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比“裸贷”套路更深的培训贷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招生就业处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警惕!比“裸贷”套路更深的培训贷

NEWS

小心!

“套路王”培训贷正疯狂来袭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招生就业处

某培训机构“老师”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招生就业处

你想要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能力吗?

某学生

想!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招生就业处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招生就业处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招生就业处

某培训机构“老师”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招生就业处

你想成为企业高端管理人才吗?获得更高的收入?

某学生

想呀!想呀!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招生就业处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招生就业处

某培训机构“老师”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招生就业处

那就快来培训吧!你的未来不是梦!

某学生

可是,老师,我没钱!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招生就业处

某培训机构“老师”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招生就业处

没钱没问题,我们可以为你提供一个神奇的成长计划呀!

继曝光“裸条借贷”后,又出现了另外一种非法贷款模式。根据新闻报道,近日,广州有数百名大学生被“校内公益讲座”套路下的“培训贷”所诓骗,有学生被催债机构逼债,还有学生甚至表示负债累累,“真的让人活不下去了。”这陷阱究竟是如何操作的呢?

5月24日凌晨1点刚过,24岁的吉林长春青年徐伟杰就赶到批发市场进一批水果,再拉到早市摆摊。“之前为找工作,我参加了一家公司的培训,稀里糊涂被贷款。因迟迟还不上贷,我已两次收到网贷平台即将起诉的短信警告,如今只能靠起早贪黑卖水果挣钱还贷。”徐伟杰对《工人日报》记者说。

——澎湃新闻网

“培训贷”是什么

1

培训贷原是专为面向教育培训机构推出的金融服务,为学生、学生家庭、在职人员、企业提供信用借款,帮助求学者解决资金压力,获得教育培训机会。而近日培训贷被不法分子利用,使不少同学深受“培训贷”危害。

所谓“培训贷”,即利用大学生想要提升个人能力的迫切心理,通过宣讲会、填调查问卷等方式,诱导学生参加所谓培训,获取个人信息,让其来替公司贷款。但学生一分钱也拿不到,也不会获得任何能力提高,却要替其背负贷款。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去看一个实际案例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招生就业处

以上是其机构经过包装的变相培训贷

签订合约后,为每个同学提供8000元到10000元,要求学生在毕业以后5年里从收入当中拿出一定比例(8%左右,具体比例由对方对你毕业后5年的预期收入进行评估后确定)偿还给其机构。

经过估计,大多数毕业基本一年至少都有7-8万,五年就要给他们3万多。对方八年的收益率为400%以上、翻四倍。然而,实际上做投资做得很好一年10%收益,8年也才2.14倍。

“培训贷”从哪来的

2

培训贷打着“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旗号,实为新形式的高利贷。培训公司想方设法进入大学校园,通过问卷调查、讲座、以招聘为由,用严词厉语攻陷学生的心理防线,使其怀疑自身能力,并顺势“建议”培训。

在这个过程中,培训机构及其狡诈,他们甚至会提前雇佣好水军,在贴吧、问答上强行刷好感。在公司里的显眼位置粘贴某些知名企业的Logo,借此“假造”公司的良好形象。

当学生想参加培训却又因资金犹豫时,培训机构提出贷款平台缴纳培训费用,用各种虚假条件诱骗大学生申请贷款。而培训内容含金量低,中途退出培训还要赔偿高额“违约金”。而这一切,其实从“贷款”二字就值得怀疑。

如何从“培训”到“培训贷”

3

步骤一:校内讲座讲座后,学生收到一张表格,上面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手机号和邮箱。

此外,还有些学生则是通过在校同学发来调查问卷的形式接触到指路人公司。据学生透露,有“师兄师姐”往新生联络QQ群里发放关于“就业创业”的问卷调查,便在问卷上留下了联系方式和姓名。后来证明,这份问卷上的联系方式最终被指路人公司收集,进行下一轮的集中推销。

步骤二:测评打压

讲座后数天,路人公司将一份职业测评问卷发到学生邮箱。后作为指路人的工作人员会一直质疑你,打压你,不断指出你的缺点。就是所谓的“一对一”职业测评,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学生进一步受到自信心的打击。步骤三:饥饿营销 测评报告分析完后,工作人员开始介绍所谓的“蓝海计划”。“蓝海计划”全称蓝海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商业实战训练计划,其目的在于帮助在校大学生打造职场必备技能,丰富商业实战经验,积累创业资金,拓展高端人脉云云。

当学生因为经费问题而犹豫时,该骗子公司的职员说出平台会提供兼职机会。

步骤四:瞒天过海被骗贷款 学生同意进行培训之后,被要求手持身份证与一名工作人员在前台拍照。还有一张“即有分期(第三方贷款公司)申请表,上面要求填写许多个人信息。当时有工作人员称,为了让贷款通过,需要虚报相关金额。

提交完信息后,就有一个第三方贷款公司的销售代表要求她在电脑上签名。大多数被骗学生都不知道是贷款,因为根本就没看到合同条文,但还是按照他们说的做。多名学生都称,自己当时处于一种迷糊的状态,就已经签字贷款了。

随后有一个电话打入,是第三方贷款公司用于核实信息的电话,他们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示给予了回答。工作人员让学生开扩音,电话问什么,给其做测试的工作人员就指着写下来的回答让其回答。

步骤五:骗局得逞虚假应付 “蓝海计划”都是一些很虚的理论,根本从书本上就可以学得到;至于兼职机会,多名学生称其实不过是一些公司或促销兼职。还有商业实战项目,其实就是数个同学组团在学校卖水果、面膜,推销产品,根本无法赚回学费,而且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团队到后面基本上已经散架了。

大学生是如何掉入“培训贷”陷阱的

4

一 、求职难,培训机构趁虚而入

临近毕业,公司打着“招聘”的旗帜,在大学生面试之后以其工作能力不足为由,要求他们接受公司培训。除了这种“假招聘实招生”的方式,还有的培训机构会和校社团合作,以讲座形式进行招生。

二 、被贷款,助学贷款是“高利贷”

大学生在面试人员的心理打压下心灰意冷,满脑子充斥“自己怎么这么没用的想法。这时面试人员开始吹捧他们的培训,让大学生参加所谓的量身打造的职业培训。

而培训费用呢?没有关系,可以贷款,无抵押实则高利息。

三 、效果差,难以偿还贷款

培训的开始也是贷款的开始。在培训中,各种相关证书只要花钱就给,不用考。所谓的推荐工作也只是代替学生投简历罢了。这样的培训,根本没有效果,学生没有学到技术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贷款便难以偿还。

不该“被贷款”

5

大学生本身就不具备贷款的资格,从自身的经济基础,到抵抗风险的能力,都不符合借贷的条件。倘若有培训机构或借贷平台要求或允许大学生借贷,这个机构平台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不符合正常的工作程序和要求。我们在参与活动时,听到“贷款”、“培训”,就应该提高警惕!

遇到不知名的机构和企业时,要学会查看公司的实力和资历,通过互联网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平台曝光度也很重要,能够借此了解公司的融资状况、股权和工商数据,也包括过失情况。这些是判断公司经营情况和信誉的关键。但是,也不可过度相信网络信息,尤其是评论类的。对于那些倾向性过于明显的信息,如“百**支持”,就要多加注意。

大学生要远离消费性贷款

6

贷款是并非想贷就能贷的。就个人而言,只有具备还款能力之后,才能去考虑可承担范围之内的贷款,以缓解困境。大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缺乏对风险的管控能力,除正规国有银行针对大学生的贷款产品等这类可信贷款外,应该远离消费性贷款。

即便大学生毕业了,可以借贷了,也要明确贷款的本质。贷款平台和贷款人乘坐在一条船上,不要一时的“蜜汁”自信就冲动贷款,一不小心友谊的小船说翻就会翻。

当明确了贷款需要,还要学会选择值得信赖的贷款平台。正规的贷款平台应当是首选,即便手续繁琐,但也是为了保证贷款的安全,也是一种检验贷款行为合法性的方法。

校园贷敲响警钟

7

校园贷、裸贷、培训贷的玩法逻辑一脉相承,都是利用在校大学生和年轻求职者的人性弱点,设计出以短期盈利为目的的互金产品。

通过快速投放、快速回笼前期资金来捞取第一桶金,一旦风险爆发则选择跑路了事,其所隐含的市场和社会风险不容小觑,千万不要坐等培训贷变成第二个校园贷后才亡羊补牢。

防范“培训贷” 小编来支招

8

1.培养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大学生要把主要时间和经历都要花在学习和实践上,不要对临时抱佛脚的行为怀有侥幸心理。

2.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提高辨识社会中各种欺骗现象的眼力。大学生在校内学习生活的同时,要尽可能寻找社会实践的机会,积累经验。

3.提升防范意识,大学生应该看管好自己的学生证、身份证,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4.多看相关新闻,多学习交流,在遇到相关问题时与老师、家长交流,提高对社会可能存在的诈骗及欺骗方法的认识,不要盲目相信、盲目汇款。

5.提高自身辨识能力。在遇到培训机构的宣传时,我们应该注意及时查询该机构是否有营业证,它提供的公司资料信息是否真实等等。

6.若不小心陷入了圈套,一定要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最后还要提醒几点哦: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重庆本科院校-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微高校-院校号-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招生就业处-警惕!比“裸贷”套路更深的培训贷