4
春节饮食搭配原则
酸碱平衡:健康人体必须保持微碱性状态,而荤菜几乎都是酸性食品(奶类、血品例外),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节日饮食切莫餐餐都只吃大鱼大肉,要有碱性食物搭配着吃,以求人体的酸碱平衡。
低钠饮食:我国居民的食盐摄入量原本就偏高,节日期间副食吃多了,食盐的摄入量更多,这不利于人体保持正常的血压。春节可多吃一些含钾食物,如新鲜的绿色蔬菜、谷物、豆类食品等,有利于钠的排出。
多吃“多渣食物”:荤菜不含膳食纤维,而畜禽水产等也都是精细的“少渣食品”,吃多了会造成便秘,会增加肠黏膜对毒素的吸收。而粗纤维食物则属于“多渣食品”,多吃这类食物能消除“少渣食品”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除夕到了,今天,请把时间留给家人吧——跟父母吃顿团圆饭,陪家人看看电视、聊聊天……
我们
也在这里祝您:
狗年大吉!新春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