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成绩已出炉
选专业,报学校是否已让你摩拳擦掌
对大学生活翘首以盼
西南政法大学部门代言人
为您带来最最最最全的西政攻略
带你了解西政硬核实力!
一切为了学生
党委学工部部长颜怡
西南政法大学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及全国思政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工作理念,坚持学生的生命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两条底线不动摇,按照围绕学生立德树人无所不为、关照学生身心健康无微不至、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无坚不摧的工作要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抓学风建设,树育人之风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狠抓学风建设“五项工程”;每学期开展一次“晨读晚练”大型学风倡议活动,每次参与人数超过10000人次;每年举行“学风训练营”“总班长风采大赛”“中外文化交流节”“寝室文化节”等,为同学们提供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平台;每月举行2次“教授一席谈”,给同学们提供和教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学工部设有刊物《西政学声》,为同学们提供展示自己和信息沟通的平台。
形成先进人物示范引领作用。学校有“西政好学生”、校级先进个人与先进集体、优秀毕业生、优秀共青团员等完善的荣誉奖励体系,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新生入校后,学校会对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开展新生奖学金的奖励;除了每学期设有综合奖学金等,学校还为学习优异的同学设有奖励额度为1万元的“校长奖学金”,为全面发展的学生设有奖励额度为3000元的“西政好学生”。学校每年会将优秀学生的事迹编印《校长奖学金获得者风采录》《西政好学生风采录》《优秀毕业生风采录》等。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非常重视锻炼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能力,学工部设有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研究生自我发展研究中心、寝室网格服务委员会、心晴社、校勤工助学中心、学生职业发展交流中心等社团,为学生提供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广阔平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坚持育心与育德统一,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结合,以心理危机预防为重点,日常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手段,不断提升心理工作的温度、广度和深度。因时制宜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因人制宜开展竞赛、读书会、主题沙龙、心理团辅等心理活动,因地制宜助推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的院风建设,全心全意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中心现有专兼职老师27人,其中不乏像荣获2019年“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奖的胡晓老师等这样热心的心理工作者。在历时20年的建设和发展中,中心形成了“12345”工作模式,形成了“七全三专二常态”的工作特色。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两次荣获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6年中心被评为重庆市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我校《借力校园全媒体打造心理软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文化展示》成果曾荣获教育部第八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胡晓老师获2019年“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奖
三、奖助体系完善,确保学生无后顾之忧
学校积极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具有完善的资助体系,开通入学“绿色通道”,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协助办理助学贷款等相关事宜,关心关爱学生,不让贫困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
国家层面的资助项目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应征入伍退役复学学费补偿及贷款代偿、港澳及华侨学生奖学金等。
学校层面的资助项目有:新生奖学金、国际交流奖学金、科研成果奖励、综合奖学金、勤工助学津贴、临时困难资助等。
社会捐资助学资助项目有:锦上添花奖学金、银鑫奖学金、华岩奖学金、庆华巾帼奖学金、法治地平线助学金、金杜律政精英奖学金等。
学校通过完善的资助体系,严格将“精细、精确、精准”的资助要求落到实处,关心关照新生,确保学生安心学习无后顾之忧。
四、辅导员队伍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西南政法大学有一支爱岗敬业、具有较高职业荣誉感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三化”辅导员队伍。西南政法大学在全国率先成立辅导员教研中心,严格按照教育部1:200的配备要求配足配齐了辅导员,学校不仅有获得第九届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的简敏教授,还有一大批本领强、业务精的优秀辅导员,如入围第六届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的申晓敏老师,以及分别获得重庆市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荣誉称号的朱琳老师、周鹏老师、潘清滢老师和梁洁老师,十年来潜心研究新媒体思政教育的杨化老师,致力于学生寝室网格化研究和推广的罗丽琳老师,被一届又一届学生亲切称为“罗哥”的罗翔宇老师,他们都是西南政法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中涌现出的优秀代表。
西南政法大学辅导员沙龙
正是这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辅导员,他们用实际行动关心关爱着学生,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一生一档、一生一策、一生一导
党委学工部副部长(分管就业工作) 王朝彬
西南政法大学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培养理念,以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涉外法律教育人才培养基地、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为载体,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建校70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近30万,是全国培养法治专门人才最多的高校,为服务西部基层法治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贡献了西政力量。
为切实提升就业质量以及育人成效,学校建立了全程化、专业化、精品化、精准化、多元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在了解学生就业意愿与特点的基础上,探索实施“一生一档、一生一策、一生一导”,面向全体学生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打造“简历诊室”“面试驿站”“职规零距离” “职要有你”“职业探索”“企业开放日”“职树计划”等品牌活动,实现新生职业测评和毕业生就业辅导全覆盖。学校大力拓宽就业领域和渠道,校企协作,合作培养人才,持续释放共育共赢的人才红利,毕业生就业供需比(毕业生数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数之比)平均达1:6以上。
在学校论辩文化和实务教育的培养和熏陶下,西政毕业生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良好的职业修养、过硬的政治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全面的职业能力、务实创新的职业精神以及优良的团队合作意识。他们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也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体现。毕业生行业流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到法院、检察、司法行政、国家安全、仲裁等机关事业单位就业人数相对集中,进入律师事务所就业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到大型国有企业、其他类型企业及各类事业单位中从事相关工作比例高。
我校是一所有售后服务的学校,西政校友是最给力的群体,我校在全国24个省份建立异地就业指导中心,学校已连续7年组织举办校友单位专场招聘会,努力实现学校与企业、师兄师姐与在校生、校友职业发展与母校情感的紧密联系,丰富的校友资源、热情的校友组织,让学生相信,我们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薪火相传,成长相伴,发展相携,今天你以西政为荣,明天西政以你为耀,欢迎更多优秀学子加入西政大家庭!
学科特色鲜明
积极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党委常委、研究生院院长李燕
西南政法大学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1977年,经中央批准恢复招生。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司法部部属政法院校中唯一的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5年,入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全国首批试点单位。2003年,入选全国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4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置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2年8月,入选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高校。同年10月,成为教育部与重庆市共建高校,是重庆市第一所共建高校。2016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2017年,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经济法学科和诉讼法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法学、新闻传播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安学、工商管理等9个重庆市“十三五”重点学科,其中法学学科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并列获评A级,是重庆市(包括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参评的179个学科中唯一的A级学科。学校法学学科基础雄厚,现有法学学科专任教师500余人,居全国法学学科师资规模之首;具有高级职称人数300余人,占比60%;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人数450人,占比85%;具有国家级人才头衔称号的专任教师近20人次;入选省部级人才项目的专任教师40余人次。现共有法学专任师资近600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35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人数近500人;居全国法学学科师资规模之首;西南政法大学入选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项目的专任教师70余人次。
法学以外学科发展势头良好。新闻传播学学科和政治学学科在重庆排名第一,新闻传播学学科是重庆市和全国法科大学唯一一个新闻传播学科博士点。应用经济学学科与工商管理学科建设基础较好,法商融合特色鲜明,是学校博士学位授权点培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我校法学以外学科最早取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2018年入选重庆市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学科和公共管理学科重庆市排名第二。此外,学校紧跟国家战略部署,成立人工智能法学院、监察审计学院、生态法学院、监察法学院、国家安全学院,积极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建高层次人才师资队伍
人事处处长 胡雅彬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师资队伍是一所高校发展的核心要素,是现代大学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社会职能的重要依托,不仅是大学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安生立命”之本,更是大学在培育学术竞争力、提升社会美誉度等方面的重要凭借。
西南政法大学一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通过数十载建设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名,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近70%,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近60%,特别是法学专任教师近600人,居全国法学专业师资规模之首。
学校注重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以制度促进“以老带新,以优促新”。在三次亲历与见证《民法典》草案制定的“民法活化石”金平教授、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经济法学界泰斗李昌麒教授以及全国著名诉讼法学家常怡教授、徐静村教授和田平安教授等老一辈学者为人师表、循循善诱的治学执教精神的熏陶和影响下,一代代“西政教师”将“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 的“西政精神”不断传承并发扬光大。
伴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和“放管服”政策落地落实,为打造一支师德师风优良,育人效果突出、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强的一流师资队伍,学校确立了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格局,明确并细化了新时代人事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和新思路。全面契合建设国家一流学科的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搭建多元平台,全方位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发展:加快培育和引进国家级人才和重庆市高层次人才,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制度环境,加快中青年法学家及后备人选培育工作,孕育跨学科创新团队。同时,以理念引导、政策支持、制度管理和荣誉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激发教师队伍教书育人积极性,引领广大教师全身心投入立德树人中心任务,增强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培养造就一支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培育人才后备梯队。
学校教学名师荟萃、高层次人才辈出,学校现有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9人次,省部级人才项目入选者56人次。这些专家学者中,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教学名师,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人选。学校“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发展生态已初步形成,必将为优秀本科人才的培养提供强大的师资支撑。
卓业一流的人才培养
教务处处长张建文
经过70年的发展西南政法大学已形成以法学为主,经济学、文学、管理学、哲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学校现有含国际教育学院在内的14个学院,28个本科专业。
专业虽然不多,强调融合法学专业特色、高端发展,在28个专业中:
法学、新闻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为“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法学、侦查学、行政管理、新闻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法学、侦查学、行政管理、新闻学、刑事科学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思想政治教育、经济犯罪侦查、治安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和审计学等13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法学、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新闻学、经济犯罪侦查学、审计学、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哲学、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工商管理、劳动关系、传播学、广播电视学、英语等18个专业为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点。
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特色鲜明,追求卓越,培养拔尖创新性人才,提倡大类通识培养,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搭建了五大人才培养平台。
一、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平台
学校是教育部、中央政法委首批覆盖所有类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的五个院校之一,依托“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基层卓越法治人才实验班”、“一带一路法治人才实验班”、“监察法方向法律人才实验班”、“监察调查法律人才实验班”、“人工智能法治人才实验班 ”等人才实验班,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
二、“法学+”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
西南政法大学注重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新文科+新工科”项目建设,充分利用法学学科的优势资源,提倡各专业与法学专业交叉融合,培养“法学+”复合型、交叉型人才。目前,学校已建立了“法学+人工智能”、“法学+经济学”、“法学+新闻学”等7个跨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项目。
三、实务教育人才培养平台
西南政法大学通过搭建课内外实务指导五大平台,形成了务实教育办学特色。
一是“课内实践教学平台”——开设实践类课程占比达20%以上,实体法和程序法双师同堂、多师同堂,是最有特色的授课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强化探究式学习、实践性模拟、综合性创新,打造案例教学、观摩教学、研讨教学等多组务实教学项目;
二是“课外实务指导平台”——聘请了一大批实务部门的精英,担任兼职教师和实务导师,建立了实践教学调研制度、实务部门挂职锻炼制度等;
三是“校外实践训练平台”——高度重视学生集中实习,提供实习岗位和教师全程指导,专业集中实习率达到90%以上;
四是“教-赛-学一体化平台”——西南政法大学通过模拟法庭、模拟律师事务所、模拟仲裁庭、模拟国际法庭等训赛项目,将专业知识与实践运用紧密结合,形成了一条跨界思维培养、专业技能实训与以赛促学、教学相长的人才培养模式;
五是“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西南政法大学是省级“众创空间”,拥有上千平米的专门场地,孵化了创新企业10多个,每年近500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四、特色通识性人才培养平台
在本科阶段,西南政法大学秉承宽口径、通识性人才培养理念,在法学教育方面,六个法学院适用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统一的师资力量。在新闻传播学院、商学院、经济学院采取大类招生、低年级大类培养,二年级以后专业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转专业的规定方面,学校学生在大学第一学期专业成绩绩点排名专业前20%或第二学期专业成绩绩点排名前20%都可以申请调整专业,由接收学院进行考察。此外学校开设的实验班,面向全校所有新生进行选拔,2019年大约选拔近300人。
五、“金课”体系建设平台
西南政法大学高度重视课程建设,拥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
近年来,致力于法学核心课程“金课”建设,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正式上线法学核心课程13门,是目前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法学类课程最多、选课人数最多的高校,选修人数累计达30万人次。在爱课程网推出的“一流大学系列课程”中,入选中国大学MOOC“行业特色院校系列”课程。
金
课
目前,西南政法大学共有《刑事诉讼法》《法理学》《手把手教你消费维权》《犯罪心理学》《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等在线开放课程,被认定为“重庆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正在参评国家级一流课程。
坚持对外开放
不断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郭美松
目前学校与34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7所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英国、美国的高校合作举办法学专业本科、硕士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柬埔寨高校联合开展境外合作办学项目;入选教育部“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公派研究生项目”;在美国蒙大拿大学成立第一所孔子学院,积极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开展和中外教育文化交流;入选“中国政府奖学金”委托培养院校,大力促进学校生源国际化水平。
樊伟书记与柬埔寨司法部部长昂翁.瓦塔纳
签署谅解备忘录
学生国际交流项目增多
出境交流人数逐年递增
学校已与法国、德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70余所高校开展了110多个学分互认、学位和实习项目,去年选派了700余名学生赴境外学习。
我校学生赴德国马丁·路德大学学习
注重人才培养过程的国际化特色
人才培养项目较多
举办涉外法律人才实验班、“一带一路”沿线“双语双法”人才实验班、“国际知识产权”实验班、国际法商人才实验班、国际法拔尖人才等特色人才培养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复合型、应用型的国际化人才。学生入校后可参加上述特色项目的选拔,进入实验班学习。
国际交流奖助学金健全,覆盖面较广
鼓励和支持学生出境交流学习,学校设置了出国留学小语种语言能力提升专项奖学金及学生国际交流专项助学金等,为学生出境语言提升及交流学习提供经费支持。
平台完善、内容丰富、
技术先进、使用方便、安全第一
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周文全
我校信息化的核心设备运行的场所——校园网一级中心机房,300余台信息化重要设备支撑了我校信息化应用。我校的信息化建设一直秉承“平台完善、内容丰富、技术先进、使用方便、安全第一”的原则,全力打造“智慧校园”,推动和提升西南政法大学教育改革。
网络基础建设
全校万兆以太网以及无线网的建设,解决了复杂、大密度、高强度校园计算机数据通讯问题,使得全校计算机以及智能设备能够相互传递数据以及对外信息交互。
网络服务
建设了新一代一卡通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对外网站群系统、互联网域名解析系统、运维管理系统、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等。这些系统支撑了我校最基本的网络应用。
管理信息化应用
建设和推广了数十个网络专业应用系统,如教务管理、远程招生、迎新管理、网上协同办公、科研信息管理、人事管理等,这些系统陆续进入深度应用,成为我校教学、管理、科研中不可缺少的专业信息化系统。
教育技术信息化
智慧教室、云桌面、慕课制作、网上课程平台、网络考试系统、在线公开课程等各种教育技术信息化设施陆续建设完成并在日常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智慧平台建设
手机里的办事大厅。“跑断腿,磨破嘴”的行政办事旧模式,在西政得到了改变。学校建立了“掌上西政”APP、企业微信——“西南政法大学微服务”等网络平台, 为师生提供课表、成绩、工资、项目经费、电子期刊、图书等查询服务,评教评学、缴费办证等网上业务办理,以及调停课、外出请假等事务审批。
手机里的微发布。学校、学院发布的信息如何了解?学校及各学院利用微博、微信、QQ三大平台建立了完善的官方发布渠道,如校级有西南政法大学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共青团西南政法大学委员会官Q等,院级有民商荟、一口新鲜等微信公众号,它们为全校师生带来新鲜、及时的校园资讯。
目前,免费WIFI已覆盖校园所有的公共建筑,即将实现5G全覆盖,智能安防系统、20间智慧教室已经投入使用,共享数据中心、智慧宿舍也正在火热建设中。
西政,陪你一起奔跑
校友工作办主任王群
作为西南政法大学校友办主任,我向你郑重推荐西政:选择这所学校,你将终生无悔!
我向你推荐西政,这是一所有情怀的大学,这里生长着浓郁的西政文化。凝练出“西政校训”“西政精神”“西政情”“西政力”“西政气质”“西政之士”等一个个闪亮而温暖的西政概念,滋润着青青校园,滋养着莘莘学子。
我向你推荐西政,这是一所有“售后服务”的大学,无论在哪里,各地校友会就是4S店,西政人相亲相爱,终生相依。三十万西政校友与母校相偕同行,翩跹出动人的西政故事,熔铸了最具特色的校友文化。
我向你推荐西政,这是一所有梦想的大学。今年是西南政法大学建校70年。最近,西南政法大学校友总会发起“奔跑吧西政”向着梦想奔跑活动。在世界各地,30万西政人与母校共奋斗、同欢乐,通过跑步,点亮璀璨的“西政星辰”。“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欢迎你加盟,一起向着梦想奔跑!
西政青年之家
团委副书记王晓
大家好!我是西南政法大学团委副书记王晓,欢迎大家来到西政青年之家。
大厅篇
服务青年是学校共青团工作的主线,西南政法大学校团委根据青年所需,将青年之家打造成直接联系和服务青年的阵地,实现共青团在青年身边的有形化、日常化。同学们在青年之家可以静心阅读、创意展示、自由讨论,使西政学子充分感受到家的温暖。
大厅篇
大厅墙上展示的是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让广大青年团员可以随时了解和学习。左边的是博雅主题书吧,我们创新地将邮驿文化和西政校园文化进行深度融合,为我校青年学子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智力支持。
文创馆
西政学子可以免费使用青年之家文创馆。主要用于团学知识宣讲、创新创意探讨、活动比赛筹备等等。馆内所有物品都是由西政学子自主设计的线下展示馆,这里也是我校和团市委首批联合共建青创空间单位。这个卡通人物叫做西小正,原型来源于中国古代神兽獬豸。相传獬豸能明辨善恶是非,维护公平正义。我们对其形象进行了卡通化处理,使90后、00后的大学生们更能接受这样可爱的萌宠形象。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新青年的寄语展示柜和墙贴。我们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共青团重要文件制作成漫画口袋书,对广大青年团员宣传宣讲。同时我们还制作了例如文化衫、明信片、抱枕、公仔、书签等西小正主题文创产品。
社团篇
自2007年以来,感动校园—西政学子人物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彰显出榜样精神,传递了榜样力量,已经成为学校的文化品牌。
(第十届感动校园评选活动海报与颁奖)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和学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一直重视学生社团发展。现有学生社团50余个,涵盖思想政治、学术科技、志愿公益、文化艺术、体育锻炼和自律互助等类型。各社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包括传统诗词大赛、相声毕业专场、社团风采秀、社团嘉年华等,有效繁荣了校园文化,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近年来,社团建设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华章夏韵汉服社曾获得“全国优秀大中学生国学社团”称号;青年法学会曾获得全国十佳社团;演讲与辩论协会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最具影响力文艺社团等等。
墙上展示的正是我校思想引领、志愿服务、论辩文化、艺术教育的精品活动。
论辩篇
论辩文化是西南政法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经过一代代西政人培育、创造、传承和创新而成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价值文化的总和,集中体现了西南政法大学独特的人文气质、生动的校园文化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论辩文化以辩论活动和论坛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为核心,发挥着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习能力、实务能力等育人功能,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我校形成了中文辩论(天伦杯、辩论擂台赛等)、专业辩论(“知信衡杯”模拟法庭辩论赛)和英文辩论(模拟联合国大会、WTO模拟法庭大赛等)相结合,校级、院级、年级赛事为体系、竞技辩论与讲座沙龙互促进的纵横格局,每年累计参赛学生近万余人次。“天伦杯”全国政法院校辩论赛已成功举办七届,近百所国内知名高校来渝参赛,已成为国内重要的辩论赛事之一。
同时,我校积极参加国内外重要辩论赛事:2010年,获得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世博杯”辩论赛冠军;2018年,获得第三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大学生辩论赛总冠军、第七届全国WTO模拟法庭竞赛冠军;2019年5月,获得第九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总冠军。
普法篇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成立于2006年6月,对内为本科在读学生提供法律实践平台,对外为社会提供公益法律服务,组织青年学生面向社会开展代书法律文书、法律咨询、代为出庭诉讼、推广普法教育等各类法律服务活动。墙上展示的是2018年以来为困难群众代写各类法律文书、无偿诉讼代理服务等获得的锦旗。
西南政法大学金杜公益法律服务工作中心是由西南政法大学和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作成立的公益性法律服务组织,成员均为在校研究生。中心采用金杜—西政实践教学的方式,旨在培养公益法律服务志愿者,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提供公益法律服务,积极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新时代校园建设
西政在路上
基建后勤管理处处长辛杰
食
“深夜食堂”、冰镇麻辣烫、旋转小火锅……西政渝北校区的三大学生食堂已然闻名网络,成为了令种人羡慕的网红食堂。
走进西政的三个学生食堂,简约大气的装修风格,纤尘不染的食堂环境,透明的食品制作流程,色香味俱佳的美食,无一不颠覆对学生食堂的固有印象。
西政学生食堂在提供丰富多样的美食、升级用餐环境的同时,积极探索食堂更多的延伸功能,努力打造“第三空间”,让食堂不仅仅是吃饭的地方,还是学习、交流、思想碰撞的场所。
晚饭后走进西政一食堂看到的,是这样的景象:数百名学生在食堂里面学习、工作,他们或是一人埋头苦读,或是三五成群低声讨论,或是提笔疾书,又或是在键盘上敲打;如果以前西政学生的学习地图中仅有图书馆、教室、寝室这三处地点,那么现在食堂俨然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又一去处。
食堂环境变美了,食品安全更不能松懈,学校始终严格把控食品安全关,不仅要让同学们吃得舒心,更要吃得放心。学校会对学生食堂的采购渠道进行仔细审查、对食材存放进行重点检查、对食材加工流程进行严格规范、对菜品留样和出售等环节进行规范把关。
为做好管理育人工作,让同学们参与到日常管理中来,让学生自己监督自己的菜篮子,饭盘子,学校还成立了校园食品安全监督志愿服务队,由学生志愿者队对三大食堂进行随机抽查。
食堂环境变好了,但“吃得好”和“吃得贵”如何协调又成为摆在面前的新问题。这引起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过沟通,三个食堂都推出了一荤一素的爱心餐,价格仅需3.5元,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能吃得起吃得饱。同学们评价爱心餐说,低价格高品质,实惠而美味。
学校相关负责人说:“大众菜品有保障,提供低价、多样的大众餐和爱心餐,要让同学们能吃得饱;中端菜品有空间,提供天南地北的菜品,适应不同地域学生的口味;高端菜品有限制,对高档特色菜品价格严格限制,但提供选择的可能性,满足差异化需求。让同学们在西政‘吃得饱、睡得香、长得高、学得好’。”
住
有着重庆市园林单位称号的西政渝北校区绿化面积26万余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68.5%,景观乔木、灌木与草皮错落分布,层次分明。
校园内处处是美景, “79香樟林”、“80百花园”、“81桂花园”、“八闽园”、“岭南亭”等,寄托了不同年级、不同省区校友对母校长青长盛的祝愿。
校园内四季有花香,春天,樱花争奇斗艳;夏天,荷花竞相开放;秋天,桂花清香悠长;冬天,腊梅独傲寒风。
学生宿舍
四人一间、上床下桌、独立卫浴、小阳台、有空调,让人眼红的住宿条件,在西政是标准配置!
行
为提升校园道路环境,改善出行条件,学校实施了校园道路“白改黑”工程,将校园道路改为沥青柏油路,减小了车行噪音、降低了飞扬灰尘。人行道铺设红蓝砖块,组合成了特有的“西政·电影胶片” ,记录着西政学子的求学岁月。当路遇獬豸时,脚下特殊的地砖排列组合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一三一四”的长短排列,寓意着我们与西政“一生一世”的陪伴。一生西政人,一世西政情。
西政渝北校区占地面积大,教学区、行政办公区、生活区等功能区相对分散,师生上课、办事要在路上花费较多的时间。为解决师生出行难的问题,学校引进了校园穿梭巴士公司,提供了22辆穿梭巴,开设了3条线路,连接校内所有教学、办公、生活区域。
针对今年疫情防控,学校高度重视,每天对公共区域(教学楼、办公楼、学生活动中心等)、电梯轿厢、垃圾桶、垃圾中转站等进行两次消毒。增设口罩回收专用垃圾桶,每日定时回收并做按相关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严格体温检测管理,对进入教学楼、食堂、宿舍楼栋的学生进行体温检测。在食堂、教学楼等进口处增设洗手池,在教学楼、食堂、办公楼公共区域,设置免洗洗手液。
食堂更是严格按照防疫要求,设计用餐路线,统一入口,分设出口,单向循环,减少人员汇聚,设置1米标识线,引导师生保持安全的排队距离。延长就餐时间,从早7:00至晚10:00全时段供餐,引导错峰用餐。严格控制食堂内用餐人数,并在餐桌上放置了隔离挡板进行物理隔离,保证用餐师生之间的安全距离,确保安全用餐。师生也可以通过自带餐具或者有偿使用一次性餐盒,打包回宿舍或者到室外空旷的地方用餐,缩短停留时间,降低人流聚集带来的风险。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
图书馆馆长江波
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成立于1950年,其前身是西南人民革命大学图书馆。图书馆秉承“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服务宗旨,致力于全方位服务读者,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文献支撑和保障,不断开拓与探索,努力建设一流法律文献信息中心和一流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近38000平方米(其中:渝北校区图书馆31435平方米,沙坪坝校区图书馆6249平方米),阅览座位3300余个。
图书馆一直致力于建设以法学文献为主的系统、完整的特色文献资源体系,馆藏文献涵盖法学、政治学、哲学、经济学、新闻学和管理学等多个学科。截止2019年8月,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共计225万余册,其中古籍线装书17505册,古籍善本图书53种605册。2010年图书馆入选首批“重庆市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部古籍入选《重庆市珍贵古籍名录》,《韦苏州集》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书馆购置有Westlaw、Heinonline、Springer、Sage、SSCI、CNKI和万方、北大法宝、北大法意等各类数据库约100个。自建西南政法大学学位论文库、民国法律文献数据库、民国与古籍图书数据库、机构知识库和中国—东盟法律文献数据库等5个数据库。其中民国法律法规数据库系统收集民国时期各类法律法规近两万条,处于国内领先位置。
图书馆采取大流通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文献借阅、馆际互借、文献传递、RFID自助借还、24小时自助还书、座位预约和研修间预约等服务。此外,还提供图书快速采购、馆藏图书电子版借阅、手机扫码借书和馆外图书转借等特色服务。图书馆实现全馆无线网络覆盖,免费为读者提供数字资源服务。
报西政
硬核实力带你玩转精彩大学!
每一位加入西政的你都将在这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欢迎报考西南政法大学
我们在西政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