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专访我校艺术学院教师鲁君辉
鲁君辉,自号四明居士、正觉,浙江余姚人,大学教师,毕业于西南大学,获美术学硕士学位,受业于导师苏甦、张一农、唐楚孝诸先生。2016被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画创作研究院青年画院聘为院聘画家、2009年评为重庆市普通高校科学技术创新先进个人,现任职于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书画创作中心主任,重庆美术家协会会员、书法家协会会员、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中国画学会会员、巴渝印社社员。
斯是陋室惟师“艺”馨
与鲁老师的采访约在他的画室里,初见他时,很难将眼前的人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家联系在一起。一个在艺术领域已然取得如此成果的人却是如此年轻且富有朝气。
小小几平方米的房间里并无过多物件,但鲁老师的书画作品却随处可见,一部分被工整地折叠存放着,还有几张作品被用几颗小磁钉固定在木板上。鲁老师笑言:“那些是刚刚给同学写的几个样字。”如此简单甚至有些许简陋的房间便是鲁老师创作的天地,他静静地徜徉在这片艺术的小天地里,享受着安静而清冷的砚耕生活。
鲁君辉老师现为我校艺术学院美术教师。虽是美术专职教师,但除却绘画,鲁老师还善于书法和治印,其印在圈内颇有名气,篆刻《君辉铁笔》获重庆市高校研究生作品展“优秀奖”,书画作品在“第二十一世纪首届中国书画精品大赛”(中国文联主办)等多次大赛中获奖,其画在“时代新象——全国青年中国画家推介工程”等众多画展里也均有展览。于常人而言,绘画、书法和治印是三门全然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三者得学其一便可谓有才,而在鲁老师看来,“艺术”这个词很宽泛,“书画同源”,艺术也是有共通之处的。绘画与书法、治印只是艺术的不同门类,艺术创作的根本还在于创作者自身的艺术修养水平。“中国艺术创作的特点在于中国艺术的哲理性和意境性都很强,而其核心在于自身的文学素养。当创作者的文学素养很高时,书画和篆刻这种表现形式就会很自然的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对于中国艺术的理解,鲁老师将个人文学素养视作中国艺术很重要的一点。
尚意重形境由心造
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采访中鲁老师谈到:“中国绘画讲究意境的展现,原因就在于中国人在生活中也充满着哲理和意境。以‘禅茶一味’四字为例,中国人会把茶叶和佛教这两种事物融合到一起,正是因为自身对于生活的体会和感悟。”意境的营造是中国画写意的特点,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所在。“创作者本身奠定了很深的文学素养时,一笔一划的表现就会很具有意境。即使是一根线也会表现出一种禅意,因为在这根线中展现了作者的文学功夫。”无论是绘画,还是书法、治印,“尚意”“重形”一直是中国人进行艺术创作的最大特点。
对于中国艺术发展,鲁老师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艺术创作应该立足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扬长”。而“扬长”不仅需要充分发扬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长处,也要充分发挥个人优势。
“众所周知,中国艺术的发展在当代是缺少大师的,其核心在于人们无法发现自己的优点。即使有人发现自己的优点,他们也不一定会朝这方面发展。”无法充分发展优点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何“扬长”更需要智慧探索。
《沧江望澄碧》
《江流有声 断岸千尺》
艺无止境亦无捷径
时代纷繁,社会浮躁之风盛行,保持自身的冷静与独立在这个时代变得十分难得。谈及对学生学习的建议时,鲁老师说到:“随着外来事物以及新鲜事物冲击力逐渐强大,自身强大是很重要的。我们的优点可能是我们在某一方面的加分项,但是这也要求我们的综合能力有非常好的提升。总的来说就是我们应当着眼全局,在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而文化修养的提升更是没有捷径的,最核心的在于自己一点一滴的积累。”2016级美术学专业的蔡同学是鲁老师的学生,对于鲁老师重视学生文化素养积累也有所体会,“鲁老师会经常让我们去多看一些画展,参观博物馆等,他说‘只有眼界高了手上功夫才会提上来’。”
认真、负责、有才气、没有距离感,是学生对鲁老师的评价。在学生眼中,鲁老师认真,即使没有他的课,很大部分时间里他也都会待在画室里画画、写字。他负责,对于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他会选择用直接的方式指出来,只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楚自己的不足所在。他富有才气,却又毫无距离感,喜欢跟学生分享范画和样字。
生活中的他没有距离感,很随和,但对艺术有着自己的坚持。作为苏甦先生的研究生,鲁老师本因在花鸟画方面多下功夫,但他却另辟蹊径,选择将彩墨花鸟的技法融入到山水画创作中,集多家之长,闯出一条既有继承,又与其师所长不同的艺术新途来,继承和发展在鲁老师的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融合。在其师唐楚孝先生的印象中,鲁老师是一个除了画画没有什么其他爱好的书生。鲁老师的世界单纯而安静,却也不乏想法,艺无止境,亦无捷径,对于未来漫漫艺术创作道路鲁老师早已做好了“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准备,“只有用实践证明,执着敬业的艺术态度和不懈的努力是深入中国画艺术殿堂的不二法门”,表达了他的决心。
编辑排版:杨紫媛
文案:张艺桦 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